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2)
辜鸿铭瞅瞅这宅院,叹息,老张当了一辈子的官,依然是当官前的那些田地宅院,丝毫没有贪污一分。
“不要哭了!”辜鸿铭眼看一群老张家的子孙,哭哭啼啼的止不住,厉声喝道。
“湖广现在不能待了,收拾了细软,立刻与我去广东。”
去广东做什么?
“出洋也好,隐姓埋名也好,投奔华国也好,海阔天空,怎么也比留在湖广,被人抓了当傀儡好。”辜鸿铭大骂,一群废物,这点事都看不清。
好好的封疆大吏,好好的官n代,好好的土皇帝,好好的富贵,就这样没了?
有小辈立刻不忿:“要是我爷爷不死,哪里有胡灵珊得意的时候,早收拾了胡灵珊这妖女了,湖广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啪!”
辜鸿铭狠狠的抽了这个人一个耳光。
“脑子清醒点,张公要是斗得过胡灵珊,会有今日?老实的面对现实,能够多活几年!”
辜鸿铭恶狠狠的道,心里却叹息,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张之洞一代名臣,竟然有这些废物子孙。
辜鸿铭不知道,越是身居高位,享受富贵的人,越是无法接受忽然之间一无所有。
他们只会沉迷在往事当中,每天欢乐的假设着没有发生的事情,坚定地以为白日梦中的美好结果,就是必然发生的。
不愿意面对现实的鸵鸟,哪里都有。
……
“湖广竟然顽抗?”胡灵珊惊讶了几秒钟。
“几个湖广的将领说了,要么继续领军,保持完成编制,要么就开打。”官员汇报。
胡灵珊懂了,这是看准了华国将要面对欧洲的联军,需要保存实力,不能用于内耗,所以就开始提要求了。
留下他们军阀割据,自立为王,对朝廷的号令爱听不听,地方法令高于朝廷法律,收税收到100年后?
胡灵珊笑了:“传朕的旨意,这些人诛九族。”
杨广是怎么灭亡的,历史记录的清清楚楚,胡灵珊还没傻到重复老杨家的道路。
“这些蠢货,以为朕很高兴灭了湖广。”胡灵珊咬牙切齿,“朕才不想灭了湖广呢,都是给逼的啊。”
严复对这种强调鄙视万分,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胡博超用力点头,唉,谁忒么的想灭了湖广啊。
华国的实力,早就可以进行国内扩张,但一直压着不动,甚至不惜远道打印度,都是以为了一个理由。
银子和粮食。
打下了湖广,或者打下了其余国内的地盘,华国就需要面对几千万需要吃饭需要穿衣的百姓。
什么?吃饭穿衣是小问题,本来他们自己就能解决?
真是太幼稚了。
华夏一直以来高居不下的人口死亡率,真以为是打仗打死的?
没有粮食,又拼命的生育,结果就是人越多,就越穷,越穷,就越生。饥饿,营养不良,疾病……然后,婴儿夭折,妇孺饿死。
这才是华夏内地百姓生活的真相。
很大程度上,粮食限制了华夏文明的继续发展。
胡灵珊几年的时间,终于满足了华夏最繁华的东南沿海地带的粮食问题,完全做不到满足华夏内地的百姓的粮食需求。
同为华国子民,沿海地带丰衣足食,内地饥寒交迫?
这种不顾百姓死活,将百姓视作数据和功绩的做法,胡灵珊做不出来,华国的革(命)志士做不出来。
除了粮食,还有更残酷的经济原因。
华国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华国遍地开花的工厂,繁荣的商业贸易上的,这些商品,去了哪里?
少部分去了东南亚,大部分去了华夏内地。
质量比内地好,价格比内地便宜,华国的产品轻易的占据了国内市场。
揭开这些冠冕堂皇的专业用语,其实真相就是,华国不断地用商品,在吸着内地的鲜血。
大量的内地银子进入华国,变成更多的商品,再次进入内地掠夺银子。
华国的技术封锁,压制了内地工商业兴起的能力,毫无顾忌的吞噬着内地的银子。
一旦成为华国的领土,技术封锁自然而然的消失,面对同样建立起工厂,同样有新式产品的内地,短期内,胡灵珊将损失巨大的经济来源。
站在胡灵珊的角度,简直是倒贴银子救百姓。
严复陶成章秋瑾等人对此欢欣鼓舞,华夏百姓共同富裕;胡灵珊好胡博超唉声叹气,以后再也不是产品不愁卖了,要深度开发技术,深度挖掘市场了。
赚钱的黄金时代消失了。
“只是,和湖广将领开打,会不会影响沿海的备战?”有官员问道。
会,当然会。
但是,胡灵珊绝不会放任华夏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分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