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2)

加入书签

“相同的题型记在一起,剔除重复简单的,整理出来看有多少。”

贾数又看向林如海:“夫君若是有空,也可以看看这些试卷,然后自己试着出几套试卷,到时候直接刊印成册,当做这些书的赠品,只要买一整套的书籍,便送给他们”

林如海一开始还挺高兴,但紧接着却迟疑起来:“为夫也不过才考中进士两年,给其他学子出题,还不够资历。”

贾数牵住他的手往书房门口走,一边走一边说:“这有什么,又不是让你给春闱和殿试出题,你就只当个乐呵,自己开心,买到书的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反正都是赠品,试题的质量好,那是买到书的人幸运,能顺便检测一下自己与进士的距离有多大;试题质量不好,就当检测一下自己的知识点有无缺漏了。

当然,若是试卷受到其他学子的欢迎,也能给林如海攒攒资历,日后也许能参与科举出题。

林如海被贾数说服了,然后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每日散值归来便钻进书房查阅试卷,连启圣帝让他编书的差事,都不如往常上心了。

当然,就算再重视试卷,林如海也没忘了贾数,每日用过晚膳,便会陪着贾数在花园里转转,然后回来洗漱,等贾数睡着了,才会再次进入书房。

林如海对自己的出的试题这般慎重,等成品出来的时候,质量自然十分不错。

时间匆匆,很快就到了第二个月。

按照贾数的安排,由刘正清大儒编写的,里面基本全是他曾经教授过的得意门生的作品集,出版了。

如之前那般,三家林家书肆的掌柜都不用贾数吩咐,便又找到了之前雇佣来吆喝宣传的小乞儿们走街串巷地宣传新书。

不同于林如海之前那几本书名质朴的作品,刘正清大儒给自己的书都起了一个特别文雅的名字。

所以这些小乞儿们走街串巷时的喊的,也都变成了林如海特意写的诗句。

简单易懂,朗朗上口。

就算不懂诗词的人,也能听出其中意思。

那些自命清高的文人,显然更愿意吃这份安利。

而且这本书还提到了林如海、提到了刘正清大儒、提到了朝廷二品大员……

就算只是买回家看看也好啊!

京城的读书人蜂拥而至,原本过了一月稍显冷清的林家书肆门前再次排起了长蛇一般的队伍。

好在这次印刷坊库存充足,没有再发生书不够的问题。

刘大儒都觉得好的文章和诗词,其他人难道还能挑出刺?

比林如海写的那些书更好的口碑有了,不说读书人,就是那些读过书的世家千金和夫人们,也都差人买了几本诗词。

如贾数之前预料那般,这几本书的销量,比林如海的书摆上林家书肆的那两天卖得更好。

还不等这几本书热度冷却,林家书肆再次推出新书——

教蒙童如何学习的教辅书,一套五本,了解一下?

隔几天,指导童生学习的教辅书,一套十本,了解一下?

再等……

京城的读书人因为这一波又一波书籍轰炸,都对“教辅书”三个字接受良好。

但没人愿意等了,京城内聚集的那些读书人一个个全打上门了,非让林家书肆将与教导秀才和举人如何学习纠错的教辅书全都摆出来!

就林家书肆这非得要一步步将书推出来的做法,惹得那些已是秀才的读书人抓心挠肺——

真要这样慢慢来,他们还得等好久才能等到自己想要的书!

明知道林家书肆有那些书,却只能干等着买不到,谁愿意?

然而……

“回各位老爷,后续的书确实有,但主家暂时不让卖啊。”胡掌柜苦恼地看着门前聚集的一大堆读书人,叹气,“想来各位也都发现了,这些书都是刘正清刘大儒为了各位学子前途编写的书籍,不光是童生秀才,各位举人进士老爷想要的书,刘大儒也都有编写。”

“那还不赶紧拿出来卖?若是耽搁了我们的时间,你们承受得起吗?”

胡掌柜一脸苦逼:“各位是否忘记,再过几个月,秋闱就要开始了?”

能上门催书的,那必然大多都是已经拿到了举人功名的读书人,他们大部分关注都已经变成春闱,谁还去管秋闱啊?

但在场的也不是没有即将参加秋闱的举子。

“正是因为这样,店家不是应当赶紧将后续的书籍全部拿出来卖?我们就等着看过这些书,好在接下来的秋闱中夺得一个好名次呢。”

胡掌柜赶紧解释:“可是林家书肆人手有限,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将这些书同步铺放到其他地方。主家觉得只有京城一地有教辅书,对其他地方的学子不公平,便打算等其他地方的林家书肆拿到了书,再定个时间一起卖。”

这话一出,虽然其他学子不愿,但也觉得没什么可指责的,只能闭口不言。

只是大家又不甘心,便只是站在林家书肆门口不愿离开。

但脑子不清醒的人总有那么一两个,脑子不清醒还自私的人更是从来不缺。

众人才安静片刻,便有人没忍住对胡掌柜发了脾气:“你们怎么能只顾其他地方的学子,而不考虑一下京城的我们?林家书肆的主家不也是京城人,他不想着为京城的同乡谋福祉,却考虑其他地方的人?”

这个读书人的话自然引来了其他人鄙夷的目光,但毕竟涉及到了自身利益,其他人尽管心中鄙夷,却也没有在这种时候开口指责。

胡掌柜愣了一下,看着开口的那位读书人,也不知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开口说道:“这位相公可能不知,我的主家姓林,祖籍姑苏,并非京城人士。”

那位秀才:“……”

眼见着林家书肆是不可能如他们的意将剩下的书拿出来卖了,其他人只得四散离开。

林家书肆的生意火爆,自然引来了其他书肆主人及掌柜的关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