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上将,吴延卿(1 / 2)

加入书签

距离正月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的时间了,吴延卿却一点要动身回天津去的打算都没有。

同事都像是约好了似的,轮流变着法子调侃他没良心。

他也懒得去解释,因为他很清楚对于什么都不懂,只凭表面现象就轻易下结论的人,即便你解释得再合理,也是无用的,因为这种人往往都是只认自己那套死理的,哪里是会听别人讲道理的人。

不过说起来,一年前从长春回到天津,住了不过半个月,也就是说才刚过完年,吴延卿便启程,带着好说歹说总算被自己劝了出来的吴知和,被吴知和硬拉着带在身侧的肖汝惠,还有死皮赖脸找各种借口不肯离开自己半步的谭桔,来到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的黄埔军校。

虽然听林小悦之前的说法,自己是念过军校的,可是不管他如何询问,似乎是早就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些许眉目的吴世泽,吴亦,就是不肯让他用原来的身份,哪怕是重新念过,也依旧对外坚持他早些年之所以在吴家毫无踪迹可循,是因为跟了吴亦的二儿子张圆去了国外留洋去了,可惜脑子不行,学历不佳,最后被迫无奈才回国谋生的。

即便直接从入了军校后,吴延卿从未有一个项目表现出哪怕一丁点儿吃力的感觉,而且还成了军校建校以来唯一一个才读了两年就提前毕业,分派单位实习的学生。

当初吴延卿把这事儿写信回去告诉了家里,每封回信里都写了希望自己去做陆军。

因为当时的黄埔是海陆联合军校,而吴家,吴茂的儿子吴延安是天津将军,若是选择陆军,多少有个照应。

海军,老是要在海上飘飘荡荡,先不说总是会跟东欧的海盗,那些凶神恶煞,又没品的人打交道。

海上的人没有根啊!以后哪个女人,愿意嫁给他?

好几年不回来一次,这跟守活寡,有什么区别?

但凡好点的人家的闺女,爹妈都不愿意这么委屈的。

不过吴延卿之所以写信回去告知,不过也就是不愿意做先斩后奏的事,毕竟那是他的家人,他们是完全有权利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些什么?以后准备干些什么出来?

其中,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征询他们意见的意思的。

吴延卿喜欢海上的生活,并不觉得如此自己就飘若浮萍了,他一个七尺大男儿的,又不是女人,怕这个做什么?

所以最后还是选了海军,可代价也是有的,老太太似乎真的很生气,在得知自己的选择之后,写来向来张篇大论的信件,全部都只有一句话,直到现在,也是————我总有一天会被你这些不懂事的兔崽子,气死的!

过了今年,林爱英已经步入七十岁了,可吴延卿知道,她的身体比世界上任何一位老人家都要硬朗得多。

不仅操办了写诗会,还在一所中学里教授英文和数学,每天忙天忙后,不亦乐乎,听四叔吴世泽说,她现在周末都不用有人留在家里陪了。

基本不是带着一大帮的学生去课外活动,爬爬山,放松脑子,就是跟教师们一起去好吃的店里去聚餐,生活不知多么多姿多彩,许多年轻一辈的,都快赶不上她老人家了。

她呀!信里写的话,不过就是在跟自己怄气罢了,向来如此,因为在这个家里,他还是头一个敢如此坚决反抗她,并且在这条抗衡的路上越走越平顺的人。

吴延卿不过二十三岁就当上了海军中将,上头,仅有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可以说是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虽然关于中国海陆空军衔的问题,在1935年以前,是混乱到你难以想象的地步的。

在1935年以前,中国军队的军衔制度,既有十几岁的大家少爷“少校”,也有四十几岁的准尉,更有少将团长、上将军长……

难怪当时连蒋介石都讲:国军战斗力特弱,而将官数都数不清!

不过为1935年之后,中国便也意识到了分配不匀的问题。

国民政府对各项军事制度作了统一修订。

并重新授予将官军衔:授任蒋介石为特级上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