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加入书签

他指着桌上一碗添了春葱、薇叶、苦荼,熬的稀烂的糊状物,一脸献宝对苏缨道:“小妹子,过来喝粥。”

苏缨才喝了一口,就感到一股复杂而沉郁的味道充斥着整个脑袋,便是她一天一夜没吃饭,对着这碗粥,依然有些犹豫。

拿着勺子的手紧了紧。

“这……这是什么粥?”

“这叫仙人粥,都是浮游山上的山珍熬成的,有延年益寿,返老还童之功效。”他指着自己:“你看我,看着年轻俊朗,实则我快八十了,山下人都叫我老神仙。”

苏缨埋下头。

沉默的喝着粥。

用态度表明她是一个字都不会信他的话了。

李揽洲递给她一把剑:“这是你的剑?燕无恤一起带回来的,好像是再那八八十个尸首中间找到的。”

“他叫燕无恤?百八十个尸首?”苏缨震惊了。

李揽洲忙不迭点头:“你不知道?你竟还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悄悄的靠近苏缨耳边说:“燕无恤,行年二六,武功精绝,青阳子传人,从不锄强扶弱,从来都在茶馆嗑瓜子看戏,从前还算是个不务正业的吃瓜大侠,如今,他、入魔了。”

苏缨沉默了一会儿,一本正经道:“你骗我。这些我看得多了,入魔哪有这么容易的?”

李揽洲微微一怔:“看得多了?你竟还是个老江湖?”顿了一顿,又道:“这话你就说错了,所谓一念成佛,一念入魔,不信待会儿你自己看,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斥着入魔的气息。”

“……”

苏缨嫌他神叨叨太过,放弃了与他的交谈。

吃过饭后休息了片刻,恢复些精神,走出院子,看到了呆愣愣坐在草地上的颜知昌。她想向颜知昌打听她昨日吓晕过去后,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却发现颜知昌一看到她就打了个冷战,在她发问之前,便答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

颜知昌一边说,一边起身后退,仿佛她是一个食人的修罗一样。

“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急匆匆扔下一句,颜知昌摸爬滚打着走了,留苏缨独自站在草地上,望着这里唯一还算正常的追风,满腹疑惑,不知当从何抒起。

燕无恤是在日落时分归来的。

苏缨坐在平时李揽洲坐在那里望他的大石上往下看。

浮游山下山石草木丰美葳蕤,皆披上了一层薄薄的暮色,山下开始有一条小径,蜿蜒盘旋,曲折而上。燕无恤的身影先是极小的一个黑灰色的点,他走得不快也不慢,直上山岭如闲庭信步一般,一时隐入茂林之中,一时又出现在白石之上。

她一手撑着脸,双眸一动也不动的,紧紧跟着那一小点。

直到它越来越大,可以看清楚他手中提了一壶酒。

再近了一些,便能看见经夕阳勾勒的,轮廓幽深,沉稳俊逸的面容,一角锋芒突出的下颌,半影在斗笠和微微晦暗的暮色中。

苏缨歪着脑袋,只觉自出家门以来,此时此景,方满足了她看见江湖的一角想象。

山海之间,悠悠而来,竹篱、木扉、小径、夜归人。

她眼里逐渐盛满笑意。

燕无恤抬头时,便看到了她的笑容,与暮色混在一处,如一泓温暖的泉水,柔柔的冲过心田。

那里往往是李揽洲在等候他,天地之大,也几乎只有李揽洲会在每年雪落时,在这里等他。

而此时苏缨像是一抹强烈而鲜亮的颜色,将那块冬日里时常覆雪,嶙峋而突兀的怪石,竟也覆盖得光华蕴藉。

燕无恤也不禁,微微笑了起来。

他一笑,脚步就止住了。

苏缨等得有些着急,她站起身来,脚步蹒跚的扶着斜斜的老松,对他说了一句甚么。

山间风声呼啸,她底气不足,燕无恤没有听清。

于是见她神情有些着急,又说了一遍,还是消散在风里。

燕无恤下意识朝前走了几步,旋即脚步一顿,一足点在石头上,施展轻身功夫,三五下掠过剩下的一段山路,朝她站定的大石跃来。

站定在她身前:“你方才说什么?

苏缨:“……说你走慢点,前面路险。”

燕无恤:“……”

他沉默了片刻,从怀里掏出一个苇叶和麻绳裹得四四方方的小包,被他贴身而放,像是甚么贵重东西,递到苏缨手里时,犹存热度。

“这是什么?”

燕无恤就地坐在石头上,将脸偏转到一边,吐出两个没有感情的字:“饴糖。”

“哦。”

苏缨拿在手中,却不打开,回答也似他一般,没有什么波澜。

燕无恤不看她,拍开酒壶的泥封,畅饮一大口。

二人无话并坐。

山间云起忽起,酒意散漫,风缠松隐,黄昏微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