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2)

加入书签

“青阳观?”贾数挑眉。

青阳观算是大夏赫赫有名的道观之一,不过这间道观,并非属于皇家。

林如海叹气:“圣上与青羊道观的明清道人相谈甚欢,不过见了寥寥两三次,便对他深信不疑,认为明清道人是真正的得道高人,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仙人手段。”

该怎么说呢?

贾数听到这话的时候,第一反应自然是觉得这个明清道人是骗子。但想到红楼梦的背景设定,她又有些迟疑,万一,这个明清道人真的是与红楼梦中的马道婆一般,是真的有一些非常人的手段,这大夏日后的走向,会不会变成仙侠剧?

而且无论这个明清道人是否有真本事,如今对他深信不疑的启圣帝恐怕都免不了将这位明清道人奉为上宾。

甚至给他个“国师”一类的名头,也不是不可能。

若如此,也难怪林如海如此忧虑。

贾数想了想,没有将话说死:“我并没有接触过所谓的得道高人,自然无从分辨他们是否有真本事。但这世上多得是常人理解不了的存在,这明清道人会不会是其中之一,谁也不知道。”

林如海张张嘴,神情有些错愕。

他以为,以贾数的性格,她一定会说那些都是哄骗人的手段,却没想到她给了自己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贾数无奈:“如海,皇上如今沉迷寻仙问药,已不是我们这些人管得了的,你整日忧心忡忡,将自己弄得苦哈哈的,皇上也根本不在意,何必?还不如专心修书,也许等你将书修完,启圣帝突然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呢?”

哪怕知道贾数只是在糊弄自己,林如海也只能听她的话放弃。

——

启圣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虽然还能处理公务,但林如海却渐渐发现,启圣帝放在公务上的精力开始减少,其中固然有他已经将部分精力放在了寻仙问药上,但更多的,却还是因为他已经日渐苍老。

这两年朝中并不太平,几位皇子的争斗如火如荼,早朝已经成了各方人脉唇枪舌剑,互相坑害的地方,乌烟瘴气,让人看着就觉得生气。

太子似乎掺和在了里面,又似乎游离在所有皇子之外。

但其他皇子并不打算放过太子,而太子放任其他皇子,自然不可能每次都避过其他兄弟的手段,难免会中招一两次。

林如海能发现,太子与启圣帝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僵硬了。

不过意外的是,太子似乎也并不太在意,仍旧心无芥蒂地孝顺启圣帝,看得朝中文武百官心底忍不住嘀咕,这太子似乎是真的将启圣帝当做了父亲,而不是皇帝。

连文武百官都这样认为,启圣帝难道会察觉不到?

但启圣帝的疑心病愈发重了,就算“相信”了太子,偶尔也会展现出与太子尚且年幼之时一般的在意,但更多时候,他更像是个喜怒无常的上位者,将所有人当做棋子,手起手落,便让朝堂之上呈现出对立之势。

就算是对太子,启圣帝也吝于展示他属于父亲的柔软感情。

各方平衡,没有半点侥幸。

但相比于太子的紧张关系,大皇子这个已经将针对太子当做了日常在刷,偶尔还会深处爪子去撩拨一下其他皇子的存在,却更加碍眼。

一起争斗几十年,太子却相似突然心灰意懒,对针对大皇子没了兴趣。

但大皇子可不会觉得高兴,他针对太子的动作反倒更加频繁,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太子手中的势力就会因大皇子的缘故削减一二。

然而,一旦等到太子大幅度的落后大皇子,不需要太子出手,启圣帝便能亲手砍去大皇子的一直臂膀,他甚至比太子做得更狠,更干脆,更让大皇子一方人马挽救不能。

几次之后,大皇子蓦然醒悟,却发现自己的势力似乎连六皇子都比不上了。

而在这个时候,原本一直支持他的八皇子突然自立门户,同时不忘在他身上狠狠踩上一脚——

大皇子不顾兄弟情义,不顾君臣之别,设计陷害太子。

证据确凿。

夺嫡之争,怎么可能没有一点陷害手段?别说大皇子陷害太子,其他皇子又有哪个没有陷害过太子?

然而这不重要,因为大皇子就算知道,他手中也没有证据。

谁都知道启圣帝疼爱太子,他们怎么可能将自己陷害太子的证据留存下来?

然而八皇子原本是大皇子一脉,若是一开始就细心收集,怎可能一点证据都没有留存?

启圣帝大怒,直接将大皇子送进了宗人府。

至于关多久,启圣帝没有说。

八皇子趁这机会,赶紧将属于大皇子的势力收编到自己麾下,再加上原本在暗地发展的势力,以及妻子娘家,他身后的势力也颇为可观。

至少放到其他皇子面前,不至于被人看不上。

但八皇子毕竟不同于大皇子身份高贵,还占了嫡长之“长”,收编完大皇子的势力,他想要再进一步,却十分困难。

太子并未将其放在眼里,除了波及到他身上那些,仍旧对他们的争斗冷眼旁观。

——

自从原本无人问津的启蒙图书开始受到关注后,各大印刷坊加班加点地赶制,除了江南地区,其他地方倒是勉强维持了图书数量,并没有出现断货危机。

而就在所有人已经开始适应图书的存在时,林家书肆又搞了发大的——

经过印刷坊匠人的研究,最近一批图书被送到林府的时候,竟然也有了颜色。

贾数看着颜色绚丽的图书,再一次被古人的智慧倾倒。

别跟她说古人比不上现代人,看看这技术,你让一个现代人从无到有地研究,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就研究出来?

而这些书籍被搬上林家书肆的书架后,定价比那些带了图画却没上色的书籍,足足贵了五倍。

绝大部分文人听到书籍的价格,只以为林家书肆疯了,想要抢钱,根本不愿去翻看书籍的内容与之前有什么不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