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祈福(1 / 2)
“大人真的要去莲花山吗?”何小米依然有些担心,“今日的塔尔寺……很可能不会太平,要不让属下去一趟吧?”
“正因为塔尔寺可能不太平,我才一定要去,”李自成刚刚去操训场跑了几圈,正洗着热水脸,他一边擦脸一边道:“如果我都不敢去,你让丹增嘉措怎么有信心?”
“大人……”何小米见李自成心意已决,知道再劝说也是无用,便道:“那要多带些士兵,万一有什么幺蛾子,也好保护大人。”
“不仅是保护我,更要保护丹增嘉措,”李自成已经擦好脸,将棉巾一丢,“我已经安排好了,云水的二百骑兵,都随我出发,此外,驻扎南川县的李绩部,也会行动起来。”
何小米默默点头,他默默祷告,藏民们可千万不要捣乱。
…………………………………………………………
西宁位于青藏高原的南缘,又是农耕与游牧的分水岭,自从大汉在此建立军城之后,一直是汉人与青藏高原上游牧民族争夺的焦点,由于远离汉人的核心农耕区,在对这块土地的争夺中,汉人一直处于劣势。
大唐在强盛的时候,曾经以西宁以西的日月山,作为与青藏高原上立国的吐蕃为界,但这种状况没有延续多久。
随着大唐的衰落,整个西宁地区,全部落入吐蕃之手。
蒙古人在北方崛起之后,西宁地区第一次出现了和平——无论是青藏高原,还是汉民族的核心农耕去,都成了蒙古人的势力范围,汉民族丧失了西宁,高原上的藏人,更是永远丧失了立国的机会。
大明立国之初,洪武帝继承了蒙元在西宁的统治,并正式设立西宁卫,治所就是西宁城,这时的藏人生活区,被朝廷划分为乌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接受大明管辖,由当地的怕木竹地方政权和三**王代为管理。
但藏人从来没有停止对西宁地区的渗透,他们渗透的手段,由原来的军事,转变为宗教,以弘扬佛教为名,不断在西宁地区建立庙宇,并鼓励藏人东迁。
据李自成不完全统计,在整个西宁卫,至少有二十座藏人建立的佛家寺庙,这其中占地最大、地位最高、影响力也是最大的,就是莲花山的塔尔寺。
李自成掌管西宁之后,曾经考虑过遏制藏人向西宁扩张。
遏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首先是武力,用军事的手段打击藏人,要么消灭他们,要么让他们西迁,返回乌斯藏和朵甘。
但李自成很快就否定了这种策略。
西宁藏人的背后,是乌斯藏和朵甘,无论是乌斯藏地方的怕木竹政权,还是宗教势力,都鼓励藏人外迁,一旦遭到遏制,必然是刀兵相见。
李自成要面对的,不仅是藏人,在“蒙藏合流”后,还有瓦剌蒙古的和硕特部。
严格说来,瓦剌人并不是蒙古人,当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的时候,他们还是生活在北地的森林中,被后人称为“林中百姓”,但他们是最早被蒙古人归化的边缘部落,基本上已经蒙古化了。
但蒙元帝国在捕鱼尔海被大明的蓝玉将军灭了之后,残余的蒙古人急剧衰落,瓦剌人趁机脱离蒙古,占据了金山(阿尔泰山)东西,并逐渐养成势力,在草原上与蒙古人分庭抗礼。
他们常常以蒙古人自居,但黄金家族的蒙古人,不愿于他们为伍,自称“鞑靼”,以与“瓦剌”区别开来。
瓦剌人无法取得草原上的正统地位,即使势力已经大大扩张,却始终无法统一蒙古草原。
缺乏核心传承的瓦剌人,终于发生分裂,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准噶尔部”,依然盘踞在天山以北、金山东西的瓦剌核心区域,并对其余各部发动战争。
由于实力不济,杜尔伯特被迫北上额尔齐斯河,和硕特部南下青藏高原,并逐渐完成与藏人的合流,而土尔扈特部,更是在首领和鄂儿勒克的率领下,带着部分杜尔伯特人、和硕特人,西迁至额济勒河(伏尔加河)。
如果采取武力手段,李自成面对的不仅是数十万的藏人,还有和硕特人,以及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瓦剌蒙古准噶尔部,甚至是鞑靼蒙古。
表面上维持与大明朝廷的关系时,他不愿大动干戈,采用军事的手段,显然行不通。
李自成便转而采取温和的形式,让渗透至西宁的藏人,融入到汉人当中,就像雨滴汇入河流、河流最终汇入大海那样。
这样也可能激起藏人的反感和反抗,甚至乌斯藏地方政权也可能有所警觉,不过,乌斯藏地方政权正在发生更迭的关键时期,藏巴汗政权代替怕木竹政权后,由于历任藏巴汗都信奉噶举派(白教),因而对急剧崛起的格鲁派(黄教)十分仇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