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试爆上(2 / 2)
李煜亲自拿起一个跑到十丈开外,放到地上,掏出火折子,大喊一声“大唐至大”,点燃引线,随即死命往回跑。
刚跑到人堆中,只听见轰隆一声,方才放置罐子的地方腾起一股黑烟。
黑烟散去后,有眼尖的看到,那个罐子荡然无存,地下留下个小小的浅坑。
马厩中的马匹纷纷嘶鸣不已,不过因为离得远,加上马耳朵里还塞着破布,所以乱了一阵也就逐渐恢复了正常。
一个小太监,急忙拿了长索跑去爆炸发生的地方,将长索放在地上,一番丈量后,对李煜喊道“半径五尺!”
张祖德提笔写到,“一号装药,五尺,引线五寸,距离十丈”
“林天朝”
“末将在”
“方才本王所做,你可曾看的清楚?”
“一清二楚”
“好,第二枚手榴弹,便由你来释放,记住,点燃引线后立刻往回跑!”
“是!”
又是轰隆一声。
那小太监又立刻跑上去“八尺”
张祖德伏案疾书,“二号装药,八尺,引线五寸,距离十丈”
接下来,这骑兵中的火长,队头,每人都南唐至大了一次。
恰好将这些成品都消耗完毕。
要想夜袭成功,只好在装备上动脑子了。
夜袭的要素不在于杀敌多少,而是在于如何在敌营中制造足够大的混乱来。
如果能引起营啸,那是最吼的!
但柴荣,郭威这种名将,哪儿会不懂这种套路?
他们本身就是夜间偷营的高手。
在防备方面自然也是有独到心得。
尤其又是面对死守孤城的林仁肇,肯定是把宿营的面积尽可能扩大,士卒也分散的开一些,火、队、营、军之间设立起足够的隔离设施,这样就算被敌人偷了营也,引起的混乱范围也能缩到最小。
个把营头混乱不是什么大事,只要大部队保持安静就好。
这些东西,李煜在雄武军时就听边镐和白昌裕讲过很多了。
这才明白上辈子听的评书里,某某大将夜晚偷营将敌人杀的大败,要么是说书人为了顾及听客喜欢爽文的心理牛皮拣大了吹,要么就是敌人的智力和能力都存在缺陷。
然而,这营又不得不偷……
当他从朗州坐船到武昌时,曾经为了以防万一,把刘忠和整个火棉制作组都带着,还有不少没用完的火棉也都单独装船运来,为此宁可少带一船士兵。
结果武昌城没用上。
于是李煜便把脑筋动到了这些东西上,反正西方在在十八世纪就有了掷弹兵,扔的便是点燃引线的铁壳炸弹,或者说叫铁球炸弹更贴切,由此还引出出精锐的专门兵种-掷弹兵和掷弹骑兵。
让前世李煜在体育课上深恶痛绝的项目-掷实心球,便是由此演化而来,最后西风东渐传入我国。
自己这儿火棉有了,导火线也有了,弹壳么,让铁匠翻砂铸模现浇就是……
眼下自己的手榴弹比西方早期掷弹兵更先进和小巧,托了火棉比黑火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的爆炸威力的福,弹体可以做到小型化以便于单手投掷,而不是西方那种装着黑火药的大铁坨子,非得双手举过头顶。
事实上,西方人最早投掷的就是点燃了的炮弹。
很快他们发现,虽然扔铁球又重又麻烦,而且万一掷弹兵挨到流弹,这铁球就得在自己队伍中炸开。
但实战效果,实在是好的惊人。
随之而来的皇帝陛下的老近卫军,巴甫洛夫掷弹兵,普鲁士第一掷弹兵团应运而生,成了各国步兵中精锐的代言。
李煜也是被逼急了,火棉火药这种跨越时代的大杀器,他原本是想藏着,等到自己出镇一方时,才拿出来作雷霆一击,好迅速积攒自己的军功或者在关键时候用来扭转乾坤。
比如,李煜就很期待在将来攻击润州的时候给自己的大哥来一个惊喜。
他觉得兄弟俩反目成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面对百战雄狮天雄军,自己不释放点穿越者红利出来的话,是没有任何可能取胜的。
但今天是顾不上了。
林仁肇领军才一年,不管是兵力还是指挥能力都远远逊色于柴荣这等天才型的将领。
如果己方不能用最快的速度给以天威前厢军以致命一击,那么天下大势就会瞬间逆转。
不但南平会丢掉,林仁肇的神武军也可能会从此不复存在,这对于李璟的平衡之术而言等于是缺了一条腿,会引发出什么变局来,李煜是不敢往下想了。
说实话他也真没法想的明白,这好比初中生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虽然能想出很多来,但基本都是错的,所以只好研究研究大学问,这种过于繁琐的变化就不好去花心思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