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2 / 2)

加入书签

终卷的撤侨是写大纲时就定下的,利比亚海建项目铺垫了那么久,肯定要搞事。并不存在是看了《红海行动》才跟风写撤侨。不信我可以贴聊天记录的截图证明下。

还有把小燕总在燕洋号上让傅征穿白色军装跟她求婚和《红海行动》最后那幕送别致敬战友的一幕联系起来的……讲真,很冤枉。这两压根不是同一个梗,并且海军制服就是白色的啊。

另,海军陆战队这个军种执行的任务我基本上在文里都写了一遍,护航,解救被海盗劫持的人质,巡逻领海,撤侨。还有随军舰访问他国,这个可能会出现在番外了。

我没有跟风,也没有模仿。《红海行动》出来前我也深思熟虑过要不要砍掉撤侨这个情节,但最后还是决定,写自己想写的。

海军这个题材可能这辈子也就这一本,题材敏感,资料难查,我不想留下任何遗憾。

哦,对了,我微博上应该也能查证,海军题材比《战狼》还早。

最后,郑重做个说明是为了不让这种说法以讹传讹,弄出误会来。

解释下,我也舒服点。

谢谢你们看完这段长篇大论,这些就是我要说的。

注:利比亚撤侨发生在2011年,以上描述的都是2011年的利比亚,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

☆、第101章 他与爱同罪101

第一百零一章

此时见到祖国的军人, 对身困利比亚险境的所有华侨同胞而言, 无疑是吃了颗定心丸。

厂房内没有开灯,所有滞留工人在短暂的沸腾后很快安静下去,各守其位。

燕绥在前面带路:“跟我来。”

穿过一条窄缝有一个狭窄的通道,尽头安合了一道铁门, 这本是厂房里储存重要物件的库房, 临时被改装成了指挥部。

“这里还有个地下应急避难所,现在是空的。”燕绥抬手往另一侧堆积着不少木箱的角落一指:“避难所空间没有厂房大,不能给所有人提供庇护。”

言下之意是, 应急避难所就像是最后一道生命防线。如果不到最后关头, 谁也不会踏进那里。

燕绥开门,侧让一步, 让身后六人先进。

——

指挥部是厂房里唯一开了灯的地方, 正中的墙壁上挂了面五星红旗。房间内原有的货架被拆得零零散散统一堆在角落。

房间中心位置是所有办公桌拼凑在一起,才勉强凑出的四方大桌。

燕氏海建和中化公司的高层此时就围坐在桌前, 见特战队队员进来, 讨论声一止, 纷纷激动地起身来迎接。

燕绥落在最后进的屋, 她拉了把椅子, 从铺着各种文件的办公桌上翻出一盒烟, 抽了根烟叼进嘴里, 点上火。

咬着烟,她的目光从所有人脸上滑过,径直落在傅征的侧脸上。

几天前刚在曼德海峡南口分开时, 她还可惜不知要过多久才能等到军舰归港,等他卸甲而归。

不料,她来利比亚才几天,就又见上面了。

也直到此刻,她才终于有些明白傅征不想在战场上见到她的心理。

很矛盾。

她在纷乱的枪声里第一个想到的人是他。在汽车爆炸,脑内寂静无声的那一刻,她想到的也是他。

她不是圣人,心理承受能力远没有她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镇定。

脆弱时,难以承受时,以为自己快要死了时,唯一的信念就是再等等,再等等。

可厂房大门打开,她看见坐在车里的人是傅征时,有种心死了重新鲜活,又立刻冰封的冷意。

有那么一瞬间,她自私地想,不是他来该有多好。

无论是谁,不要是他。

——

晚上九点。

临时会议,由燕绥主持。

“班加西中资公司所有需要撤离的工人人数是五千多名,怕目标太大,会受到暴/乱分子集中攻击,所以共划分了五个安全区,每个安全区的人数控制在一千人左右。”

燕绥把安全区的位置用记号笔圈出:“目前,燕氏海建的工棚已经被暴/乱分子占领。中化公司的厂房除了刚才的针对性攻击以外还未受到损伤。我了解过,所有中资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侵扰以及洗劫。”

她抬眸,看向荀莉:“我最后一次和大使馆连线,领事指示我守好安全区,等待使馆工作人员和中国军方帮助撤离。”

荀莉颔首:“是。”

“其余安全区也分派了人手帮助撤离,利比亚局势恶化太快,集中撤离并不合理,也无法分配等量资源。”

“行。”燕绥摁下笔帽,在她所在的安全区打了个五角星:“那现在我们就商量厂房里这一千三百多名工人的撤离方案。”

她把之前做好的预案翻出来,递到傅征和荀莉面前:“我们离机场较远,班加西南部交火激烈,穿过交战区去机场显然不合理,所以我放弃了机场转移。”

“我建议陆路和海路撤离。”

她把画好的撤离路线翻出来:“包括你们所有人在内,一共一千三百二十七人。一次性全部撤离的可能性不大,同一种方式撤离也不理想。可以分成五批或者六批,从不同路线转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