东海小妞奇遇记(2 / 2)
“昨天回来的呢。”
“那几个小鬼头回来了没?”老乔伯年纪大了,头发都花白了,但胖胖的脸上,憨态可掬,肩上一条雪白的毛巾,时不时的用来擦擦满脸的汗珠子。
“他们,都有事儿呢,就我一个人回来了,乔伯,给来碗大肉面!”
“好嘞,大肉面!”
老乔伯开心的煮着面条,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大肉面上来了,而且,平时的大肉面一般都只有两块半个手掌大那么大的大肉,然而谭丽丽的碗里却有五六块儿。
“乔伯,你这样做生意是要亏本的呀。”谭丽丽看到自己碗里那堆得高高的肉,这碗面,小时候只要一块五一碗,现在虽然长价了也才三块五,所谓的大肉,其实是东海特有的一种叫扣肉的肉,要先将肉切成四方的大块炖熟,再抹上特制的酱料放到油里炸制,最后再放到炖肉的热汤中泡着,等肉皮开花了再捞起切成一厘米厚的片,味道鲜香软糯,入口即化,特别是老乔伯家的扣肉,有他特别秘制的方法,酱料味道特别淳厚。
“哪里就亏了,你这丫头,平时请还请不到嘞。”老乔伯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
谭丽丽忽然想起原来早上,跟苏小成、于瑶,张郎平早早的一起结伴来学校,一定会在学校门口叫上一碗老乔伯的大肉面,满满的肉汤,香香的大肉,两人总能呼噜呼噜的吃上一大碗,虽然说现在这个已经是浓汤宝,骨汤精横行的社会,然而老乔伯这里仍旧是以五花内和大骨熬汤,面条的味道居然一点点都没变过,显然这个价钱,现在老乔伯的店子已经快要经营不下去了,因为门口赫然贴着旺铺转让的招贴。
“乔伯,你这面条,二十块钱一碗都不为过,仍旧会有人来光顾的,为什么就不能涨涨价呢。”谭丽丽看到了那刺目的招贴,心里非常的难过。
“这里送进送出的孩子,都是吃我面条长大的,我哪里舍得多收他们的钱呢,现在物价就涨得厉害,店子经营不下去了,也是没办法了。”老乔伯说着眼泪都快出来了,他也舍不得这块地方,他送走的学生,比里面的老师都多,哪里就舍得离开他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呢。
“乔伯,你别转让了,其实涨不为别的,为你还有能力经营下去,能让我们这些孩子吃上一口良心面条,你换了一家老板在这里,指不定往面里搁啥东西呢,你舍得让你这些孩子们,吃那些东西吗?”
这句话,戳中了老乔伯的心坎,他有多爱这些孩子,可能没有人知道,每一界毕业考试,老乔伯必定会贴出毕业班孩子每人免费送一只状元蛋的招贴。他在这里买面条,也许比起对面条的热爱,他更爱这些孩子们。
这时候旁边有些在这里吃面的人也都觉得同意老乔伯的面条涨价,希望他能好好的将面条摊子经营下去,希望他为孩子们,也为大家守住这一间良心面馆。在这里吃面的人,有些甚至当年自己是学生,现在已经成为家长了,他们对老乔伯这碗面条的感情,就像是对妈妈做的饭菜一样,特别的依恋。
谭丽丽是个急性子,直接拿起粉笔就在老乔伯写价钱的小黑板上,把所有的三块五都改成了二十。
“唉……唉……你这孩子,就算要涨价也不是这样涨的啊。”老乔伯急眼了都。
“跟您似的,二十几年涨两块钱!那您涨一辈子也涨不出朵花儿来。”谭丽丽笑了。
结果,老乔伯拿起粉笔赶紧上前,把价钱又改成了五块。
“好了,就这么定了,五块钱。”老乔伯哈哈大笑起来。
“你算算,你房租,水电,各种材料,还有税收加起来,一碗面五块钱你能挣钱吗?”谭丽丽郁闷了。
“差不多……吧。”老乔伯挠了挠头笑着说。
最后在场的人一至认为十块钱他们也能接受的,老乔伯却死活也不同意了:“我有退休金的,我儿子每个月还能给很多生活费,我吃饭的钱是有的,只要不亏钱就行了,我不指着这个发财,我就是喜欢这里的孩子们,我能动的时候给他们做点面条吃。以前一直在亏本,我儿子一直给我往这店里贴钱,现在他跟我说,他要开公司了,他不能再往这里贴钱了,所以我没办法只能收摊了,如果这些东西价钱太高了,孩子们会吃不起的,一个孩子一天早上吃十块钱的早点,年轻的父母哪里负担得起啊。”
听了老乔伯的话,大家都懵住了,原来老乔伯早就可以安享晚年了,但他却一直不停的起早贪黑的干活,只为了给孩子一碗面条的爱而已。
谭丽丽眼泪掉下来了,她吃这里的面从第一天来这里上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离开东海去上大学,可以说吃了十几年,从来没想过,一碗一碗的都是老乔伯给的爱。
“乔伯!”谭丽丽跑上前去,搂着满身大汗的老乔伯哭了起来,这么多年没吃过这里的面条了,她真的很想念,这次回来能吃上一碗,她心里特别的开心,却仍旧没想到面条里带着这样的情感,并不仅仅是吃面的人对面条的依赖,更有做面的人,对吃面的人的爱,看着一个个大胖小子,大胖妞,坐在位子上,呼噜噜的把一整碗面吃光,然后把汤水也喝得底朝天,这是老乔伯最开心的时候了。
每一个孩子的口味他都记得,苏小成爱吃辣,谭丽丽爱吃肉,张郎平吃得多,于瑶最爱清淡,还有其他的孩子,每一个人喜欢吃什么他都记得,以前谭丽丽来,她碗里总会比人家多两块肉,老乔伯从来没问过他们爱吃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口味,但他却把每个孩子吃面的样子都记在了心里。
面条吃完,演讲开始了,谭丽丽站到了学校大礼堂的讲台上,拿起话筒来,今天她要讲一个关于一碗面条的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