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白大哥竟然会画画二更(2 / 2)

加入书签

“啊?”

“啥......”

杜家众人都傻眼了,然后一个个的对视了几眼。

“哈哈哈哈......”突然,众人一起爆笑了起来,小弟这个法子,太搞笑了。

“不过,还别说,小弟这个法子,有一定的道理!”凌沙摸着下巴看着自己弟弟,这小子,可不止爱憎分明,他还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会动脑子。这个法子,相信,他肯定也是在脑子里思索过后,才说的。

小弟得了凌沙的夸奖,开心不已。

“爹,那我们能拿我们的画回去挂在屋里吗?”二郎看了几眼,也能看的出来那副登山图是他们的了。

“嗯,拿去吧,三郎给洋儿去挂!”杜老二吩咐道。

“是!”三郎小心翼翼的拿着属于小弟的那副上学图去里间去了。

等画都挂好后,一家人各自坐在自己屋子里欣赏着白宴冰送的画,乖乖,这可是值几百两银子的画啊!

凌沙也坐在自己地上的桌子边,看着墙上的这幅画发呆,白大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啊?以前以为自己够了解他了,温文尔雅,成熟稳重,脾气有些犟,处世为人实诚,是个可靠之人。可是今天,通过这画,好像又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多才多艺,有着读书人的清贵,也有着穷人的硬骨。

而这珠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在凌沙看来,倒是有些像是白宴冰自己了。

十月初八,杜家搬家日,基本上要搬的东西也不多了,一大早,卢氏在旧院烙了翻身饼的一面,让杜老二端着锅直接到了新院的炉子上,翻过身,又烙好了另一面,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完后,开始忙乎了起来。

东西已经搬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无非就是一些昨晚他们用过的被褥,厨房的锅灶,两车就都拉到新院了。

今日搬家,请的人比较多,都是杜家处交的关系比较不错的。

东西一搬过来,凌沙和卢氏就开始忙着做饭了。

时候不大,昨日帮过忙的那几个妇人也来了,来的时候,也都没空手来,家里的鸡蛋,绿豆红豆的都有带着礼物来。

卢氏笑着接了,也说了些感谢的话,众妇人赶紧笑呵呵的跟着去厨房帮忙去了。他们知道,杜家搬家宴,来的人肯定会不少。

确实也是,中午时分,连杜家请的,带自己觉要跟杜家交好关系来的左邻右舍,一共坐了满满六桌。

丁氏一家子也在受邀请之列,为了不尴尬,村长的大儿子一家也被请来了,没道理了请了老二一家不请老大一家。

丁桂香从上次小定完后,就安心的在家里绣自己的嫁妆了,没再来丁氏家来。这次搬家,为免丁桂香尴尬,杜家也没去叫她。

中间桌子不够,大郎二郎还出去借了三张桌子和十几个凳子。盘碗都是够的,是卢氏盖房前就自己买下了好几套。

宴席时,拿出来这些盘碗,来的邻居们看着都爱的不行,杜家这餐具可和他们家里用的大不一样了,看这釉色,看这色气,再看这碗薄而轻的样子,就知道是好东西了。

中间,有一个妇人家的孩子挥舞手,不小心给打碎了一个碗,那个妇人顿时就吓的脸色白了,不住气的给卢氏道歉,还作势要打孩子。

凌沙和三郎出手,才赶紧拦住,凌沙笑着说:“这碗咱们还有,再拿就是,别打孩子,没割了手就是小事。”

那妇人这才作罢,可是之后,一直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家孩子再不小心给打碎了盘或者碗。

杜老爷子和老太太看完这一出,老太太低声问坐在旁边的杜老二,“这盘碗看着挺好的,挺贵?”

杜老二摸了摸鼻子,“还行吧,我也不太清楚,沙儿说过,好像一套是几百文来着,忘记了。”家里的这些东西,都是凌沙和她娘去买的,那丫头买东西,都是挑好的买,回来时,听到十个碗几百文,他还吓了一跳。此时在老爷子和老太太面前,他说的也是含含糊糊的,生怕二老因此训斥卢氏不会过日子。

老太太听完,默了默不说话了,低头吃饭,这回再去抓碗时,她也带上了几分小心。

原本以为就是几文钱的一个碗,没想到,那么贵。

而那妇人也听清了,迅速低下头去吃饭,脸色却微微的烫了起来。虽然几十文她家也不缺,但是一个碗几十文,她还是不敢买的,一不小心打碎了,几十文就没了。心里也在想着,明天给杜家再送一篮子鸡蛋过来吧!

村长,李大夫,李卓阳今日也都来了,见到如今杜家的新院子收拾的更好了,不由的欣慰。

“长顺啊,什么时候拆前院?是你们自己动手,还是他们来拆?”村长和李大夫也是和老爷子老太太一个桌子坐的,此时见没人说话了,他出声问道。

杜老二赶紧放下筷子答话,“他们来拆,说是过了十五来。”

“哦,天气越来越凉了,年前盖还是年后盖?”村长又问道。

“银栓说只要不下雪,没上冻前可以盖,拆完就动工。”杜老二前几天去找了牛银栓,他是这么说的。

“行,那就让他多找点人,赶在上冻前盖起来,收拾里边就不影响了。”村长点了点头。

“是,九叔!”杜老二恭敬的应着。

人们一边吃一边看一边听着,有意思的是,村长这个叔伯,比杜老爷子那个爹更像个爹。

而此时,杜老爷子却只是低着头安静的吃东西。他不是没想到这些话,只是,他在这么多人面前说不出口了,十来年前,他就选择舍弃了二儿子,跟了大儿子。即便如今他们两口子能坐在这里,也是二儿子纯孝,他哪能再不知好歹的出手指指划划呢?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时辰,杜家今天的饭菜都是在照着上好的席面准备的,在村子里,也是只有娶媳妇的人家才会备这样的席面,在搬家日这样准备,算是很大方的人家了。所以,众人吃的是欢乐又开怀。

有那家里困难的人家,临走时,卢氏把多做出来的熟肉蔬菜又给拿小盆带了一切,美其名曰,给家里没来的老人尝尝。

经此一事后,杜老二和卢氏的名声,更是传出了很远,十里八乡的,也有很多人家知道有这么一户人家,家里有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同时盖了两处新院,三儿子考了秀才,还得了案首。那唯一的闺女,还跟了李大夫学习了医术,听说还很聪明,还是大石村最漂亮的姑娘。

一下子,对于想娶凌沙回去的人家,不止有村子里的,还有外村的。

周围村子里的又适龄儿子的人家,有大石村亲戚的,也悄悄的在打听,这些传说是不是真的?那家的姑娘是不是这般好?

对于自家的名声在外面越来越响的事情,杜家人并不知道,也许知道了也没时间在意,一家人从搬完家,初九开始又各自忙碌了起来。

凌沙又回到了李大夫那里,开始潜心钻研中医,汤方,针灸,她都学的认真。晚上回家,偶尔配配药,偶尔翻出来华大夫的手札看。但是对于祖师的那三摞书,她却只翻看医绝,至于另外两种,她一直没动。

虽然说医毒不分家,但是如果不把医术学扎实了就去攻毒经,凌沙怕自己会走上不归路。

医毒医毒,先医后毒的道理,凌沙还是懂的的。

从师傅身上,凌沙就能看的出来,师傅这辈子,全心全力都放在了医绝上,那是因为他对毒并不感兴趣。

而自己不一样,自己对毒太感兴趣,太有天分了,就拿目前的状况来看,凌沙还没有那个定力觉得自己接触了毒经后不一头扎进去,而忘记了医者的本分。

如果李大夫知道她这份毅力和定力的话,一定会吃惊的。而他目前也还不知道凌沙对毒的这种狂热之情,如果知道,他一定不会这么早把毒经给她的,不过幸好的是,凌沙自己,有这份定力,生生的把自己控制住了。

每次打开箱子,看到那一摞毒经时,凌沙就忍不住的咽口水,就像是那是一堆美味的佳肴,等着她张口吃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