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引领送礼的潮流(1 / 2)

加入书签

“ ()”

张一鸣在安排完抽真空机生产的同时,又找了一家方便袋生产厂,定制了一批塑封袋。

这个时候,塑料袋的一般厚度都在0.15到0.3丝,但是张一鸣提出的要求是0.9丝,并且要用最好的聚乙烯材料,因为他的超高要求,塑料袋生产厂的厂长还反复的跟他确认了很多次,得到张一鸣肯定的答案之后,厂长还是觉得不踏实,非要黑纸白纸的让张一鸣把要求都写到纸面上,然后才投产。

验收的时候,张一鸣对塑料袋的品质并不算太满意,主要是通透度太差,跟他在前世里接触的那些用来做食品包装的塑料袋的品质差了不止几条街,但是他也知道,以现在的生产技术,也只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塑封袋生产完成之后,第一批醉枣出产了。

张一鸣有点小无耻的剽窃了某枣业的商标,将真空醉枣取名为枣想你,外包装也是大红色的,别的不说,在这个年代,即使没有品尝到里面的醉枣,光是包装,就可以说是惊世骇俗。

和醉枣一样,那些从东阳村采购来的干红蘑张一鸣又让谭红梅安排了二次烘干,之后也采取了真空包装的形式,取名为幸福菇。

远山食品厂将这两种产品投放市场之后,通远县就慢慢的流传起一种说法,那就是远山食品厂不务正业。

哈哈,谭红梅把这个传言讲给张一鸣的时候,把张一鸣笑的够呛。

想想也是,这个时候的食品厂基本上都还是很传统的,循规蹈矩,不是生产面包就是生产饼干,生产点山楂片都算是产品创新了,他这先是生产山泉水,现在又生产醉枣和红蘑,在传统观念中,的确是有点不务正业了。

但话虽如此,醉枣和幸福菇的销售却比山泉水要轻松的多。

一袋醉枣500g,售价2块,跟一瓶桃罐头、山楂罐头差不多,但外包装看起来却高大上太多,一时间,通远县老百姓探亲走友拎的礼品百分之八十都从罐头、果匣子变成了醉枣。

原本是无心插柳的事儿,没想到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结果,两千斤醉枣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这让张河山对神秘的大老板更加的好奇和神往,他开始越来越频繁的跟谭红梅套消息,就是想找机会见见大老板。

当然,张河山肯定是见不到大老板的,但是年底的时候,谭红梅给张河山包了一个一万块钱的红包,说是大老板的意思,张河山拿着红包,人就像是傻了一样。

他一个被迫下岗的维修工,何德何能能够得到大老板如此的重视和对待,他觉得自己就是当牛做马也没办法报答大老板的知遇之恩。

在醉枣销售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张一鸣趁热打铁,和之前的几个枣农分别签订了定向收购合同,保证每年从他们手里收购固定数量的醉枣,对方必须要保证醉枣的质量,一旦质量不达标,合同随时终止,这样的好事从天而降,这几户枣农顿时成了全村羡慕的对象,最开始的那个报了6毛钱一斤的枣农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一股火冒出来,直接倒在床上起不来了。

秦芳在八月底就回家了,到了年底,张河山又去接,秦芳却没来,说是家里养了两只老母猪,过年的时候可能下羔子,离不开人。

最后,在张一鸣的见一下,一家人直接去了乡下老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