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五章 不顾一切(2 / 2)
赵元康无奈,只得咬牙高声应诺。他也知道,郭旭是真的被逼急了。这时候若不拼命,郭旭怕是真会杀了自己了。昨日在博望坡一战中自己大败而归,郭旭原谅了自己已经是很给自己的面子了。现在这情形,若不尽力,郭旭必会老账新账一起算。
赵元康迅速召集众将,集结兵马,宣布了皇上的严令。不久后,新的一轮冲锋开始了。这一次冲锋已经不限兵力,不留余地。虽然整个战场只能容纳数万兵马同时进攻,但其余兵马都被告知待命,随时准备填补空缺。所谓填补空缺之意,说白了便是如果攻山的兵马死伤惨重,必须保证兵力源源不断,也就说,这一次进攻将不计伤亡,不计代价。
郭旭果然移驾山坡之下亲自督战,他坐在马上,铁青着脸盯着面前如蝼蚁一般往山上进攻的士兵,目光冷酷之极。他并不关心士兵们的生死,他关心的是此次能否达到战术目标。就算无法在天黑之前攻下对方山寨,也起码要攻到山腰那处平缓的山梁地带,站稳脚跟。
战斗是惨烈的,落雁军居高临下,滚木礌石和箭支滚滚而下,官兵伤亡极其惨重。好在之前那一波滚石几乎动用了所有储备的礌石,这之后便只有零星的滚木礌石阻挡进攻,所以规模并不大。加之官兵的进攻完全不计生死,死伤的人手迅速被后续士兵填补上,完全是一种添油战术和人海战术。到后来,很显然落雁军的防守物资耗尽,他们不得不选择撤离第一道工事关卡,往上撤离。
在连续进攻了近一个时辰之后,官兵取得了突破,成功的占领了山腰左近的那道平缓的山梁地带。而这正是郭旭今日所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
占领那道平缓的山梁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从地形上看,东山山坡下陡上缓,这道山梁之下是陡峭的嶙峋地形。从防守方的角度来看,这里是最利于防守的地方。因为可以用各种手段进行防守,无论滚木礌石还是居高临下的弓箭打击都是绝佳的地形优势。山梁之上直至山顶位置,地形变得平缓,草木也变得茂密。想要利用滚木礌石进行御敌,便有些不合实际了。在这样的地形,一块巨岩能否从草木之间滚下来都是个问题。滚木更是不可能使用,那比石头更容易受到拦阻。在这样的地形,靠的便是大量修建的暗堡和箭塔的阻击。而这恰恰是官兵最不怕的一种防守方式。
占领了这道山梁,官兵便在半山腰有了立足之地。可以轻松的将大量兵力屯集于此,并且可以将大量的床弩和弩车搬运至此,配合下一步的进攻。那些床弩和弩车可是箭塔和暗堡最大的威胁。可以说,占据了这道山梁,官兵其实便已经化被动为主动了。虽然看起来依旧对方占据有利地形,但实际上攻守之势已然在不经意间转变。
郭旭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些,对付林觉这种诡计多端之人,便是要用这中简单粗暴的法子,完全不必跟他去玩心眼耍计谋,那是以己之短攻其之长。这是郭旭在这次作战之中领悟的一个道理。郭旭本想下令一鼓作气往上攻击,但看着夕阳西下,天光黯淡,郭旭决定不必操之过急。反正已经夺取了山梁,应该稳固此处,做好准备,明日必攻上去,并不急于一时。而且今日大军连番恶战,损失不小,士兵们的士气也都有些影响,还是稍微休整一夜再说。
天黑之后,官兵的数百架弩车和床弩被运抵山梁之上。与此同时,山梁上的官兵搭建了简易的工事,以防对手突袭。兵士们甲胄不解,枕戈待旦的渡过了这个夜晚。
落雁军这一整夜毫无动静,既没有趁着夜晚发动反攻,也没有阻止什么夜袭大营的行动。整个山梁上方一片漆黑,人声沉寂,似乎都趁着夜色逃之夭夭一般。但事实证明他们没有逃走,赵元康派了一小队官兵想往上摸一摸,看看上面的情形。刚离开山梁百步远,便被黑暗中一蓬密集的羽箭射的抱头鼠窜逃了下来。三十多人只有七八人侥幸逃脱。这说明对方也一直盯着下方的官兵,时时刻刻做好防范官兵夜袭的准备。
除了那次试探之外,双方相安无事的过了这一夜。黎明时分,冻得发抖的官兵们被号角声惊醒。山下迫不及待的郭旭已经早早的起床,身着戎装骑在马上,喝令身旁禁军吹起号角,敲起战鼓了。
士兵们浑身疲惫的爬起身来,浑身上下冷的发抖。十月里已是深秋,山中的深秋其实已经很寒冷了。数万官兵不得下车山谷之中,只能露宿山梁之上,夜晚刺骨的冰寒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很多人几乎是彻夜未眠,满身疲惫。相互起身对视时,发现对方的眉毛胡子上都起了一层白霜。
将领们嘶哑的叫喊着,喝令兵士们准备作战。士兵们就这冷水吃了些干粮,便开始准备拼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