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驱逐令2(1 / 2)
远东贸易一直是荷兰国内经济来源的重要部分,所以荷兰董事会在第一支东印度公司被郑芝龙所灭以后,选择忍气吞声而不是展开报复的原因,现如今大明强势崛起,尤其是第一舰队的入海,东方的海洋格局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范巴斯特认定,如果国内没有及时做出应对,那么必然会自食恶果。
范巴斯特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花费不少钱来招募大明读书人来分析,甚至于每一期的大明时政报他都会仔仔细细去阅读,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要看穿大明新帝朱慈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以及在这样的君主执政下,荷兰如何才能保证本国在远东的利益不受损。
范巴斯特得出的结论并不乐观,因为他发现大明新帝是一位极其强势乃至冷酷的君主,最重要的是牢牢将军权掌控在手里以后,不惜得罪全大明的利益阶层也要强势推动改革,尤其是在他弄清土改的本质,以及知道其中的牵扯有多大以后,更是倒抽无数口凉气,实在无法想象大明新帝的魄力与胆识!
这样的君主会放任郑芝龙这样的私军控制大明海域?会在五年间对福建水师不闻不问,还摆出一副极其放心的姿态,范巴斯特越想越是荒谬。
不动郑芝龙是因为大明新帝觉得自己没有实力动,在大明海军未成之时,逼反郑芝龙对于大明来说,弊远远大于利,因为大明还需要郑芝龙如一条看门狗一样去护卫沿海,去咬死哪些海上猖獗的海盗和屡屡袭击沿海百姓的倭寇!
但不动则已,若动则必然是雷霆万钧!
现在大明海军已成,尽管范巴斯特还对大明海军的战力没有直观的了解,甚至认定刚刚下水仅仅一年出头的舰队,以及操练不过三年多,没经过实战的水兵应该不具备很强的战斗力,但范巴斯特就是没有底气。
因为他分析的朱慈炯,根本就是一个疯子,一个机关算尽的疯子,任何事似乎都在其意料之中,尤其是在平定内乱的战争当中表现出的睿智,简直无法想象是如何在短短一年之内做到的那一切。
古老的东方有一句古话叫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范巴斯特的眼里,朱慈炯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执掌天下权柄,他会做没有把握的事?去发动没有把握的战争?
范巴斯特不知道朱慈炯哪来的信心,凭借一群刚入水几年的水兵就能在大海上搏击甚至剿灭郑芝龙称霸数十年的军队,但范巴斯特不是一般人,他对于朱慈炯的研究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训练几年的海军做不到?那么去看看当初平定大局的陆军!
那是一群不过操练了一年多的流民!一旦出征,挡者披靡,面前一切敌皆如土鸡瓦狗一般被剿灭,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如闪电一般迅速平定国内局势,换做当时谁能想的到,谁又敢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