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2 / 2)
开篇讲的居然是一桩陈年旧案, 发生在5年前,是法院已经做出有罪判决的案件。但在案件宣判之前却有无数人同情凶手。因为当时新闻媒体报道的风向都是嫌疑人身世凄苦、情有可原,且案件存在极大的疑点,号召大家对冷漠的社会进行反思,请求轻判,甚至号召还人清白。
其中最出名的一篇文章就来自东沪传媒。
署名为“陶文友”。
在警方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法院也做出有罪判决之后,这名名为“陶文友”的记者并没有纠正自己之前的误导报道,直接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任由种种谬误的言论在人群中继续传播。
直至今日,依旧有人认为凶手无辜。
这个“陶文友”,就是今天在微博上呼风唤雨的“沪上直言”。
在这5年前,陶文友一直供职于东沪传媒,并负责社会新闻这一块。文章里随意地截取了他和团队曾作出过的一些报道,无不是蹭着社会热点吃人血馒头赚取关注和点击。
甚至还有一段视频资料。
是陶文友在团队里发表过的一段演讲,里面向人分享了他被评为“新闻话题王”的经验心得——
“新闻的受众,就像是不挑食的狗。人的所想,来源于所见,又受他们的社会背景影响。所以本质上,是我们给他们看什么东西,就能引导他们的想法。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迎合他们的背景。
“你要想想,什么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
“报道一个富二代出身豪门、品学兼优、宅心仁厚,事业成功还特有社会责任感,谁愿意看?
“他们仇富仇权,想看的是权贵欺压底层,底层反抗权贵;是各种二代腐败堕落自食其果,是有钱人从天堂跌落;是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存在阴谋……
“太乏味,你要给他们刺激。
“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早就消失殆尽,想要获得关注,就得迎合受众心理。一旦你能引导舆论,对与错还不都是掌握话语权的人说了算?
“你们看我被人告了那么多回,我有怕过吗?”
视频里陶文友那一张脸看上去还有几分周正,用油头粉面来形容也算合适,只是神情之中的嚣张和嘲讽太过生动,以至于让人看了心底生寒。
接下来便是一堆的起诉记录。
这里面除了名誉侵权与诽谤之外,甚至还包括职场性骚扰,只不过后来双方和解,原告撤销了诉讼。
然后便是“沪上直言”这个微博正在和某个营销公司洽谈吸引资金,而众所周知,现在营销号的商业价值全与阅读量挂钩。
沪上直言如今为什么要搅动这一场舆论风波?
自由心证。
文章的末尾,只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有的人浑身长满了流脓的疮,于是给自己穿上厚厚的衣裳,以至于看见别人穿着厚衣裳,他都要怀疑别人也与他一样长满流脓的烂疮。
整篇文不见得有太过高明的文字,但简洁明了不存在任何阅读门槛,基本上只要是个认识字的都能读懂它的意思,行文之间那一股冷酷的辛辣与讽刺更写得入木三分。
即便文章很长,也能让人自然地阅读下去。
更不用说中间逻辑清晰,有关于沪上直言这些年来操纵过的舆论更是用作图的方式列出了一条时间线,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完全具备被人广泛传播的优势!
经历昨晚混战才稍稍平息了一点的网络,立刻就因为这一篇扒皮文炸开了。
这一场舆论风波里,谁不知道沪上直言?
但这个微博账号在寻常人眼中一向都是“理智的正义新闻人”的形象,现在事实却与表象完全相反。
别的不说,那一段视频被别的营销号单独保存下来发布,轻而易举就引起了上万的转发。
沪上直言的评论区更是翻车现场。
路人极尽嘲讽之能事,老粉丝们也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粉了这么一个博主。
“老沪你出来解释一下吧。”
“是啊,我们也不听信一面之词,出来解释一下吧。”
“他敢解释个屁,垃圾。”
“这微博账号居然值几百万,真的假的?”
“搞了半天是要利用舆论给自己涨阅读量,营销号圈子简直恶臭,真是看错你了,取关。”
“分享经验的那个视频可以说是很讽刺了。”
“这文章骂得真是内涵,哈哈哈,‘廉价作家’这个署名有点意思啊。所以说,别作恶,作恶总有一天会被人爆出来。”
“满身流脓烂疮的人渣啊!”
“早他妈看你不顺眼了,带节奏带到飞起,真以为别人看不出来吗?”
“吃人血馒头的典范!”
“一想到赵教授居然差点被这种无良记者逼到自杀,我心里就好难受……”
“大家别忘了,这个沪上直言只是众多带节奏账号里的一个罢了。贴一个吃人血馒头的大v名单,一天不道歉我就挂一天。”
“这是陶文友传媒集团的电话,兄弟们举报走一波。”
“还有先前给赵教授p依照的那些阴沟里的臭虫,我截图了他们的微博,有人能扒出他们的资料吗?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了,人总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陶文友nmsl!”
舆论,彻底逆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