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求你了,容我降了吧(1 / 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求你了,容我降了吧!
田苏丝毫没有心灰意冷的迹象,他接着献策:“那么,中策就是立刻进攻中山国,攻破中山国之后,把对方国君交给寡君,而后重新扶立一位新的中山国君,主上自任中山国相,这样,我赵氏的主力就会被牵扯到不断地对外战争中,然后是不断地战后重建……等到我们晋国彻底吞并了中山国,大约十年的期限也过去了。”
赵武继续摇头:“攻灭狄人建立的中山国,毕竟是一场家族战争,虽然家族因此能获得土地与充足的俘虏,但因此不能参与中原战争,我们怕家族会被逐渐边缘化……这个策略也不好,再换一个。”
田苏很无奈:“下策是:遵从国君的指令,执行免税与开放专利条令,反正我们有资格参与征税的分配,而且我们还能与齐国、鲁国、卫国通商,损失不会太大。”
赵武考虑片刻,贪心不足的说:“这个策略又过于保守,失去了进取心,我们能不能一边实行你的下策,一边将中策稍稍变动一下。”
田苏身子一软,差点仰倒。稍后,他努力直起腰来,回答:“主上,免税令下,哪个领主能经受得起频繁征召?百姓庶民不纳税,同样意味着他们不缴纳军赋,没有军赋,我们如何集结起足够多的士兵?攻打中山,可是灭国之战,没有熟练地赵氏武士,只依靠归服的戎人狄人部落,我们压根打不起那场战斗。”
赵武偷笑着回答:“许国的公子、公孙太多,我一直想着如何削弱他们,不如在灭国之战中拖上许国人,事成之后,把许国的公子、公孙全部分封到中山,虽然中山国对于许国来说是一块飞地,但许国人或许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只需要穿过我的领地就可以抵达中山,这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因为我毕竟还是许国国相。”
田苏眼睛一亮:“没错,我们甚至可以特地为他们修一条贯穿领地的大路,让他们可以从许国直接回自己的领地,如此一来,一旦许国国君有事,我们只要封锁自己的领地,就可以把那些有继承权的家伙全部隔绝在许国之外,听凭我们的宰割。”
赵武继续补充:“如果许国国内的夺位战争再激烈点,有可能失败者会像卫国执政孙林父曾经做过得那样,干脆把自己的领地交给晋国,挂靠在晋国某个卿大夫名下……田苏,你说他们会挂靠在谁的名下?”
田苏拍手称赞:“许国人虽然不善打仗,但他们毕竟是中原人,以中原人为主力,讨伐狄人国家中山国,我们就占据了大义,事后,许国再得到几块分散的、不相连的封地,想必许国人会更紧密的追随国相。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是赵氏了。”
赵武点头:“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继续前进,把许国的军队带回他们国家,把我们的后续计划也告诉许国人,让他们做好战争准备,也做好瓜分战利品的准备。”
于是,赵武稍时停留后,宣布赵氏同意执行国君的政策,又带领军队继续前进。
许国国君看到自己军队带回来的战利品,笑的眼睛都睁不开:“寡君从来没有享受到这样的战利品,在我记忆中,从我曾祖父开始,许国就不曾享受这样的战利品,今日这一切,都多亏了国相啊。”
赵武不会犯“三郤”那样的错误,他按照臣子礼郑重向许国国君行礼,感谢了许国国君对自己的夸奖后,赵武态度亲切的问:“君上,最近一切还好吗?”
许国国君憨厚的点点头:“许国将近一百年没有睡个安稳觉了,这几年虽然辛苦点,但幸亏晋国的庇护、国相的贤明,我们许国人也能安安心心的播种收割,现在,眼看着一片片阡陌建了起来,道路整修的不错,百姓的房子都是石头屋,再有几年,我们就彻底安居下来……
这种宁静的日子,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所以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抱怨国相给我们带来的富足与胜利吗?这样的人,愿上天惩罚他吧。”
许国国君公子黄是赵武扶立的,他当然对赵武充满了感激。
“我还有个计划——君上,晋国之所以像现在这样昌盛,全是因为公子们必须居住在外国的策略,我有心在许国推行这一策略,把有继承权的公子全部派出国去。当然,我们许国是小国,我们派出的公子,恐怕不会受到别国的隆重款待,所以我打算替他们在国外争取几块封地——譬如中山国。”
常言说屁股决定脑袋,坐在国君这个位子上,公子黄当然希望将那些有可能与自己争夺君权的人,通通赶出国中,现在赵武有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学习晋国,公子黄便一口将鱼儿吞下,不管这一策略是否对国家有利……
于是,这年一月,田苏开始着手重建许国的军队,他淘汰老弱,挑选精锐,组织起一支一百辆兵车的常备军,这一百辆兵车都是标准编制,亦即一辆兵车三名甲士,二十五名步卒,合计两千八百人,加上后勤人员,恰好三千人。
国中凑出三千人的武装,对于许国这个小国来说,已经非常艰难了,但给他们编录军队的是赵氏的人,赵氏这几年逐渐发展的军事理论中,车士的作用已经逐渐减弱,他们的地位已经逐渐接近中层指挥官,而不是战斗的武士,这种军事变化也意味着,个人武勇的时代已经过去。
抛弃了对个人武勇的要求,只要求士兵听从号令指挥,整齐行动,训练的要求就降低了很多,毕竟,个人武艺的高低是很难训练出来的……在田苏的努力下,许国的常备军建立起来,这是一支降低标准的军队,在队形的整齐上面他们无限接近晋国人,但战斗意识,或者装备上面,则很难说——晋国一辆兵车编录七十五名步兵,是许国的三倍。
在田苏忙着编录军队的同时,赵武也稍稍履行了他的国相义务,开始统一协调许国的春耕,对于曾经规划过超级大国晋国的农耕事务的赵武来说,小国寡民的许国简直不用费什么精神,按照条款分割法,他将许国化成九个部分,除了国都外,其他八个区域派出弟子各负其责,不用半天的时间,就把活安排完了。
小国寡民有他的悲哀,但也有好处,那就是国家的行政能力特别强,赵武派出的手下几乎同时到达指定位置,而后根据统一协调,开始在坡地种植牧草,在山阴、山阳种植不同果树,在平地种植稻谷,在湖泊进行人工养鱼、在自家庭院建立鸡陂、鸭寮、猪舍等……
一个月后,许国春耕结束,赵武开始组织闲散人员修建国道,并沿线建设村寨。可是,等任务布置下去,赵武又懒得亲自督促,他丢下几个管理人员,继续执行计划,自己带着田苏整编好的许国军队转身回晋国。
路上,赵武在邯郸以及邯郸所在的甲氏附近停留了一个月,验收了春耕情况,此时,晋国发布了召集令——此时郑国的军队已经集结,只是还没有出战,消息传来,晋国被郑国人的狂妄惊呆了,弱小的老牌投降国竟敢悍然进攻你、自己最忠实的盟友、最听话的小弟,这世道怎么了?
极度的震惊过后是极度的愤怒,天下间没人敢如此蔑视超级大国、老牌霸主的权威,即是楚国人,想攻击晋国之前也要考虑、再考虑,郑国人居然……
什么叫不知天高地厚,这就叫——不知天高地厚。
彻底无语的荀罂,决定这次该由晋国先发制人了。虽然国君答应庶民休战三年,在盟友遭受侵略,属于例外情况。他果断下达征召令,召集各大领主集结——由此,晋国的“二驾之战”开始了。
接到召集令的时候,赵武带领自家武装刚走出邯郸附近,他在战车上回身询问田苏:“各地领主的情况怎么样?”
赵武不问自己领地的情况,而问其他领主,是因为首先赵氏的情况他了解——其实,赵氏是个特例,在别的领主支撑不下去的时候,赵氏还算中等富裕,所以不能拿赵氏的情况来衡量国中的普遍状况。
田苏回答:“其实我们去年一年虽然打了四次仗,但除了栾氏,也就是我们辛苦了一点,其他家族不过是随国君去南方走了一趟,攻击了一个小城,战斗在六十天内结束,算不上辛苦。
其实栾氏也算不上辛苦,虽然他们在攻击偪阳小城的时候,损失很大,但随后栾氏从郑国获得了补充,而且他们去虎牢驻守,只是撤军途中顺便休息,所以从辛苦上,比不上我们。唯有我们从西奔波到南,刚回国又要去,连家族最后的武装都用上了。
这样一平衡,我们现在什么状况,其他中小领主也是什么状况——三年免税,百姓三年的收入不用上缴,苦的是领主而不是百姓,这三年,谁都知道即将有大战,所以有点闲钱都去购买武器与铠甲,光看这三年我们的武器铠甲销售状况,就能知道,我们的武士已经全面换装升级,大多数人都换上了铁兵器,几乎所有人都有了铠甲,我们准备好了。”
赵武赞同说:“这三年,我们不止销售了十万件铠甲,加上他们原来拥有的,以及国家武库中的装备,足够将全国的武士武装三遍了,楚国人也许没有想到,他今年再见到晋国军队,已经是一支全甲士的军队。
不过,我们去年太辛苦,几乎所有人都动员了一遍,国君恐怕不会再次麻烦我们吧。”
田苏轻笑:“现在是摘取果实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恐怕人人都不肯落后,国君留下谁,也不会留下主上。”
果然,赵武才回到自己的府邸,国君派人来通知,跟随寺人勃缇,来到宫城,国君正在与他的弟弟打棒球,宫里的寺人们组织起两支队伍,正在陪伴国君玩耍。
悼公看到赵武,扔下了球棍,一边脱下面盔,一边问:“武子,甲氏与许国的情况都好吧?”
赵武拱手:“君上,两处情况都好,春耕已经结束,今年该是一个丰收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