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流水线(2 / 2)
做为道家诸派中的扛把子,楼观道也有了想一统道家的野望。而当代楼观道的宗主尹文操,更是有一个极大的计划,他想编一套道家的道藏,把自先秦时代起到魏晋南北朝以来,历代的各种道家著作都汇编起来。
这是一个很大的计划,道教典籍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教团正式创立之前,先秦至西汉的道家和神仙家著作,就有四十七种一千二百卷。
许多古籍著作失传或损毁,要寻找和增补是件极大的工程,但楼观道有钱,有人,有野心,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目标。
陈老道这次从终南山楼观台回长安,其实就是向尹文操汇报这个计划的进展情况,楼观台这些年四处收集道家著作,老子、列子、老子化胡经、庄子、鬼谷子、管家、淮南子、墨子、孙子兵法、黄帝内经、抱朴子等书,都被他们列为道家经典,也已经搜寻的差不多了。
其中晋朝时道士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遐览》,就整理出了六百八十卷之多。
道家托根于道家,揉合了神话传说、巫文化、神仙方伎,阴阳五行谶纬之学,又吸引了不少社会理想和政治要求,所以整个思想体系极为复杂,毕竟是本土教派。
因此尹文操的这个道藏经典计划,不但把道家、房中、神仙三家的典籍列为道经外,甚至把先秦诸子百家、周秦孤本古籍无不收录,当然,也只是收入与道家有关的书籍,比如墨子这本书里,就有不少道家思想。
统一道家各派,其实也是南北朝以后那些有名道士们的理想,统一思想,自然离不开整理道家经典,编藏道书。
大规模编藏道书还是从北周武帝时起,北周武帝时先编《无上秘要》一百卷,后来玄都观又编《玄都经目》,共六千三百六十三卷,再到后来继续整理,凡经传疏论八千三十卷,贮于玄都观。
南朝宋时,编有《三洞经书》,北周时编《玄都经目》,这些其实都是历代道家经书汇总,可惜多因战火损毁,或不够齐全。
尹文操便想利用大唐一统后尊崇道家的有利条件,全面搜罗道家经典著作,汇编一本包罗所有道家思想的经籍大全,这样的一本书编成起码得万卷。
这既是对道家经典的汇集,也是对一些损毁道家经典的修补。
不过尹文操的这个目标,也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就算能够搜罗、修补好那些道经,但如何保存传承又是一个问题。毕竟上万卷经书,那可是包含数百上千本道家书籍,这些书可是极多,堆都能都上满满几间屋。
万一遇战乱、水火等原因,就可能会损坏。
但若是普通方法多抄写一两份存到其它道观里,那比搜罗修补那些道经还更费力费时费钱。
而现在陈老道发现了一个办法,李逍的印刷术能够解决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一个月三千本道德经啊,有这速度,而且还只要五百贯,那么他们那一万卷的道藏计划就不再是问题了。
印刷其实没有那么难,反正李逍觉得五十万钱印三千本书,那真是很赚的一件事情。
中渭桥边,招募来的饥民正在修建造纸坊、制墨坊这些,造纸和制墨都需要很大的地方,纸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纸有不同的造法,但大抵都离不开漂洗离不开石灰离不开要晒纸这样的程序,而制墨主要是以松烟为主,因此需要挖窑。
反倒是印刷其实是相对简单的。
找一位书法好的书生,先写版,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就是要求尽量工整一些,李逍家作坊里的那几位写版书生,如今都已经学会了李逍的印刷体宋版字,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雕版宋体字,比起楷书和行书来说,相对呆板了点,但横平竖直的有利于雕工们刻板,虽说这样的印刷体印出来的书,肯定没有那些有名的抄书人抄出来的书字体好看,可整洁啊,而且每块雕版都要校对几次,校对无误之后,接下来的印刷过程,就不再需要工人识字了,也不用担心会再有错字。
五千来字的道德经,印刷坊的十位写版书生,一人只写了几个版,不过用了小半会功夫就完成了。而印刷坊里现在有几十个刻版匠人,一个一块雕版,也不过用了半天就完成了。
再经过几位写版书生交叉校对雕版后,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印刷前准备工作。
“陈道长,不如在这里稍休息一下,明日再走,到时三千本道德经可以一并带回!”李逍让工匠们开始印刷后,向准备离开的几个牛鼻子老道说道。
“明天就能带走?”陈老道再次震惊了。
“对,最迟明日午后就可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