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良心和宋律之间(1 / 2)

加入书签

要不武松当初会说,这些流民们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好人呢。

不过,大半年过去了,大家也算相安无事的过来了,而且,这些流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起来之后,对杨司锋的命令也极为服从的,杨司锋本能的就把他们当作一群良民了。

可真较起真来,似乎这个汉子说的话也没有错,他自己种下的粮食,想卖给谁,哪怕是大宋律也不允阻止的啊。

事因其实很简单。

梁山今年大丰收,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粮食,这早在杨司锋的预料之中,所以,他早早的就贴出了官库按照低于市价一文钱一斤的价格,统一收购农民们手中的粮食。

粗看起来农民们亏了一文钱,但是官库还要对这些粮食进行挑选,还要晾晒,更何况,相比他们往年卖给粮商的价格,可还是高了几分的。

可杨司锋不知道的是,今年江南遭遇了大灾,许多田地几乎是颗粒无收,当地的粮食几乎涨了一倍不止。

于是,全国各地的粮商们,就将目光投向到了梁山,这不,梁山才开始收割呢,各地粮商的粮船,就挤满了梁山的码头。

这似乎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所以,也没有人告诉正在刻苦攻读的杨司锋了。

因为粮商收购粮食,只要不是强买强卖,哪怕是官府都不会拿他们怎么样的。

可杨司锋听了大家对大宋律的介绍之后,也真的是无语了。

哪怕是后世非常先进的状态下,官府也不会对粮食采取如此纵容的态势啊。粮食,事关国朝的安危呢,怎么能操纵于粮商的手中。

可宋朝就是这么奔放,不只是对粮商,他对所有的商人都是一种极包容的态度。只要他们是合法的,哪怕是官府都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正因为对商业如此包容的态度,他们根本不担心他们成为了胡百万或沈百万之后,被朝廷媷羊毛的行为。虽然大宋的皇帝们也极爱财,但是,他们貌似从来不会因为治下的哪些臣们太富有了,便想从他们的身体上割下几块肉来,以供给朝廷用度或者周济那些普通的老百姓。

可这样就合理么?杨司锋可不以为。

因为江南的粮价已经涨到市价的两倍以上,而且还在上涨的趋势之中,所以,哪怕他们以高于梁山军五文每斤的价格,粮商们仍能赚得盆满钵满。

没有任何意外,商人都是逐利的。

他们可不会那么好心,愿意出高价帮助梁山的百姓们销售粮食。他们之所以愿意比杨司锋出的价格还要高,无非是他们能藉此获得更高的利益罢了。

试问,若不是杨司锋愿意按稍低于市价的价格来放开收购,他们这群嗜血的家伙,一定会给出一个丧心病狂的价格来要挟百姓的。

不需要去验证,资本都会绞尽脑汗的追求其利益的最大化。无论这个资本是姓啥,都是这种德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