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本票(2 / 2)
当然,实际上也不可能有人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铜钱来,都是折算成绸缎,但五百文一匹绢,十万贯折算下来也有200匹绢。
虽然数量是大大减少,但其它问题也随之出现,首先绢是蛋白质产品,不耐久储,而存储是货币的基本三大职能之一。
所以德昌宫要翻旧,商人们收到绢帛后,如果要长期存储也要有翻旧的过程,卖出旧的买入新的,如此一来耗费巨量的时间精力不说,其间还要损失部分翻旧费用。
如此大的重量运输就成了问题,假设某南都商人,在江宁发现了商机,仓促间根本无法筹集到足够的钱款。
这同时也促成了这个时代常见的贸易方式,从甲地运输大量货物到乙地,贩卖后在从乙购买大量商品运回甲,看上去是为了不走空,能赚取一来一回两次收益。
但实际上也是无奈,毕竟运货和运钱的成本差不多……
那还不如卖点货物回去算了,江宁是是首都消息自然是特别灵通,往往江都有了什么好东西,没多久就会传过来。
但很多商人对此却只能瞪眼抓瞎,虽然二者距离也就百里路而已,但中间隔着条长江,数量巨大的绢帛铜钱要装船、卸船,然后转牛车运输……
南唐虽然太平,但毕竟处在一个乱世之中,大家都讲究现钱交易,通过赊销赊购的话,万一其中一方死了,那怎么办?
非得是大豪商,为了买卖方便,索性在江宁、江都各建一间库房用来存放钱帛,但如此一来,资金的利用率平白无故降低了一半……
而且随着李璟加大了对南都的开发力度,南昌的买卖也开始日渐兴隆起来,再跑去哪儿建个钱库?
不说朔流而上,路途遥远,就是一路上水匪陆盗更是层出不穷,这安全性实在让人头痛。
至于金银呢?
虽然黄金曾经汉朝时期大量流通,但经过一段不长的历史时期后,黄金忽然就退出了流通领域,绢帛取而代之粉墨登场。
这个问题曾经令历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海昏侯墓被发掘后,其间光金饼就有三百多件。
至此史学界的猜测算是有了点证明:大量黄金退出流通渠道,成为贮藏手段。
黄金确实是完美的货币的,交易、贮藏、记账单位,样样都做的非常出色。
从这个角度说绸缎取代黄金成为古代中国的大额支付手段,倒也算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一种表现形式。
至于白银……
李煜上辈子没少看各色历史剧,经常动不动就出现白银万两,乃至十万两,这在明清还勉强说得过去,毕竟明中期开始大量输入白银,中国正式建立银本位制度。
但眼下是南唐,就是在盛唐一年白银的开采量也就八九万两,能投入到流通领域的才有多少?
更何况古时冶炼技术不过关,金银的纯色都比较可疑,这又为流通及兑换带来各种不便。
所以,古代中国在通货问题上确实是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
明以前,历朝历代都有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货币缺乏的问题,但都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
同样后代的史学家对此也极为头痛,起码对古代gdp的估算往往会天上一脚,地上一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缺乏统一度量的货币,一匹绢在南唐值五百钱,在西蜀可能就制四百,到了后汉能换到六百,而且年代也有影响,去年是五百,今年可能就五百五了。
总而言之,由于商品流通中货币的缺乏,严重限制了南唐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南方这些国家的君主都有个共同特点,大概都起草莽没怎么读过儒家书的缘故,故而对商业多持赞同态度,通商宽衣是他们奉行的基本准则。
对于缺钱这个事情,周宗、徐游、李建勋包括李璟都非常明白,但要问解决方案,只能双手一摊……
李煜的本票想法一经提出就引来了他们的兴趣。
这个本票也很简单,首先面额巨大,一万贯起板,针对的就是常做大买卖的豪商。
其次,破天荒的提出了担保的概念,以德昌宫的金帛作为保证,换而言之这本票买卖等于是李璟的私人产业。
这是也是李煜的匠心所在,在南唐李璟的招牌比朝廷三省六部好用的多,前者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后者,呵呵呵呵,宋国老大家都是知道的。
德昌宫也将改名为德昌宫银行,并对本票的发型数量做了规定,只能是银行八百万贯本金的一半,每月统计一次,如果超过四百万,则停止发行,一直等到恢复到四百万以下后才继续。
再次,目前只开设四家分号,分别是东都、西都、南都、还有鄂州首府武昌。
使用起来倒也简单,假设江宁某豪商在江宁存入十万贯钱,就能取得一张本票,然后凭票在四地都可以提出十万贯钱来
“煜这首创之举,可还入两位法眼?”李煜笑吟吟的问着史虚白和潘诚厚。
“这,看起来倒似是盛唐的飞钱啊?”
史虚白将茶一饮而尽,疑惑的问道。
“飞钱?嗯,看上去确实有些相似,不过总觉得差异不少”潘诚厚皱着眉头道。
“二位都是好眼力,不错此物粗看和飞钱极为相似,但飞钱远远不及本票”李煜侃侃而谈。
“首先飞钱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中央向地方拨款,或者地方向中央解款的不便而发明的,主要是官用,极少民用。”
“其次,飞钱要合契勘验,只能做到点对点使用,不能全境通兑,本票的话,只要银行开到那里,就能在那里使用!”
“再有,飞钱多以节度使作保,而本钱是以圣人的内帑作保,前者乃是大唐的蛀虫,自然不会尽心,圣人乃是大唐之主,这信誉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可,为何要设立这总资产一半的限制?不是商人交钱后才开发本票的么?”潘诚厚有点疑惑。
“嗯,没办法,本票刚诞生,怎么也得找些借口,看上去显得牢靠一些……”
史虚白“……”
潘诚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