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记事_56(2 / 2)

加入书签

“父皇,钟大人和夫郎的感情好是众所周知的,儿臣我们可羡慕着呢。钟大人家中的一对龙凤胎也非常可爱,钟大人可真的是有福气的!”说这话的是七皇子颜天信。

因着李章的关系,钟亦文和七皇子的关系还算不错,两人也算的上是喝过几次酒的朋友。钟亦文和李章这几年的关系倒是越来越好。李章大哥当初给李章安排的就是翰林院孔目一职,如今李章已经是从九品的翰林院侍召。同在翰林院任职,加上之前的关系,两人也顺理成章的越来越亲近。

钟亦文不知道七皇子是不是故意这样说,将自己拉到他们一派。不过,钟亦文倒也无所谓,这两年下来,七皇子他们应该已经知道自己不会加入他们一派。七皇子还算仁善,并没有过多要求,当然他们也不会让钟亦文轻易被其他皇子给拉过去就是。

圣上又是一阵大笑:“若是有机会,倒是要认识认识。你们几个也得好好准备,早点让朕看到皇孙才是。”

钟亦文这才发现今日四个皇子居然全部都到了。圣上他们一群人除了四个皇子就只有六个侍卫在后面跟着。自打两年前,三皇子颜天仁被废之后一直被关在宫中禁足,这倒是两年多来颜天仁第一次出面。和两年前相比,颜天仁低调颓废了不少,脸色并不好看,恐怕这禁足的日子并不好过吧。原本只是和钟亦文差不多年纪的人,现在看上去居然比年长他三四岁的二皇子颜天义还要像兄长。

三皇子颜天仁像是没有注意到钟亦文一般,一直低头跟在圣上的身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钟亦文心中顿时警惕了起来,这三皇子重新出来只怕不简单啊,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麻烦。颜天仁不是一个大度的人,所以钟亦文宁愿看到他对自己怒目相视,也不愿像现在这般一声不吭。颜天仁越是低调,越是装作无所谓,钟亦文越是担心。虽然钟亦文在几位皇子中并没有站位,但是不管怎样,谁坐上皇位都比这颜天仁要好。

“都是七皇子殿下谬赞了,臣家中的小子和哥儿不过两岁,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钟亦文回礼道。

“稚子无邪,最是可爱!”圣上的心情很不错,夸奖了一句之后,直接解下腰间的一对玉佩,“这玉佩本是一对双麒麟,就赏给钟爱卿你的两个孩子!”

钟亦文没想到圣上会突然来这么一手,只得诚惶诚恐的接过玉佩:“谢皇上赏赐!”

到手的双麒麟玉佩,摸着就能感觉到温润的质感,恐怕还是上等的贡品,钟亦文的心中更加忐忑。虽然,这样的玉佩他也能够买到,但是买来的和圣上赏赐的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燕国满朝的官员恐怕还没有人家中的小娃,能够收到圣上如此的赏赐。

“咦?你的这张弓倒是少见的很!”圣上突然瞥见秦非手中拿着的近一人高的黑色硬弓,顿时来了兴致。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一般,圣上盯着秦非看了看,略带疑惑的问道,“你是姓秦?”

秦非点头,不明白圣上突然问他的姓氏是什么意思。

钟亦文心中一惊,糟糕!只记得带秦非出门来狩猎,却忘了秦非的这张弓是祖传的,也就是从怪盗秦山的手中传下来的。当年秦山的事情闹的那么大,圣上见过秦山甚至见过这张弓也是有可能的。不过,秦山后来是圣上帮忙翻案的,圣上应该不会为难秦山的后人才是。钟亦文心中也没有什么底。

圣上面上倒还是一脸笑容,看不出什么异样,对着秦非招招手:“倒是不错的一张弓,拿来我看看!”

“是,皇上!”秦非驱马上前几步,将有近一人高的黑色硬弓递了过去,大大方方,并没有什么胆怯。

圣上一接过弓,手上立刻沉甸甸的,拿在手中掂了掂还不算,还特地拉开试了试,最后忍不住笑着点点头。最懂刀枪弓箭这些的二皇子颜天义凑到了圣上的面前,仔细看了看,点头称赞道:“果然是一张好弓!”

“秦非原本是猎户,弓箭是他们养家糊口的工具,所以准备的是比较好的一张弓!”钟亦文解释道。

钟亦文娶的夫郎秦氏原本是一个猎户,而且是无父无母,这在京都内几乎不是什么秘密。不说几个皇子都早已经知晓,就是圣上自己也清清楚楚,所以钟亦文这么一说,他们也没有人觉得稀奇。

圣上点点头,将黑色硬弓还给秦非。

钟亦文的心中有一点不安,不知道圣上到底看出来什么没有,只希望不要引出什么麻烦才是。虽然说仅凭一张弓就能引起事端,这个可能性太小太小,但是凡事总有万一不是。

“父皇,小心!”

原本一直骑马站在圣上后面的四皇子颜天智突然大叫了起来。

什么?

☆、第88章 围猎(三)

异变就发生在秦非伸手接过黑色硬弓的瞬间,圣上双手离开马鞍,根本还没有来得及收手,突然一支黑色的羽箭直直的飞了过来。谁都没有发现这支箭是从哪里射出来的,顿时惊讶的都来不及反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羽箭射过来。

就在这个时候,原本一直不发一言的三皇子颜天仁突然倾身想要挡在圣上的面前。不过,羽箭只是擦着他的肩膀飞了出去,只是稍稍减弱了力道,并没有改变方向,可见射箭之人的技术之高。

“皇上!”

“父皇!”

所有人都大叫了起来。

他们大叫的原因并不是圣上中箭,而是在最后的关头,圣上居然被人给直接从马背上推了下去。动手的当然就是离圣上最近的秦非。

几个侍卫和皇子都醒悟过来了,纷纷下马查看圣上的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