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糖糕祖的秘密(1 / 2)

加入书签

街头手艺,吃饭糊口的活计,比练武简单多了,曹继武聪明又心诚,老人自然用心教。一连七日,曹继武果真将老人的手艺,学到了手。

当官的,从来看不起下贱,曹继武却是个另类。

见曹继武的手法已经成熟,老人很高兴:“你出师了,可以走了。”

曹继武微微一笑,将手里的面团,顺着油花,轻轻甩进油锅里:“师父,您老人家尊姓大名,我还不知道。这门手艺,今后要是传下去,都不知道谁是祖师。”

“下贱糊口的玩意,没人在乎的。有没有名字,谁也不会关注。”

老人叹了口气,欠了欠身子,“老了,马上入土了,要名字又有何用?”

“不妨让徒儿猜猜您的身份?”

这徒弟还真有意思!老人点了点头。

曹继武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计,捏了一个面团,拍扁将白糖裹入其中:

“师父双手虎口,都有厚厚的老茧,应该是握刀留下的,而且是双手刀。东洋刀和苗刀,都是双手刀。但师父显然不是东洋人,也不是苗人。”

“听师父的口音,中原腔调虽浓,但带着一些浙南底蕴。我想师父,是流落此处的浙南人。浙南是戚继光的兵源地,而戚家刀则是一种改良的倭刀,正是双手使用。所以徒儿以为,师父一定是戚家军刀手。”

老人停住了手中活计,浑浊的老眼,忽然放出光芒,似乎回到了曾经辉煌的时刻。

过了半晌,锅中突然一声清脆,蹦出一朵油花,眼前的一切,一副贩夫走卒的摊位,老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你果然是个聪明人。”

曹继武猜中了老人的身份,于是问道:“师父为什么会流落此地?”

老人呆了半天,忽然叹道:“戚家军的事,还是不知道为好。”

听到戚家军三个字,曹继武念头一闪,忽然想到了法眼大师,顿时一惊:“难道师父也是因为薊镇兵变……”

老人饱经风霜的面容,爬满了痛苦的皱纹。一双干枯的两手,带着曾经辉煌的老茧。两只看惯世风的老眼,满是不堪回首的浑浊。

良久,老人又叹了一声:“你是听谁说的?”

“嵩山法王寺,法眼大师。”

老人呆了半天,叹道:“那个老东西还没死,他一定给你透露了不少忌讳。”

曹继武点头。

往事不堪回首,老人不愿意提起。但他不愿意,并不代表别人不愿意。法王寺法眼大师,那是老人的战友。

戚家军骁勇善战,抗倭抗蒙,戚家军将士次次拔得头功,但往往被冒领。朝廷答应给戚家军的军饷,久拖不决。

为了军饷的事,朝廷楚党、浙党、齐党、东林党,党争不断,戚家军主力,在薊镇被军户边军欺骗残杀。

从此之后的戚家军事迹,几乎没人知道。

老人和曹继武,皆久久不能释怀。

戚家军原本是戚继光自筹军饷的私兵,然而功高震主,朝廷担心害怕。

后来戚继光妥协,但戚家军军饷较高,那是朝廷事先答应的。况且戚家军每战必冲锋在前,皆立头功,那份军饷,是弟兄们的鲜血和本事换来的。

老人长叹一声:“北军涣散不堪,每战必捞戚家军的便宜。战无不胜的戚家军,被自己人欺骗残杀,朝廷竟然没有只言片语,我想也只有大明朝,有这种丧尽天良的事了!”

……

往事已去,回顾起来,徒增无可奈何。

薊镇兵变,牵涉到大明的颜面问题,被人为极力掩盖,按照文化传统,也是情理之中。承受痛苦的,永远是那些无辜的受害者。蒙在鼓里的,也永远是弱势的最广大群体。

曹继武有一种冲动,他想对老人有些补偿。可是转念一想,他觉得这个想法,有些不切实际。

戚家军将士早已作古,老人也行将就木。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慢慢流逝。作为后来者,只会关注曾经的辉煌。而对于真相,感情上接受不了,自然竭力回避。

但此次事件遗留的痛苦,当事人是无法逃避的。随着不久之后,老人和法眼的过逝,这种痛苦,也不再存在。

但曹继武还是觉得不公平,觉得可怜,觉得残酷。他想穿越那个年代,制止那场兵变,然而这像是一场黄粱美梦。

如同当今现实的世界一样,要想做事,必须有实力。即便穿越到那个年代,曹继武必须有实力,对抗朝廷的党争,增加朝廷的收入,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既然往事无可奈何,那就把握现在,才是最好的行为方式。曹继武重新开始捏面团,他在等老人的情绪恢复。

“师父将手艺传于我,我不知如何报答您老人家。”

“你已经报答了。”

什么意思?我一直在跟你学艺,又何时报答了?曹继武疑惑不解。

老人将面团扔进了油锅里,重新揪出一个面团:

“法眼这老不死的,一定是看到了报仇的希望,才透露了大明的忌讳。张存仁虽然年老,但血气依旧旺盛,再多活个二十多年,不是什么难事。如今他爬不起来,一定是有人做了手脚。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