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 / 2)

加入书签

万亨觉得这是一道送命题,他很快反应过来解释:“我当然也想知道,但问题我是考霸系统,既不是金手指系统,也不是预言系统,请阿福保持一颗平常心。”

赵九福对此的反应是呵呵一笑,取出一瓶白玉童干了。不知道是不是白玉童的存在让万亨觉得十分没底气,过了没多久,他就主动自发的提醒道:“恭喜阿福,贺喜阿福,县试第二场勇夺第一名,获取积分奖励3000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共创辉煌。”

不用万亨鼓励,赵九福自己就兴奋的跳了起来,惊喜的叫道:“居然真的有三千积分,县试的一场初覆就有三千积分,这要是院试乡试的话,岂不是每次都能有成千上万的积分。”

赵九福觉得自己这是一夜暴富了,回头再看看以前可怜巴巴的每天三五个积分的积攒,简直是天与地的差别,早知道的话他应该早点下场啊。

赵九福兴奋不已,赵家人也是如此,这可是第一名,虽然只是县试第二场的第一名,但考试的可是整个戴河镇的读书人,要知道许多人年纪比赵九福大,读书年份也比他多,家里头也比他有钱有势,但都不如他们家阿福。

带着这样的兴奋,县试的第三场也开始了,赵九福再一次坐在考棚里头的时候看着那简陋的考棚压根不嫌弃,这不是考棚,这既是黄金屋啊!

怪道人家都说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呢,光这积分购买多少米面吃了。自问见过一些世面的赵九福也兴奋起来,第三场考试他也得努力争一争名次。

县试的考试一次比一次难,第三场就是再覆,到这一关不只是要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还得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对于赵九福而言默写自然不是问题,他直接先默写完毕放好了考卷,然后才慢慢分析起前面的考题来。四书那一篇并不超纲,可见这位县官大人确实是喜欢中规中矩的出题,律赋的内容也还可以,倒是五言八韵诗有些费脑筋。

赵九福喜欢顺着简单往难的题做,这是他上辈子就带过来的习惯,毕竟简单的有把握,答题了就能得分,即使如今考试制度变了,他这个习惯也很难修改。

先回答简单的题目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做得快,后面剩下的时间也多,这样一来即使遇到难的题目也不会影响到答题的心情,就算是写坏了也只是那道题而已。

等他再一次从考场出去的时候,考棚外头已经不是那么拥挤了,原本的两百人如今只剩下八十人不到,这一轮还得刷掉一部分,等到最后只有五十人能够通过县试。

这一次陪着老赵头过来的又是赵老四,看见赵九福出来就一把把他抱到了车上,赵九福红着脸喊道:“四哥,我可以自己走。”

赵老四却说了:“你这都考了一整天了,听说在考棚里头动也不能动走也不能走,这会儿肯定是满身不舒坦,你可别不当一回事,前头有几个年纪大的出来就倒下了。”

赵九福估计他家四哥口中那几人,大约就是考场里头年纪最大的那两人,老赵头也在旁边说道:“可不是吗,那可真是吓人了,要我说考不中就别考了,安安分分也能穿衣吃饭。”

赵九福感受着亲人们的担忧,脸上也露出一丝放松的神色来,要是他自己一直考一直考不中的话,估计是不会挣扎到半老的年纪。

这一次赵九福他们回到村子里,村人们比第一次那时候热情多了,大约是没想到赵九福能够连过两场,第二场还是第一名,陈家村的人一改当初的不看好。

“阿福回来啦,这次考得怎么样,你上次是第一名呢,这次能考中第几名?”

这样问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老赵头嫌弃他们给儿子压力了,开口帮忙全部拦在了屋外头,要唠嗑跟他老头子唠嗑,别去烦他家阿福。

赵九福与赵老四相似一笑,后者一把将他抱进屋子,惹得赵九福一声惊叫,随后就瞧见自家娘子和老娘不赞同的眼神。

赵老四没等她们发难,一拍屁股走到屋后头挑水去了,老陈氏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这老四,该当爹的年纪了还跟个孩子似的。”

这话一出口,温柔的脸色微微一僵,下意识的朝着婆婆看去。

老陈氏却已经走到赵九福身边嘘寒问暖了,温柔微微松了口气,伸手抚着自己的小腹位置也有几分忧伤,却很快的隐藏了下来再也没有出现。

“叮咚,恭喜阿福,贺喜阿福,县试第三场勇夺第一名,获取积分奖励3000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共创辉煌。”万亨再一次神出鬼没的提醒道。

虽然不是第一次被奖励了,但赵九福依旧高兴万分,三场考试下来他就攒够了7000积分,若是下一场考得好的话说不定能过万。

一想到那一万积分能买到的宝贝赵九福就兴奋的不得了,他用尽了自己的克制力才没去翻万分积分的商品清单,只是高兴的神色怎么都挡不住。

这会儿他还有心情打趣系统:“我说万亨,你这恭喜的台词都不换一下吗?”

万亨立刻回答道:“我加了叮咚的音效。”

赵九福算是明白了这家伙的尿性,他怕自己太激动以至于影响到了明天的考试,索性再一次站在书桌前开始一边背书一边默写来平静心情。

另一头,老赵头和老陈氏偷偷摸摸的看了看儿子书房,等走的远了一些之后老陈氏就笑了:“咱家阿福从小就不是普通人,第三场得了第一名,听说肯定就能过县试了,他瞧着一点儿也不激动,一看就是做大事儿的人。”

老赵头不仅不觉得自家婆娘说的夸张了,还添油加醋的说道:“可不是,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就看着不一般,小时候虽然身体不好,但也不哭不闹的听话,比前头四个都要乖,长大了更是不得了,还没我膝盖高呢,就知道追着人考一考了。”

夫妻俩一拍即合,纷纷觉得自家小儿子是天纵之才,生来就是要读书当大官的,老陈氏更是语重心长的说道:“幸亏当初咱们咬紧牙关送了他去读书,不然这么好的天分都得浪费了,哎,我家阿福就是文曲星下凡呦。”

远在房中的赵九福不知道父母厚重如山的期望,他自然不会觉得自己是什么天纵之才,要说天分的话,他其实也没比其他的孩子高出多少,现在读得好一来是县试比较基础,二来也是上辈子的经验和看的书都在走过的路里头呢!

第37章 县试(六)

县试在每个县城都有考场,基本上都是考四场或者五场,这个是可以由县官来决定的,他们戴河镇的县太爷的决定就是四场,倒是免了考生们再折腾一次。

第四场考试的内容与前几场都有些不同,背诵默写在这一场不再重要,主要集中在经文、诗赋、姘文这几大块,遇到什么题目就得看县官的心思了。

赵九福先翻开考题看了起来,题目一目了然十分简单,《骥不胜其力》,简简单单的五个字,但他们要写出来的内容可不止五个字。

骥不胜其力出自《论语》宪问第十四,原文应该是“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应该就是,“孔子说:‘称千里马叫骥,并不是赞美它的力气,而是赞美它的品德。’”

往后衍生一下,论语集注中尹氏曾经说过:“骥虽有力,其称在德。人有才而无德,则亦奚足尚哉?”这话就直接将千里马抛开,围绕着人的品德来说话了。

赵九福估摸着县官的性格,对人的品德肯定也是十分看重的,他略一思索就决定从骥,善马名,一日能行千里。然所以称骥,非以其力能行远,乃以其德行调良,与人意相和谐。人之才德兼有,其所以称必在德。然亦有无才之德,不能行远,终是驽马,性虽调良,不获骥称,入手,颂扬一下人之品德的重要性。

刚刚开始起草呢,赵九福忽然发现有人走到了自己的考棚前,县试考场十分简陋,考棚自然也是没有遮挡的,但凡有人从门前走过都能看见。

但是这一次过来的人不是巡视的衙役,而是县官带着两人慢悠悠的踱步,也不知道是不是赵九福的年纪在考场里头十分显眼,他走到赵九福这边就停了下来。

赵九福拿着毛笔的手微微一顿,这种时候他自然是不用起来行礼的,想了想全当是没注意有人就在面前继续开始破题。

当年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站在身边的经历也不是没有,赵九福这么一想反倒是淡定了,毕竟就算是县试考不中,他已经拿到七千积分也已经赚大发了。

那县官原本也是心血来潮才打算走一走看一看,毕竟这已经是最后一场了,再不看的话就得再等明年,要知道这是他在戴河镇的第三年,明年还不知道在不在这边了。

只是他一走下来就发现不对劲,自己走到哪儿,哪边的考生就哆哆嗦嗦的,似乎老鼠看见了猫似的,这还只是县试呢,一点儿也不够大气。

这位县太爷自己也不过是举人出生,但好歹是经过了县试府试院试和乡试的,对这些看见自己就哆嗦的考生一点儿也看不上,心里头觉得他们太过胆小,以后恐怕也成不了大器。

一直等他走到赵九福面前,看着赵九福镇定如常的样子才停下了脚步,一边是觉得惊讶,一边是觉得惊喜,毕竟这孩子看着年纪不大,估摸也即是八九岁的样子,却比隔壁那三十出头的还要出息,能做到镇定如常就不容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