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诉苦运动(2 / 2)
近代军队为钱而战,失去指挥官后就一哄而散,现代军队为主义而战,哪怕还剩最后几个人,依然能坚持战斗。
双方的战斗力,天差地别。
看看北伐军的战绩就能看得出来,当年北伐开始后,国民革命军很快就占领长沙,又攻破多重防线,兵临吴佩孚的统治中心武汉,紧接着北伐军占领武汉全城,消灭了军阀吴佩孚。
在武汉攻城战如火如荼之时,北伐军同时在江西境内激战,从9月22日到11月8日,北伐军三打南昌,以阵亡一万五千人的代价,消灭了军阀孙传芳。
江西鏖战之际,福建小军阀周荫人的部队企图进攻广东,扰乱北伐军后方。
留守在黄埔军校的教官何应钦,向福建出兵,到1926年12月,占领福建全省,并向浙江方向出击,兵锋直指上海。
换句话说,短短半年时间,区区8.5万北伐军,兵分三路,分别灭掉了两湖的吴佩孚、江西的孙传芳,以及福建的周荫人。
什么叫摧枯拉朽,这就是,完全是碾压式的战斗,这么远的距离,光行军都要花不少时间。
国民革命军为国民政府所有,忠于国家,忠于新三民主义,并非为个人私产。
由此可见,想要改变一支军队或者是一个士兵的思想,就要给他们灌输一纵新的思想,而在这方面,延安方面有过许多成功的实践,其中对滇系第60军的改造就颇具特色,也值得李国耀借鉴。
第60军是滇系军阀龙云、卢汉起家的部队,是辛亥革命后反袁“护国起义”后发展起来的。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龙云在云南将滇军主力编成第60军,北上抗日。延安方面派遣党员进入该军第184师,并开展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活动。
这些工作卓有成效地推动了第184师及师长张冲将军的进步,但也暴露了地下党,引起了国民党当局和滇军**军官的警觉。1938年11月,张冲被蒋介石撤职查办,地下党员多数相继撤离部队,留下来的转入潜伏状态。
抗战胜利后,蒋发动内战,滇军主力第60军和第93军被调往东北前线,延安方面开始对第60军的策反工作。
1946年5月30日,国民党第184师少将师长潘朔端率师部直属队和第552团在辽宁海城举行了战场起义。当日,开赴解放区腹地安东,之后起义部队进驻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重新整训。
如果把改造起义部队视为一场政治战役,战役的突破口就应该选择在对方最要害、最薄弱的地方。兴隆整训,是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一个全新的**,延安方面最终以诉苦方式选择了这场政治战役的突破口!
整训正式开始前,部队抽调150余名军官前往黑龙江省北安县,进入东北军政大学总校,学期9个月。
然后,在兴隆镇成立了两个士官训练队,从班长和士兵中选拔了300多人参加培训,其中1队学期3个月,2队学期6个月。
加上半年前由东北军政大学辽东分校培训的100多名官兵,总共有550人左右接受系统培训,占起义部队后期实力的四分之一左右。
组织调整后,诉苦运动在部队、士官训练队和东北军政大学同时展开。
第一步是“倒苦水”:召开军人大会,请最苦大仇深的士兵上台典型发言,而后,转入普遍的控诉活动。
绝大多数士兵都是苦出身,都有一肚子苦水。控诉运动开始后,往往是台上一人哭诉,台下百十号人跟着流泪,说到伤心之处,七尺汉子甚至嚎啕大哭。
接下来,就是“算细帐”,结合驻地附近的土地改革运动,先算“剥削帐”。
不算帐不知道,一算帐气得跳,原来穷人受穷都是地主剥削造成的!
算完“经济帐”,再算“政治帐”,看看周围的屯子,地主、富农占多大比例?不超过10%。再看国民党军队,士兵有几个不受剥削压迫?八路军以及延安方面是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总有一天会彻底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第三步是“挖苦根”,云南地主剥削人,东北老财也剥削人,为什么?万恶的剥削制度是劳动人民的“苦根”!
说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安东整训时,这些道理翻来覆去不知讲了多少遍,但听进去的人不多,听进去的话也不多。诉苦之后就不一样了,党员们的话句句说在心坎里,越听越愿听。
诉苦的泪水还没擦干,一个个就死心塌地地成了解放军的忠诚战士。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