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命运(1 / 2)
从前有个名叫约翰·巴德尔的人,出生在巴哈的一处农场中,他虽然没受过多少教育,却有着聪明的头脑和过人的勇气。
他和大多数麦迪人一样,比起当一个农民在地里刨食,他更喜欢用自己的拳头来博一个好出身。
于是在他十五岁那年,他没有同他的父母那般,选择成为一名农民,而是就职成一名民兵。
在同年的一次强盗入侵中,他表现得非常英勇,还打死了其中一名强盗。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得到了全庄人的认可,因此被提拔成民兵队长。
但他还不满足,他想要出去闯荡,而让一个‘民兵’出去是不现实的,于是在他的要求下,庄园主同意他转职为士兵,参与进了‘百年战争’,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离开这座庄园。
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会发光,在战场上可不看出身,他渐渐有了些名声,好几位王子和战争领主,甚至国王都向他发出了邀请。
他想:北方的军团都是像我一样武力强大喜爱冲锋的人,而南方的军团却缺少像我这种类型的。大的军团不缺人才,小的军团才有我的用武之地。比起那些专业的战争领主,和人才众多的国王,王子相对弱小一些,并且不太懂得军事。
于是巴德尔接受了南方爱莎王国的卡拉夫王子邀请,加入了他的军队,没过多久就成为一名冲锋团长,几次胜利后,他的名声更加响亮了。
卡拉夫王子向巴德尔承诺,等这场战争结束,就分给他一斗金币,或者一个‘无甲骑士’头衔。
可命运总是捉摸不定的,他们遭遇了一场并不光彩的偷袭,更过分的是偷袭者还有着被偷袭者几倍的兵力。
他们把整个爱莎王国军分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三段,可怜的卡拉夫王子被围困在中央,到处都有敌国的士兵呼喊“王子已死”的口号。
尽管这种手段非常卑鄙,毫无美感可言,但我不能昧着我的良心诋毁爱莎王国的敌人,站在人类的角度,站在神的面前,我不得不承认,他们这样做都可以说非常漂亮,没有任何错处。
他们让这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更快的结束,减少了很多无谓的伤亡,他们只是在驱赶士兵,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
尽管巴德尔很努力了,可还是不能扭转局面,在偷袭的情况下,兵力上的差距又这么大、还失去了指挥官,这里的每一条都能让一个军团崩溃,何况是三条!
爱莎王国军理所当然的被击败了,甚至连击败他们的是谁都不知道。
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那是跨海而来的那顿公国,一个有着八个城邦的,强大的公国。
巴德尔只能接受这种结果,那时的他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整个爱莎王国军都分散了,也在此时,巴德尔完成了他的‘命运’,并获得了命运的馈赠,于是这场战争又有了新的变故。
事情是这样的,战败的巴德尔是非常沮丧的,并且失去了掩护他撤离的最后一小队士兵,这种挫败感让他熄灭了所有勇气,他觉得是他的失误,才变成如今这种情况的。
于是他选择了逃避,他背着行军袋,想要回家种地,我们要理解巴德尔,你要知道他只是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士兵,并且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挫折,做出这种选择也是情有可原的,他并没有对不起谁。
他没走多远,就碰到了一个老巫婆,她是一个非常可憎的人物,她的下嘴唇垂道胸口,她说:“晚上好,士兵,你的刀真好,你的枪真粗,你的行军袋真大,你一定打了好多场胜仗,才能装下这么多金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