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1 / 2)

加入书签

袁三挠挠脑袋,挺起胸脯,隐隐带着自豪,道:“老大,我立功了。”

会试后,傅云英安排袁三去良乡。这次卫奴来袭,铁蹄踏遍京郊,也劫掠了良乡。袁三组织乡民顽强抵抗,杀了对方一个据说是王族之后的小头领,朱和昶召他进京,要予以封赏。

虽然他说得轻描淡写,傅云英依然能想象出当时的凶险,“你没读过兵书,不懂阵法,也上战场了?”

袁三摇摇头,说:“良乡连城墙都没有,守军只有区区几十人,哪打得过十几万的卫奴兵啊,我怎么会傻乎乎守城?那天老大你派人过来提醒我带着老百姓避到山里去,我赶紧带着乡民们撤离。好多人心疼财物,不愿离家,我直接把他们塞到驴车上带走。卫奴兵抢光粮食和金银财宝就离开了,只留了几十个兵。我运气好,趁他们落单,带着人杀回去,设下埋伏,把那帮正在大吃大喝的卫奴兵给包围了,还杀了他们的小头领。”

他说话的时候两眼放光,一脸等着夸奖的期待表情。

傅云英不说话,他就一直佝偻着腰背,可怜巴巴地看着她,好不委屈。

内官走过来催促他进殿,他固执地等着傅云英夸她,一动不动。

傅云英摇头失笑,“你做得很好。”

袁三立刻眉开眼笑,跟着内官进殿。

朱和昶夸袁三有勇有谋,先赏他金银若干,功劳先记下,等打退卫奴兵后再另行赏赐。

……

是夜,狼狈逃出蓟州的总督徐鼎率领几千残兵奔回京师。

徐鼎自知无颜面见朱和昶,血书泣告,愿以死谢罪。但不想死得窝囊,恳求和卫奴决一死战。

朱和昶没有过多斥责他,允许他带兵入城修整,让他和另外两位总兵守南城门。

阁老们商议过后,都认为军队不擅长野战,没法主动出击,如今之计,只能依据城池而战。

年轻官员们换下官袍,穿上轻便的窄袖衣,动员城中百姓,加固城墙、筹集砖石、疏浚城壕……城中富户早就逃得差不多了,剩下没走的为了保命,积极响应官府的号召。

风雨欲来,风声鹤唳。

这一晚,很多人都睁眼到天亮。

……

翌日,也就是腊月十八的这一天,如哨探预计的一样,卫奴首领率领十几万大军兵临北京城下。

红日初升的时候,远方马蹄踏响如阵阵闷雷,浩浩荡荡的卫奴铁骑,如黑色洪流一般,出现在天际远处,带着铺天盖地、势不可挡的气势,涌向紫禁城。

数万骑兵跨着战马,手持弓箭、挥舞长刀,朝紫禁城扑过来,兴奋的嘶吼声直冲云霄,撼天动地。

灰褐色雪泥飞溅,遮天蔽日,漫天泥灰。

大地在震颤,雄伟的紫禁城,似乎也畏惧卫奴兵的凶残狠厉,微微颤抖。

人人惧怕的卫奴兵真的来了,城中气氛反而没有之前那么凝重压抑了,城中所有守军和老百姓心里只有一个信念:

一定要守住城门!

死也不能让卫奴撕开口子!

卫奴兵分两路,一路在首领的率领下,攻击驻守在京城北面的勤王队伍,另一路同时对守护南边城门的辽东残军发起猛攻。

将士们振奋精神,背靠城墙,英勇迎敌。

卫奴摆开阵势,先拉出大炮,对准城下守军。

城墙之上,守城的士兵在长官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装填炮弹,予以还击。

卫奴训练有素,先用火炮轰击,再以□□压阵。

双方互相炮轰。

轰隆隆的炸响声中,傅云英跟在朱和昶身后,登上外城城头。

大臣们强烈反对朱和昶离开皇城,怕战场上出什么意外。

他坚持要亲临最前线,大臣们无法,只能加派戍卫紧跟着保护他。

朱和昶登上外城城墙,手扶箭垛,望着城墙底下厮杀的军士们,神情凝重。

城下两军激战,卫奴兵个个都精于骑射,随时能弯弓,手中长刀挥过之处,一片头颅咕噜咕噜滚地。

鲜血飞洒,近似兽类一样的吼叫声、喊杀声、惨呼声、刀兵相击声和震耳欲聋的炮响声汇成一阵阵声浪,地动天摇。

火炮轰击过后,卫奴兵一万人从西面突击,另几千人从旁掩护冲杀,伏在马背上,长刀一路砍杀,很快将守军的阵型冲散。

城头上,看着卫奴兵追赶守军至城下,朱和昶脸色铁青。

战争是残酷的。

眼看城下守军节节败退,转眼就死伤一大半,守城士兵没有慌乱,依旧按照步骤装填炮弹。

几个懂军械的传教士在城头帮忙指挥,被城下嘶吼的卫奴兵吓得瑟瑟发抖,不断在胸前比划,念叨他们信仰的神。

傅云英倒是挺佩服白长乐他们的,虽然他们精明狡猾,但是为了信仰,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

第一天守城战,守军伤亡惨重。

但是城门保住了。

朱和昶命守城士兵打开城门,让守军退守瓮城。

北城城门无恙,南城,徐鼎所率领的辽东残兵英勇抵抗卫奴兵,两军绞杀,双方炮火齐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