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谋夺牧场(2 / 2)

加入书签

朱元璋登基后认为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马匹的多少决定着国力的大小。

应该说,这种判断非常有道理。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不仅是冲锋陷阵、克敌制胜的保障,也是驿站、后勤的主要战略投送工具。

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因而备受关注。

大明建立三十多年后,全国的马匹存量才两万三千七百多匹,数量之稀少,难以想象。

朱元璋急于求成,增加战马的数量,因而出台了大明马政。

组建御马监,同时由官府和民间同时喂养。

故而,大明从朱元璋开始,百姓养马就像纳税一样,成为重要义务。

其饲养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官府交给你一匹母马,明年你必须交一匹小马。

母马不死你就得年年交幼崽。但谁能保证母马年年怀孕,且必须生产呢?

可官府不管那一套,你交不上,就得赔偿。这就相当于官府存款在你这里,年年收取旱涝保收的利息。

又比如,官府把良马寄养在你的家中,有了差池,原价赔偿。

但谁能保证马匹没个头疼脑热,生老病死呢?可大明官府不管那一套,马匹比你祖宗还金贵,后果自负。

同时百姓养马基本没什么回报,而马匹又很贵,动辄二三十两甚至五六十两,相当于一般中等家庭全年的收入。

后来为了减少老百姓的负担,朱元璋采取轮养政策,一家养不起,左邻右舍凑一块,十来户养一匹马。

愿意是好的,老朱体贴百姓,这样你们就可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群策群力,取长补短。

但乡民可没老朱想象的那么善良,实际操作中,谁的弟兄多,势力大,谁就不用出钱出力。

谁家里穷,孤儿寡母谁就多干活反而增加了穷苦人的负担。

到了明末,愈演愈烈,成为许多百姓揭杆造反的原因之一。

“秦督,目前虽有五灵谷草场暂时容身,但此地过于狭窄,若是马匹数量增加,恐怕就难以容纳。”

张松荣未雨绸缪,对秦浩明说道。

“附近可有朝廷牧场?”

牧场的具体位置他并不知晓,故而只有问专业人士。

“有几次,但都掌握在御马监手里。尚为就任的高公公就是御马监的秉笔,恐怕不易。”

张松荣蹙着双眉,担忧的说道。

应该说,大明北地并不缺牧场草料场。

如占地二千六百余顷的顺义县北草场、占地一百二十八顷的安州草场等皆是。

但问题是全部掌握在御马监手里。

御马监的职责是监守仓场、收纳发放草料。

每场有掌场太监一员,贴场宦官一、二十员,佥书宦官数十员至百余员。

此外,坝上等象马牛羊房也有规模不等的草料场。

从宣德二年开始定制,御马监马牛羊草料,均分派于山东、河南、北直隶民户地亩草内征收。

御马监贴场、签书宦官坐场监收。

各仓场所收草料的数量是根据在房牲口数量而定的,一般来说,每匹牲口每年平均约配给麦豆等料十石、草二百至三百束。

可天雄军从卢象升开始,包括现在的秦浩明,好像和高起潜关系都不好,这才是张松荣担心的问题。

要知道,御马监权利极大,仅次于司理监,号称第二监。

不说别的,单是高起潜本人,圣眷颇浓,此次战败逃跑,天子也没有问罪,听说只是斥责而已。

“此事本督来想办法,张将军只要负责训练即可!”

再难,也必须承担下来,这是秦浩明的风格。

况且,对高起潜他也挺有兴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