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未雨绸缪(1 / 2)

加入书签

“退朝!”

随着一声尖嗓门,宣告了此次早朝正式结束了。

正如众人预料的一样,此次早朝就是李奇的个人表演,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番演讲的确是非常精彩。

刚出大殿们,李奇正准备去御膳房捞点什么回去打打牙祭,王仲凌忽然走了过来,小声道:“贤侄,旗杆咋做?”说着他一对小眼睛还左右瞟了瞟,生怕被人听见似的。

但是李奇可没有想那么,他先是一愣,随即惊讶道:“王叔叔,你们工部不会连旗杆都没有做过吧?”

那些过往的同僚们登时都往这边瞧来。

王仲凌老脸一红,心里把李奇埋怨了个半死,赶紧拉着李奇到一边,没好气道:“旗杆我们自然做过,但问题是我们没有做过国旗的旗杆呀。”

李奇稍稍点头,道:“这倒也是,这国旗旗杆的确和普通的旗杆的确是有些不同之处。”

“可不是么。”

李奇微一沉吟,道:“这样吧,王叔叔,你去集团公司找田木匠,他会做。”因为上次蹴鞠联盟的旗杆就是田木匠他们做的。

“那行,我现在就去找他。你去不去?”

“我还得去御膳房看看。”

“哦,那我先走了。”

“王叔叔慢走。”

别过王仲凌后,李奇就直接去到了御膳房。

御膳房内依然还是那么的忙碌,李奇都怀疑这些人是不是些机器人,好像都不用休息似的,切个没完没了的。而左伯清则是一个坐在楼上的廊道上,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事情。

那些御厨见李奇来了,正准备行礼,李奇手一抬阻止了他们,然后悄悄来到二楼,站在左伯清身后,忽然大声喊道:“左大哥。”

“啊。”

左伯清吓得倏然跳了起来,惊魂未定的转头一看,见是李奇,心里登时是哭笑不得,翻着白眼道:“李老弟,你都这么大的官了,怎地还玩这一套,可把我吓死了。”

李奇嘿嘿一笑,道:“生活就得起起伏伏,不然多没趣呀。”

左伯清一阵无语,道:“这种起伏还是免了,我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那经得起你这般吓呀。”

李奇呵呵笑了笑,问道:“对了,左大哥,你方才想什么想的这么入神呀。”

“庆功宴。”

这话音刚落,左伯清又道:“你这次来可也是为了庆功宴?”

“庆功宴?”

李奇迷茫道:“什么庆功宴?”

左伯清愣道:“不是皇上让你来的?”

汗!皇上怎么可能让我来顺鲍鱼。李奇摇摇头道:“不是。究竟是什么庆功宴?”

左伯清叹道:“如今燕云收复在即,到时童太尉他们凯旋归来,一定会举办盛大的庆功宴,普天同庆。”

凯旋归来?操!应该说是夹着尾巴逃回来的。李奇皱眉道:“如今还早的很呀,而且我也没有听皇上说起过呀。”

左伯清道:“如今这事都还没有定下来,皇上怎会明说,我这是未雨绸缪呀,我方才就是在思考新菜式。”

“未雨绸缪?”李奇没好气道:“左大哥,你是不是想的有些太远了,你自己也说了,这事情都还没有定下来,你这是绸哪门子的缪呀。”

左伯清听到这话,差点没有气晕过去,你堂堂御膳房副总管,一个月也就来那么一次,而且还不是来做菜的。刚张开嘴,又听李奇摇头道:“不对,不对,此等大事,应当是要未雨绸缪,而且我作为副总管,也应该帮忙想才是。”

左伯清猛吸一口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是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李奇又道:“这样吧,左大哥,你先弄十几斤什么鲍鱼、海参、鱼翅给我,我回家慢慢研究。”在御膳房,数量少了,李奇都不敢开口,真怕丢人啊。

左伯清登时傻了,敢情你又想借机浑水摸鱼呀?

“左大哥,左大哥。”

左伯清微微一怔,肠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他哪里还会提这事呀,这不是等于变向怂恿他以公谋私吗。忽然,他似乎想起一件事来,呵呵笑道:“十几斤鲍鱼那太少了,此等大事,至少也得几百只鲍鱼才行呀。”

“几---几百只?”李奇面露惊喜之色,哪里还会讲什么客气,道:“那真是再好也没有了,左大哥你且放心,我一定研制出符合这次庆功宴的菜式。不过,你恐怕还得借我一辆车才行,这么多我一双手可不够用呀。”

左伯清摆摆手道:“哪用什么新菜式,老菜式就行了。”

“老菜式?什么老菜式?”

左伯清忽然把头凑了过去,道:“你可还记得,你还欠皇上一道菜。”

“我欠皇上一道菜?”

李奇一愣,忽然双眼一睁,惊讶道:“难道是那道---。”

左伯清点头道:“不错,正是你那道无价的无相。”

果然如此。李奇眉头紧锁,沉吟片刻,一本正经道:“这是皇上说的?”

左伯清摇摇头道:“那倒没有。不过你还记得上几天我陪皇上去醉仙居品尝你那道二十四桥明月夜么?”

“当然记得呀。”

左伯清道:“在回来的路上,皇上曾提起过那道无相,同时也隐隐说起过庆功宴的事情,虽然皇上也没有明说,但是依我看来,如果这次谈判能够成功,皇上很有可能让你在庆功宴上面烹制那道无相。”说到无相,他脸上也隐隐透着一丝兴奋之色。

对呀。烹制无相要耗费巨资,平时吃,肯定会惹来那些言官的反对,但是收复燕云乃是天大的喜事,到那时皇上要干什么都不为过,更何况区区一道无相了。李奇皱了下眉头,道:“要真是如此,那咱们可就真的有得忙了。”

左伯清点点头道:“所以你也得未雨绸缪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