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二章盟军的反击六(2 / 2)
海上运力一落千丈,国力和作战能力就一落千丈。
军需大臣藤原银次郎在1944年8月19日小矶内阁的御前会议上,就国力问题提出了下述报告。
海上运力,暂不谈开战前后那段时间的情况,原计划在开战第3年增加50%,由于陆、海军不能解除船舶征用和战损船舶大大超出预料,反而将计划压缩了一半,实际上调整后的计划仅完成1/3。
因此,钢材产量迅速下降,军工生产也不得不减了下来。但是军工生产的比重一直在加大,民用生产进一步压缩,国力就逐渐衰退,实在令人痛心。
船舶和石油也是如此,计划完全破产,战前研究的两大重点船舶和石油已处于最困难状态,国力面临崩溃。
更让日本人揪心的是美国空军对日本的袭击,根据美军对日战略的第3阶段便是通过空袭破坏日本的工业,使日本无法利用本土极其有限的库存物资制造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中断武器装备的生产和补充,然后再实施致命的登陆作战,决一最后胜负。
尽管在此之前,即在对美、英开战前的1940年7月5日,日本陆军虽成立了防卫总司令部,并在东京,名古屋、大阪、小仓、广岛、札幌、汉城和台北8城市配置了防空队。
但由于武器不足,高炮很少。加之,防空航空战队仅4个,配置在京滨地区、阪神地区和北九州地区,所以急忙在下田、大岛、大滨、胜浦、铫子和小名滨配置电子警戒机,以防敌机空袭首都,同时还采取了如增产高炮等强化防空对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现了飞机,需用野战高炮对付,陆军于1922年首次试制75毫米野战高炮。但由于飞机发展迅速,这种高炮已不适用,于是在1928年试制75毫米新高炮,使有效射高从5,000米提高到7,000米。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飞机加速发展,性能提高,如升限更高,航速更大,武器装备更强。
因此,高炮必须对付这种飞机。陆军参考海军的120毫米高炮,在海军的技术协助下,加紧研制,于1943年3月制成,用于要地防空。
新型75毫米高炮的射高为11,000米,120毫米高炮的射高为14,000米,150毫米高炮的射高达20,000米。
但是,120毫米和150毫米高炮是战中遭到首次空袭后,为加强防空才紧急试制的,因此从1944年下半年起,120毫米高炮的月产量约10门,而150毫米高炮仅制成2门。
日军统帅部完全没有预料到战中会出现大规模战略空袭,造成惨重损失,虽尽最大努力生产120毫米和150毫米高炮,但高炮的产量是极为有限的。
1944年6月,以中国成都为基地的美第20航空队,出动47架B-29型轰炸机空袭北九州,集中轰炸八幡制铁所。这次空袭,日方损失意外轻微。
接着,以成都为基地的B-29型轰炸机于7月,对满洲和北九州各进行1次空袭,8月对满洲、朝鲜、台湾、北九州共实施多次空袭,给日本损失不小。
7月6日,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仅用约100天时间就修成了航空基地。从该基地起飞的第一架飞机于11月1日首次侦察了东京。
接着,B-29型轰炸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分别对京滨地区、名古屋及京阪神地区的飞机工厂,集中进行高空精密轰炸,给日军飞机工厂的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
尤其是空袭名古屋,适逢该市大地震,造成三菱航空公司大减产。
B-29型轰炸机集中空袭上述3个地区的武器产量占全国武器总产量的16%,其中40%的炸弹投在飞机工厂。
来自塞班岛的B-29型轰炸机,通常实施高空精密轰炸。如八丈岛电子警戒机发现北上目标立即报告东京,防空战斗机接到出动令起飞,迅速升至1万米高空,前后历时85分钟,但B 29型轰炸机仅60分钟即可飞抵东京上空。
日本高空战斗机和电子器材的研制都很落后,这是日本防空的致命弱点,日本防空力量是薄弱的。只有120毫米以上的高炮能打B-29型轰炸机,可是东京仅配置120毫米高炮24门,根本不足以应对美军航空兵的打击。
而且美军在不断地出动航空兵轰炸日本本土的同时,更在秘密集结重兵,准备反攻日军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基地菲律宾。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