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舰队上(2 / 2)

加入书签

只是很可惜的是,后世普及千家万户的电灯,在如今这个时代拥有着无法想象的技术难点。

灯座好解决,110伏、220伏供电都没问题,抽取提炼钨丝的技术也被攻克,甚至灯泡外壁有玻璃厂负责研制,尽管达不到赵立功所说的薄度,但也差强人意勉强也能接受,但抽取真空?还有充什么氮气、氩气?说是为了防止钨丝氧化,延长灯泡的寿命,按照赵立功的解释是在很高的温度下,钨丝是很活泼的?氮气和氩气是惰性气体?不会和钨丝发生化学反应?

宋应星完全没听懂……

但宋应星作为大明乃至几千年以降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又有赵立功孜孜不倦的提点和教诲,根本不相信自己会有攻克不了的难题!

化学反应宋应星懂一点,惰性气体是什么,钨丝为什么会活泼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真空!氮气和氩气!

在赵立功的指导下,宋应星通过近三个月的研究终于成功合成了第一瓶氮气,尽管容量极小,但绝对算得上是化学史上的丰功伟绩,比历史上英国化学家布拉克通过反复实验研究出氮气理论提前了一百多年!

不过仅仅攻克氮气合成难题,离制造灯泡进而让电灯问世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为此黄建国特意跑到梅山镇和赵立功大吵了一架,黄建国认为赵立功放着宋应星这么一个大才,却不去架设电网,去研究制造变压器,而是在捣鼓电灯……纯粹就是不务正业。

赵立功也确实有点后悔,不过他和宋应星接触这几年下来,对这位古代科学狂人的性子几乎摸透了,这个时候让宋应星放下电灯去架电网绝无半分可能,于是只能梗起脖子和黄建国对吵,黄建国的松江船厂不管怎么说还是要依赖梅山工业基地才能发展,最后只能憋着一肚子鸟气,郁闷的回了上海……

久而久之,黄建国乃至全松江船厂的工人们已经完全习惯了发电机产生的噪音,甚至于到了耳边没有轰鸣声都无法入睡的地步……

电网还要等很久才有可能架设,这一点黄建国可以等,噪音日以继夜黄建国能够忍受,但作为船舶制造专家,新世纪的尖端人才,重生大明的三人之一,黄建国对于自己远远落后于赵立功和周卫东两人实在无法忍受!

梅山工业基地之名在大明各行各界都是如雷贯耳,不提恐怖的钢铁生产量,便是电报、蒸汽绿皮火车两样划时代的产物就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将梅山视为大明的圣地,几年前对朱慈炯每年投入梅山几千万两白银的微词言论更是早已销声匿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