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2 / 2)

加入书签

叶兰蕙抽泣,“我爹虽然说这事并没定,让我不要乱说,可他也道沈攀很好,是我年纪小,不懂事。”

“那令尊还有提到旁的人选吗?”

叶兰蕙摇了摇头,想说没有,又抬头看了他一眼,“你、你算吗?”

话音未落,脸上腾的一热,转眼见着魏铭怔忪,晓得这话万万不该说出口,连忙补救道:“魏生不要误会,你帮我这许多,我是绝对不会扯你下水的!我们家的水已经够浑了,怎么还能攀扯你……”

魏铭先是意外,后又见叶兰蕙着急辩解,晓得这小姑娘并不是真的要用自己去抵沈攀。不然,她不想嫁给沈攀,非说要嫁给他,想来叶家也会有些动摇。

魏铭道没什么,还是把话拉了回去,“令尊和令慈不肯动摇,为何令兄也……置身事外?”

魏铭不想用“置身事外”这个词,可叶兰萧的表现,明显是不愿意插手妹妹的事。

前世,叶兰萧因为叶兰蕙的事,可是同沈攀彻底翻脸;今生,叶兰蕙上门求助他竟然无动于衷。

魏铭不由地问出了口,“令兄可曾有轻生的念头?”

话音一落,叶兰蕙倒抽一口冷气。

“魏生,你怎么知道?!”

叶兰蕙道,“我阿兄在阿嫂死后七七未过,就曾两次轻生,若不是我爹娘苦苦拦他求他,我不知道他还在不在。我阿兄自从阿嫂死后,性情大变,他从前最疼我,还说日后进京做官带我同去,我不晓得他怎么会如此!”

看来叶兰萧的沉寂,很不简单,其妻项氏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魏铭同叶兰蕙道:“我想,若是你阿兄愿意说话,定然在令尊令慈耳中有极大的分量。”

反之,叶兰萧不肯管事,就算挤掉一个沈攀,还可能再来一个王攀、李攀!

叶家这块肉太肥,树大招风。

以叶兰蕙的状况,依靠自己不可能,父母也终会老去,只有她兄长立得住,旁人要欺负她,也会忌惮三分。

叶兰蕙只能借力叶兰萧。

他直接同叶兰蕙道:“令兄之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可晓得?”

他想弄明白叶兰萧的事情,不只是为了叶兰蕙,更是因为矿监税使的事,他现在难以打探到消息,不知道南直隶的官员怎么对付太监常斌,他插手不上这件事,这一世的朝堂走向还是难有什么大变。

魏铭示意叶兰蕙慢慢说,叶兰蕙坐在竹凳上,回忆起来。

“其实我阿兄和阿嫂的事,我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

叶兰萧第一眼看到项氏,便中意了这个姑娘。

项氏老家湖广,其父项广是南京户部员外郎,这个官职虽不如北京,可掌管着南直隶一干钱产事宜,是个肥差。项广能得这么好一个差事,并不是他有本事,或者有家底,完全是因为撞了大运。

项广中进士之后,先分到了贵州做县令,后来调任直隶也是县令,他为官中规中矩,普普通通,但到了三年一任结束的时候,内党和清党因为空出来的几个差事大打出手,其中就包括南京户部员外郎。

内党的意思很明显,想把手伸到南直隶来,而清党的意思更明显,偏不让他们伸这个手!

清党其实不是一个特定的党派,他们是那些见不得内党插手朝政的官员,多以京城的言官为主。清党并非是具有很强凝聚力的党派,这些人多清高,所以被称为清党。清党存在不止一二十年,但也没什么首领人物。

风起而聚,风去而散。

如此一来,对抗内党的力量也不过平平。

所以在这几个肥差的安排当中,清党虽然阻挡了内党安插自己的人手,但也不能把自己看好的人推过来,双方对峙,内党只好把正在等待差事的项广推上了位。

明面上,项广既不是清党也不是内党,属于中立,可内党却看好项广非是那等有主张、难摆布的人,准备将项广推上位后,再将其笼进袖中。

项广就这么来了南直隶,他自己心里多多少少也有些明白。不过他来了之后,发现内党的人想要接触他并不是这么容易,正值宫里几位大太监内斗,一时没人管他。

他在南京做了一年多的官,女儿也到了嫁人的年纪,自家夫人为女儿选婿,不想有人遣了人上门说和,是叶家!

叶家在南直隶什么样的影响,项广自然知道,而要求娶他家姑娘的不是旁人,正是也叶家大少爷!叶家就这一位大少爷,年少成名,是叶家没有争议的接班人,既能接手竹院,也能科举入仕,前途一片光明。

要说项广不心动,那是不可能。可叶家和内党不对付,他更是明明白白。

项广十分犹豫,一方面对叶家在南直隶的影响力动心,另一边,他深知内党一时没来找他,不代表真的就放他自流。

项广犹豫来犹豫去,又逢外家也想与自家亲上加亲,项广和叶家的亲事拖延了许久,最后,是他的上司,当时的南京户部侍郎提点了他一番,他才终于下了决定。

只是项广这边把女儿嫁过来,心里仍旧十分害怕,就算内党没有找他晦气,他有什么事都尽力为内党办。

项广想着两脚各踩一边,都不得罪,却忘了两船反向行驶,他早晚落进深渊!

第260章 弃我去者

四平八稳的日子很快到头了。

叶兰萧以二甲十名的高名登科,而后顺利过了庶吉士的选拔,留在了京里。

叶兰萧是什么人,是扬州竹院的继承人,他在京里简直没有任何意外,就和清党的人交结在了一起。

叶家两代进士因为内党被罢官还家,叶兰萧的祖父、叔祖父和父亲叶勇曲在那之后都未能出仕,和内党之间的仇怨,不是一点两点。他在清党这些人中,得到了最大的欢迎。

或许是叶兰萧来到京城,对京中清党的鼓舞,又或者根本就是叶兰萧主动,向内党发起进攻,清党这一次一改往日里的松散,在祭坛的一件礼制小事上和内党起了冲突,几位大太监都被连累,受到今上的责罚。

这事算不得大,却是清党难得的胜利,内党难得的挫败!

</div>

</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