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2)
黎宽惊讶地看着苏疏樾,想了想点了点头。
“你也不用担心,都是一起同甘共苦过来的,这样凝聚的团队很难散。”但就怕万一,“我最近都会很有空,排演什么我都会去看,还有话剧我们也该琢磨实验了。”
说起话剧,黎宽眼睛一亮,麻烦的想法都抛到了脑后,用力点了点头。
第53章 内涵
这段时间盛州的新闻,一是白家公子弃文从政,辞去文联副主席,离开盛州去京州发展;二是这段日子风生水起的霍成厉姨太太,再次出头,签下盛州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戏剧团,并且扬言要培养出盛州第一国人剧团,应运时代发展创造出华夏的新剧种。
白瑾轩这事并没有多出人意料,他在盛州的年青一代中是风云人物,哪家都知道白家长辈不会放纵他一直自由下去。
所以他离开盛州,不少人只是觉得终于来了的感觉。
至于苏疏樾这里,如果是旁人这样夸下海口,众人自然是嘲笑讽刺,骂他不知天高地厚。
还要骂报纸傻逼,什么瞎东西都往报纸上登,浪费版面浪费他们的钱。
但这事发生在苏疏樾身上,那就让人哑言了。
这段时间她身上发生了太多的逆转,每一次逆转都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这会儿他们哪里敢嘲笑她。
就怕嘲笑了她,到后面又变成了他们是笑话。
“说不定没夸张,我听说这个剧团在学校里面还是蛮有名的,而且他们在霍公馆表演之后,那些大人物们纷纷叫好,如今他们已经接下了许多宴会的表演邀请。”
“但创造华夏时代特色的新剧种,还是女人那么说,总让人不能信服。”
“女人怎么了,难不成女人就不能有思想了。”
“现在我们吵没意思,等着看就好了,是骡子是马总是会拉出来溜溜……”
报纸发售后,这样的对话发生在各个地方。
不过因为前两次的经验,苏疏樾谈教育谈文化的文章发表后,猜测她是《风月》上写故事的无名氏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这些人也都是讨论,并没有出现辱骂苏疏樾,说她装腔作势,消遣民众。
至于苏疏樾这边……
“这报纸写的还真浮夸。”拿到了报纸,吴孟帆都不禁感叹,“看来上次告报社没让他们长记性,又来了这套。”
苏疏樾坐在院棚下面正在看苏昌俊跟苏蝶儿写字,两个孩子已经写了有一会了。就像是比赛一样,谁都不把笔松下。
苏蝶儿去上了学,但苏昌俊三岁启蒙拿毛笔,虽然停过一段时间,可写出来的字比苏蝶儿更像样。
苏蝶儿不甘心输给弟弟,一笔一划的越来越规整,非要练超过他。
见两个孩子比的都头上冒汗,苏疏樾捏着帕子给他们擦了擦,听到吴孟帆的话笑了笑,过会才悠悠道:“这上面没夸张,话都是我说出去的。”
“真的?怎么会?”吴孟帆惊讶地看着苏疏樾,苏疏樾不是个不实际的人,相反她很谨慎小心,那这次怎么会留那么大的话柄。
“吴副官是什么表情,难道觉得我大姐不可以说这样的话吗?”跟大人说话,苏昌俊离开了凳子,站的直直的背着手,奶声奶气地道。
他甚至不知道报纸上写了什么,反正维护姐姐,站在姐姐这边就对了。
苏蝶儿也看向了吴孟帆。
吴孟帆被两个孩子看的放声哈哈大笑,揉了揉苏昌俊的脑袋:“苏少爷我可不敢怀疑姨太太的本事,既然是是姨太太说做得到的那只会做的更好,没有做不到这件事。”
苏昌俊被大人这套一会一个变搞晕乎了,回头救助地看向苏疏樾。
“大姐,吴副官又说你可以了。”
苏疏樾捏了捏他养胖不少的脸:“今天晚上我再教你一个成语,叫‘见风转舵’,后头两个字比划比较多,你慢慢学。”
吴孟帆表情无奈:“姨太太莫打趣了,我错了还不成,以后在苏少爷听到‘见风转舵’这个词,恐怕就要想起我。”
苏疏樾噗的一笑,看两个孩子字写一会了,让他们去玩,跟吴孟帆说话。
“吴副官是好奇我为什么要那么张扬?”
吴孟帆点头,不过过了那么一会隐隐有了想法:“姨太太是想壮大声势?”
“吴副官明明晓得还要问我。”
苏疏樾捡了把扇子,听着蝉鸣懒洋洋地扇风。她明白舆论的利与弊,她现在就是想壮大声势,她就算是来自一百年后,也自认不会比这会名人俊杰厉害到哪里去。
她开了这个头,有人知道了就会去思考,就会去研究,就会去想办法。
就像是《风月》上她登刊的文章,现在专门开辟了一个版块,用来写白话文的暗喻故事,从生活中发现细节。
故事五花八门,苏疏樾上次就看到一篇不错的故事,从掉了只鸡为线索,人们在寻找这只鸡动用的关系网,和对彼此的互相怀疑,反射出百态社会。
所以说华夏不缺聪明人,只是很多人满腔的精力没处使用。
唐先生评价她的思想有种超时代的魅力,她就把这种“魅力”尽可能的都散发出来。
至于发展,她可从头到尾没想过自己能一个人扛下来。
“大剧院的黄老板又给霍公馆送礼物了?”苏疏樾问道。
知道苏疏樾签下朝阳,黄老板那边就瑟瑟了,早就提出让他们过去演出,但苏疏樾不同意。
随着朝阳剧团在宴会上演出了两场,已经有不少人知道黄老板为了保证洋人剧团的利益,不允许朝阳剧团在大剧院表演。
自己国家的人看不起自家国家的文化,一味的崇洋媚外,要不是大剧院后面还有个大老板,这会儿黄老板的事估计就保不住,要人人喊打了。
“已经送了三次了,还跪了公馆的警卫,想让他们在姨太太面前说好话。”吴孟帆说着都觉得有点可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