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加入书签

“今日并非是你见客,而是我来探病。卧病于榻,自是无需拘这些俗礼。”陆锦珩截了她的话。

苏鸾面上微怔,探病?她……

似是看出了苏鸾的疑惑,陆锦珩边缓步移近床畔,边解释道:“你昨日吃冷酒加之吹夜风,发烧了。”

走到床前,陆锦珩将手一抬,捂在了苏鸾的额头上。苏鸾先是一懵,既而明白他只是试温,便不再后缩。

片刻后,陆锦珩将手移开,露出个满意的神情:“嗯,如今烧退了。”

陆锦珩并未将中媚药的事告诉苏鸾,原是想着她不知便可少些困惑,毕竟一个姑娘家中了那种药,这事本身便足以让她无颜见人。

苏鸾慌乱的点了点头,心下暗暗庆幸,好在陆锦珩并未发觉她昨晚的不妥,只当她是醉了酒发了烧才神志不清。

饶是放了些心,可细想之下苏鸾仍是觉得不安,紧紧扯着被子她抬头看向陆锦珩。

陆锦珩就站在床头边儿上,他身形高大,加之苏鸾坐着本就不占优,故而脸仰起老高才能与他对上。

带着一脸心虚,苏鸾怯生生的开口问道:“世子,昨晚是谁照料的臣女?”她记得陆锦珩抱她出宫,虽然不知是何故没出成,但她心下盼着至少在回房后,是由小宫女来照料自己的。

然而陆锦珩垂眸睨着她,淡淡的吐出一个字:“我。”

苏鸾心下一凉,不得不继续追问道:“那不知臣女……酒后……可有失态?”

“失态?”陆锦珩喃喃着重复了这二字,端着此时一脸惶恐的苏鸾,脑中掠过的却是她昨晚种种轻佻的举止。

唇角不自觉的勾起个弧儿,陆锦珩违心道:“还好。”

苏鸾微微蹙眉,既是‘还好’为何他笑的这般邪佞?正她持怀疑态度之际,陆锦珩也话锋一转:“只是不肯乖乖吃药。”

“所以就……没吃?”问这话时,苏鸾不自觉的咂了咂嘴,体味到一丝涩苦的汤药味儿。不禁纳闷儿挑眉看陆锦珩。

果然陆锦珩答道:“吃了。”顿了一瞬,又补上一句:“强喂的。”

应着这话,苏鸾脑中浮现出一幕被陆锦珩捏着嘴,强行灌药的画面……不禁打了个激灵!

这时外屋传来脚步声,先前的小宫女回来了,手里端着个朱漆托盘儿进了屋。上面摆着一只酱地儿蓝龙瓷盖碗,不用揭那盖子便可闻到一股子药味儿,跟苏鸾口中那味儿一样。

宫女欠身在陆锦珩身旁,高举着手中托盘。

苏鸾皱了皱眉,脑袋不自觉的往被子里缩去。她是中了毒,又不是当真发烧!吃这些乱开的药,指不定弊大于利。迷糊着时被人强灌了那是没办法,这会儿既已清醒怎能再乱吃!

“那个,我已然退烧了,就不必再吃了。”苏鸾望着那小宫女说道。

可那小宫女又岂是做得了主的,抬眼看了看苏鸾,又看了看世子。

见世子递来个示下的眼神,小宫女应景识趣的将药碗放到床前的小方案上,自己不声不响的施礼退下。

苏鸾只得将这话再变个语气,给陆锦珩说:“世子,您刚刚也试过了,臣女的确是退烧了,故而……”

“故而太医让你只再服此一剂,以作巩固。”打断苏鸾的话时,陆锦珩的声音很是温柔。

这碗药自然不是什么退烧的汤药,而是一碗醒神的药。对于中了那种毒后刚刚清醒的苏鸾而言,驱除余毒,大有裨益。

苏鸾却依旧不愿妥协,语气谨慎的辩驳道:“世子,人都说是药三分毒,臣女既已好了,实在是无需再服。”

“看来,你还是想用昨晚的法子。”陆锦珩蓦地语气一冷,单手端起那碗药来。

苏鸾怔然,他这是打算再用昨晚强灌的法子么?她不由得扯着被子往床里面缩了缩。

陆锦珩先是将药碗往他自己的唇边送去。苏鸾虽是心下拒绝,看他做这动作时也不仅生出一瞬的暖意。都要强行灌药了,陆锦珩还怕烫着她。

然而那药碗递到嘴边,陆锦珩却不是要将之吹凉,而是直接饮下了一大口……

苏鸾:“……”

瞬时,苏鸾好似意识到了什么!不及她多想,就见陆锦珩果然一俯身子,缓缓朝她欺近!

“世子!臣女自己能喝!”慌乱间,苏鸾伸手夺下了陆锦珩手中的药碗,立时将碗沿儿塞进了自己嘴里!

接着便听到“咕噜咕噜”几声,那药碗立时见了底儿。

见苏鸾突然变得听话,陆锦珩也无意再吓她,撤回身子,满意的勾唇一笑。

苏鸾这才发现陆锦珩含入口中的那一口药,好似凭空不见了……既未见他吐掉,也未见他咽下。

所以,陆锦珩本来就是逗弄她的?他根本没饮,只是作势来唬她!

意识到自己中了计的苏鸾,眸中夹着丝嗔怪之意瞪着陆锦珩,而后又觉得有些失礼,移开视线,只悻悻道:“臣女烧也退了,药也服了,世子可以安心了。”

“好,那你且在房里歇息吧,不要出门乱跑。宫里昨晚进了刺客,虽已尽数伏诛,却也加大了戒备布防。”

“刺客?”苏鸾惊讶的瞪圆了双眼,心道难怪昨晚明明记得上了马车要出宫的,却又莫名留在了宫里没走成。原来竟是入了刺客宫中戒严了。

“嗯。”陆锦珩沉声应着,眉宇间可见愁云凝聚。

“那皇上?”苏鸾忐忑着问起。

“皇上无碍,二皇子亲身挡剑救驾。”

见陆锦珩这番愁容,苏鸾心下也是明了其窘境。书中圣上千秋寿诞这日,可不仅仅是出了霍妙菡一桩事,还有另一桩更大的,便是圣上遇刺!

那几个刺客是随着驱魔舞班子混入宫中的。而那个驱魔舞,还是陆锦珩安排的。

此次圣上寿宴,一应内务皆由太子妃主理,吴皇后辅助料理,而一应布防则是由太子负责。此事拟订之初,便引起了朝中议论。大臣们纷纷认为,皇上如此安排实是为了帮太子竖立威信,且培养太子妃打理六宫的能力。而这些议论,自然也入了二皇子生母——刘贵妃的耳。

刘贵妃对自己的亲儿子期望极大,在她看来太子虽为皇后亲生,又是长子,可论起才智与谋略却是远不及她帛昭的!加之皇后性情软弱,刘贵妃更是不服,从而滋生了野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