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包进财(1 / 2)

加入书签

包进财此人,头大颈短,像个大倭瓜。圆脸狼眼,稀眉浓髯,挺着弥勒肚,经常满脸堆笑,做事的准则,就是和气生财。

此时他正在喝茶,突然卫士进来报告:曹继武来了。

他来干什么?莫非为少林寺之事,寻私仇来了?

官家做事,不比商家,到处都是套路和陷阱,权利的角逐,稍有不慎,就会家破人亡。包进财拿不定主意,给师爷递了个眼色。

师爷低头想了想,提了见解:“少林寺的事,已经结束了。观他曹继武面相,不是个斤斤计较之人。所有此来,定会有其他事情。”

包进财仍然疑惑:“既然如此,他应该返回湖广去找洪承畴。咱这登封城,不归他西南经略使管辖。他无缘无故,跑来这里做什么?”

师爷摇头:“最近嵩山发生了许多怪事,都不是咱们能管得了的。但表面上的礼节,大人不能没有。至于他要干什么,先探探口风。咱们能干的就干,不能干的,找理由推出去就是了。实在推不了,就给他来个拖泥带水!”

久拖不下,这是官场惯用的伎俩,包进财点了点头。

官大一级压死人,对方是五品侍卫千户,包进财带着师爷,急忙跑出去迎接。

这师爷叫耿介,就是这登封城人,崇祯年间秀才。大明灭亡,他沉沦了一段时间。然而嵩山是自己的家乡,眼看这里经常遭难,他忍不住出山了。

包进财本是个当铺商人,虽然善于打点关节,但做父母官,光靠打点是不行的。耿介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正好能弥补包进财政务的不足。

所以二人一拍即合,成了一对完美搭档。

双方客套一番,二人恭恭敬敬地将曹继武等人,引入客厅。

曹继武喝了一杯茶,开口问道:“请问包大人,经商之道,什么法最赚钱?”

包进财闻言一愣:什么意思?他一个武官,干的是杀人的活计,问我这个干嘛?

这人一定知道我的过去,他有什么目的?难道想敲诈一笔?

商人特有的多疑本性,包进财同样具备。他偷偷拿眼瞄了瞄,但曹继武面带微笑,好像并没有恶意。

曹继武见他狐疑,放下茶杯,看着包进财的眼睛:

“人情。”

包进财经商多年,何等精明!

人情最赚钱,他包进财当然知道这个。曹继武明知故问,包进财只是愣了一下,就知道他的意图了,于是脸笑成了一朵花:“千总大人,果然高明!”

“不敢当。”

曹继武客气得非常到位。

包进财这下放松了,和师爷对了一下眼神,保持一贯的微笑:“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千总大人有什么需要,尽管说。下官能办的,一定竭尽全力办到。”

“本官倒不需要什么,只是包大人的祸事……”

曹继武故意顿了一顿,同样保持微笑,盯着包进财,“不远矣!”

包进财吃了一惊:原来他不是找我帮忙的……

师爷踢了他一脚,悄悄附耳道:“这是欲擒故纵之术,可不能上这个当。”

想找人办事,

第一,人情。

第二,钱财。

第三,权利。

如果这三样都没有,那就想法设法,让对方害怕。只要对方一害怕,就会掉入自己设好的圈套里。

经师爷提醒,包进财顿时醒悟过来,仍然一脸微笑:“还请千总大人明示。”

师爷很精明,包进财也不笨。然而曹继武熟识《无暇神相》,精通唇读术。所以对方的一举一动,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曹继武欠了欠身子,点了点杯子,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三日前,本官对你说的一番话,还记得吗?”

包进财一愣,随即想起了少林寺前,曹继武的一番话。但他包进财不明白什么意思,给师爷递了个眼神。

曹继武那番话,是为了护寺,吓唬包进财,这个师爷知道。可眼前曹继武有什么目的,师爷却不知道,于是恳求道:“草民愚钝,还请千总大人,不吝赐教。”

曹继武摇摇头,盯着包进财:“看来,你只会做些小生意。”

此言一出,二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曹继武把二人耍的团团转,二金觉得有意思,也要来捣蛋。

三兄弟此行的目的,是让包进财干脏活的。然而目前三兄弟穷光蛋,除了八竿子打不着的官阶,什么也没有。包进财和耿介都不是笨蛋,二金瞎捣蛋,有可能把事情给搅黄了。

所以金日乐要开口,被曹继武踩了一脚。

曹继武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嵩山可不比其他地方,这里是历代皇上祭天的地方。如今大清定鼎,不出几年,有可能就是明年,朝廷就会下旨,祭拜嵩山。可如今你管辖下的嵩山,破败不堪,尸横遍野,到时钦差大臣一到,看到如此景象,你猜会是什么结果?”

这番话极其合乎常理,包进财顿时惊出了一声冷汗,连忙起身行礼,连连诉苦:“这不是下官的错,如今的嵩山境内,荒无人烟,百姓或死或亡。下官接任时,就是这幅烂摊子,实在是无能无力啊!”

曹继武低头,贴近包进财面门,一脸神秘:“你这些理由,合乎情理,可是皇上,会听吗?”

包进财顿时愣住了:曹继武说的是实话,作为九五之尊的皇上,他包进财可能连面都见不上。他说的这些理由,皇上即便知道,也会追究他失职之罪。

师爷很聪明,此时此刻,他完全明白了曹继武的意图,于是对包进财耳语道:“皇上要来封禅,可周围乱糟糟的,一个百姓也没有,哪个帝王能受得了?即便是钦差大臣来了,到时大人也只有死路一条!”

包进财吓得面如土色,浑身抖成了筛子。

师爷趁机附耳指引:“千总大人,既然提了此事,一定有妙策!”

包进财果然不傻,磕头如捣蒜,向曹继武求教保命之法。

“在别人看来,嵩山是一副烂摊子。但在本官看来,这里却是一块宝地。”

曹继武顿了一顿,打了一副官腔,“只要劝农课桑,招募流民,安抚百姓,重整庙宇,掩埋死尸。不出一年,嵩山虽繁华不如往昔,但足以呈现出欣欣向荣之象。”

曹继武探出肩膀,贴近包进财,加重语气:“目前全国都是一片荒凉,如果朝廷知道了嵩山之新貌,将会是什么结果,你应该能知道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