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陆抗你快回来(1 / 2)

加入书签

汉建隆八年八月至九月间。

赵广在取得夏口战役的胜利后,即率汉军主力沿江东进,向武昌也就是后世的鄂州方向进军。九月二十九日,曾经的吴国故都武昌,也被汉军力战拿下。

鄂州城在孙权的黄龙年间曾作为吴国的都城,孙皓刚刚登基为帝时,也曾短暂的将武昌作为其都城。

就吴国来说,武昌的地位相当于曹魏的许昌、晋国的洛阳,武昌被汉军夺取,在吴国各地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在汉、吴夏口大战的当口,吴国大司马陆抗正在率领交趾军北上,经过艰难的跋涉,交趾吴军终于进军到了夜郎国腹地,这一路之上,吴军进展并不如想象的顺利。

夜郎道的艰险出乎吴军将校的意料,而南中诸蛮的态度也让他们感到不解,这些蛮族之中,虽然也有不少对新汉不满的人,但在真正面临选择时,蛮族竟然又想两不相帮,保持中立态度。

陆抗久经战事,对此倒也看得很透,这些蛮族不过是想趁火打劫,借着吴、汉两家争斗的机会,壮大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割据或者占领南中的意图。

对此,陆抗的态度很明确,先灭异族,再行北上。

昔日吴蜀联盟,那是兄弟内斗,而汉人与蛮族之间的战事,则是关系两大族群的大事。

就在陆抗征战夜郎之时,吴军在夏口战败,荆南四郡易手的消息传来,陆抗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先撤军回转交州。

没了交州这个后路,他就算占领了巴蜀,也无法独立生存。

而且以陆抗对孙皓的了解,这位快要走投无路的主君,征调他回转建业的诏令估计已经在路上了。

陆抗猜测的很准确。

孙皓从夏口一逃离,即连续的向吴国各地驻守的将领发出勤王诏令,陆抗这里因路途遥远,还没有接到诏令,就近的扬州庐江郡驻防吴军已经开始集结,随时准备开拔西进。

庐江这一支吴军位于吴、晋两国前线,也是吴国进攻和防御北方魏晋进攻的主要力量,在丁奉去世之后,隶属到丞相张悌、左御史大夫丁固所辖。

扬州吴军与魏军、晋军多次交锋,战阵经验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得悉孙皓在夏口兵败,张悌迅速的调动了守卫庐州的丁固、伍延所部,紧急驰援柴桑。

丁固的父亲丁览是会稽郡人氏,当年与名士虞翻齐名,丁固出仕之后,也是多与丁奉、陆凯、陆抗相睦,在吴国的名望仅次于丁、陆二人。

也正是因为丁固名头太盛,脾气又固执,以往仗着资历老,是孙权时候的老人,对孙皓这个年轻的皇帝多有规劝,孙皓对他颇为反感。

前一年,本着眼不见为净的原则,丁固被孙皓打发到了庐州,结果倒让他捡了接收丁奉所部的大便宜。

在丁固、张悌等人被重用的同时,滕修这个救了孙皓一命的吴国司空,则被免了官职,遣返回了故里会稽郡。

一场惨败,总要有人负责?

这责任当然不可能由孙皓来承担,所以,这场败仗最合适的背锅侠就是滕修。

朝中官职上,滕修是司空,已是朝中三名重臣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