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最后一战五(2 / 2)

加入书签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众人都知道此次将这么多的部队调到东北是为了对付关东军,但是却没有想到苏联人也参战了,而且还一下子出动了一百五十多万大军。

有了这么多的苏联军队加入,再加上东北战区的几十万部队,兵力上完全可以碾压小鬼子。

再看火力方面,关东军眼下的情况大家伙也都有所了解,兵力虽然不少,但是武器装备却差的太远了,在兵力火力都远远比不上的情况下,这一仗几乎没有悬念。

“司令,咱们的任务是什么,配合苏联人吗?”鲁大山大声问道。

李国耀摇了摇头说道:“不是配合,我们也是主攻!”

接着李国耀站起身来,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地图旁边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在具体商量如何作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敌人的基本情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关东军许多野战部队被调往太平洋战场。从去年到现在调往太平洋战场的关东军就有驻齐齐哈尔的第2方面军司令部、驻延吉地区的第2军司令部、以及第1、8、9、10、14、23、24、28、29师团、坦克第2师团,另外将第12师团调至台湾,第31师团、第20军司令部调回华中。”

“截至目前,关东军之部队编成大致的情况是这样的,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山大将、总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司令部驻地在新京,也就是长春。关东军司令部下辖两个方面军和一支直属部队,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喜多诚一大将,参谋长樱井镣三少将,所部下辖第三军和第五军外加部分直属部队。”

“隶属于第3军的作战部队有第79师团、第112师团、第127师团、第128师团、独立混成第132旅团、第一机动旅团、军直属炮兵 第2、第3、东宁重炮兵联队,独立重炮兵第2中队,独立迫击炮第4中队。隶属于第5军的部队有第124师团、第126师团、第135师团、第15国境守备队、军直属炮兵野战、重炮第20联队(15榴),独立重炮兵第5、第28大队(28榴),独立速射炮第31大队,独立重炮兵第1中队(15加农),迫击炮第13大队等等。”

“此外第一方面军直辖部队有第122师团、第134师团、第139师团等,合计有11个师团外加4个混成旅团或者是相当于旅团的部队,总兵力在23万人左右。”

“第三方面军司令官后宫淳大将、参谋长大坪一马少将,司令部驻地奉天,所部下辖第30军和第44军。第30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所部下辖第39师团、第125师团、第138师团、第148师团以及直属炮兵独立重炮兵第1、第19联队(24榴),独立重炮兵第7大队(28榴),独立野战重炮兵第21大队(15榴),独立迫击炮第27大队。”

“第44军司令官本乡义夫中将,参谋长小畑信良,所部下辖第63师团、第107师团、第117师团、独立战车第9旅团军直属炮兵、野战重炮兵第21联队(15榴)、第30联队(10.5加农),独立速射炮第29大队,独立野炮兵第14大队,独立重炮兵第6中队(28榴)。”

“方面军直辖部队有第108师团、第136师团、独立混成第79旅团、独立混成第130旅团、独立混成第134旅团、独立战车第一旅。计有10个步兵师团以及8个步兵旅团,总兵力在22万人左右!”

接着李国耀继续说道:“除了以上的两个方面军之外,关东军司令部还直辖有一个第4军,司令官上村干男中将,下辖第119师团、第123师团、第149师团、独立混成第80旅团、独立混成第131旅团、独立混成第135旅团、独立混成第136旅团、独立速射炮第30大队,独立野炮兵第10大队,迫击炮第17大队,计有3个师团外加四个混成旅团,总兵力9万人左右。”

“另外日军在东北还有大量的非战斗部队,如大陆铁道队、防疫给水部队等等,这些部队加起来也有十多万人。此外日军大本营此前也有规定,北方一旦有事,驻朝鲜的第17方面军归关东军指挥。”

“第17方面军之编成及部署之态势为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将、参谋长井原润次郎中将,下辖第58军和第34军,第58军的司令官为永津佐比重中将,下辖第96师团、第111师团、第121师团、独立混成第108旅团。第34军 司令官为栉渊鍹一中将,下辖第59师团、第137师团、独立混成第133旅团!”

“第17方面军直辖部队有第120师团、第150师团、第160师团、第320师团、独立混成第127旅团,合计9个师团外加5个混成旅团,合计20万人左右。”

说到这里,李国耀总结道:“尽管这些日军部队里面不少师团都是被我军歼灭之后重建的,战斗力严重下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军眼下的兵力确实要比我们预料的要多一些,可以作战的部队加起来有足足75万人,再加上十多万非战斗部队以及7万多伪军,总兵力在90万到一百万之间。”

“但是相比于日军,中苏两国的部队却多达两百万人以上,不管是在兵力上还是在重武器方面我们都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人,所以我本人对这一战充满了信心。我们完全有能力将日本人赶出中国、赶出朝鲜、赶下大海,更有能力将整个关东军从日本的战斗序列中抹掉,彻底的毁灭。”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