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皇帝到达了忠于他的金陵城求订阅,求月票(1 / 2)
大宋洪武九年八月初一,在金陵城东的江东门外,宽阔的官道两边,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头攒动。
此时此刻,在金陵新旧两座主城的中间还有西边的秦淮河西岸一带,也早就是民舍万家,街道纵横了。
和北方那座总是让运河卡脖子的开封府相比,金陵城最大的优点就是水运交通实在实在太便利了!
不仅挨着滚滚大江,而且还直接建在四通八达的秦淮水网之上——这江南水乡的河从来就不一“条”而是一“网”,交叉纵横,覆盖极广,既可以灌溉稻田,又能用于运输。在铁路出现之前,再没有比这种内河水运更低成本的交通方式了......哪怕有了铁路,运输成本也不见得能低过用汽船拖拽的水运。即便在21世纪,长江依旧是一条黄金水道!
金陵新旧两城以西的秦淮河中下游水系,因为河道既宽又深,水网非常密集,不仅可以用来灌溉和搞水运,还可以拿来带动水车,搁在中世纪的中国,利用好了那真是比黄金还珍贵啊!
不过在赵桓南迁来到金陵之前,因为原来的江宁府城位于秦淮河中上游一带,所以那么好的水道就撂在那里没有得到开发。而当赵桓带着几十万丧了家的北人跑来以后,这片撂在长江边上的好地方立马就升腾起来了。
先是秦淮河下游以东的金陵新城大工,一座可供数十万人居住的新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拔地而起了!
而在金陵新城大工完成后,深受开封府高房价之害的南宋君臣们又很有远见的开始在秦淮河中下游的西岸囤地搞建设——当时还是“大魔王”的赵楷还在北方和金贼、伪宋大打出手,躲避战火和赵楷的难民一波波而来。
没过多久,原先经常发大水的河道两岸都修起了坚固的堤坝,然后是码头、工坊、仓库、商铺、酒肆,一座座建筑依附着黄金一般的水道如魔法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在那里了,又形成了一片占地不亚于金陵新城的宽阔的城区。
不过南宋朝廷并没有用城墙将这片新开拓出来的城区圈起来,而是在秦淮河西面,被称为秦淮西河的河道的西面,竖起了一道木栅栏——木栅栏不是以河道为天然护城河修的,而是将河道整个圈了进去,因为河道两岸都是新兴的商业区和工场区,土地太值钱了!
而到了洪武九年秋的时候,金陵新、旧两城加上秦淮河以西,这篇被称为“江东城”(位于长江以东)的新辟城区的人口,只怕已经远远超过了一百万,达到了接近一百五十万的地步!这个数字应该已经超过了开封府极盛时期的人口了。
而更加让人感到激动的是,这座拥有一百几十万人口的都市的供应极为宽裕,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永远都不必为聚集在这里的一百几十万甚至更多的人口的衣食住行担心......因为这座都市本身就位于江南鱼米之乡。
一百多万市民的口中之食都不需要从外府运来,直接由金陵本府的乡村就足够供应了。
至于穿衣问题......在接纳了来许多来自京东路和开封府的织户后,金陵已经成为了可以和三吴地区的“苏杭秀明越”五州平起平坐的织造中心了。
不过和以金陵新城为据点的金融业相比,金陵的航运业、织造业,甚至军工和造船产业,都难免有些黯然了。
而此时此刻,富庶到让人垂涎的金陵繁华地,就横亘在经历了无数血战,硬生生挽回了一场华夏天倾,将不可一世的大金国赶回塞外老家的十余万铁血精锐的面前,也横亘在魂穿千年而来的赵楷面前。
这座城市,现在已经变成了这位大宋皇帝陛下忠实的金陵城了!
......
十万红巾健儿,以将为单位,组成了一个个整齐的行军纵队,沿着江东门外宽阔的官道,唱着《满江红》的军歌,迈着胜利者的步伐,浩浩荡荡而来。
大宋官家赵楷也将和这十万红巾健儿一起,踏入忠于他的金陵,不,应该是南京应天府城!
朱琏和张邦昌已经提前三天回到了金陵城,回城之后就立即召集留在金陵城内的文武百官、勋戚宗室、百业行首,还有释道儒三家的首领,向他们宣布了赵楷即将驾临的喜讯,以及赵楷的宽厚仁慈......赵楷不是要赦免大家,而是认为大家伙一直都是忠于大宋的忠臣顺民!
甚至连一度僭越称帝的赵桓,也不是反贼,而是“更始皇帝”......所以赵楷不仅没有下诏讨伐赵桓,还正式册封“为国守南门”的赵桓为南越国王!
至于赵桓留在金陵的九个儿子,则是一个一个郡王,而且还不是完全空头的郡王,而是真正“出镇”一州一府的郡王。
据说赵楷准备让这些郡王在成年后分别去平江府(苏州)、太平州、杭州、明州、隆兴府(南昌)、鄂州、潭州(长沙)、庐州等处开设王府,还会让他们担任一路漕臣或是一府一州的太守。
另外,朱琏刚刚为赵桓所生的那位王子,则被赵楷赐名赵诵,袭封吴王,还以婴儿之身出任了名义上的南京留守!
事情做到这种地步,金陵城内的官员百姓,当然是人人都把吊着的心给放下来了......而且他们都非常确信,大宋的太平盛世马上就要来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