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心有灵犀(2 / 2)
看它们的战斗结束,又和胜者结对顶起角来。
似乎是这些犀牛日常的一种娱乐活动!
结束战斗的犀牛,来到泥塘前,往里走了一截。
接着在里面打起滚来,让身上粘上泥浆。
虽然犀牛一阵的厚实铠甲,看上去防御力很高,不过体表褶皱里的肌肤很娇嫩,有血管神经分布,常常有虫子叮咬和寄生虫滋生。
所以去泥坑里转一圈,洗个泥浆浴,是这些犀牛每日必不可少的活动。
既可以防晒,也可以保护皮肤不被叮咬。
看到有饲养员被人围着正在解说什么,也凑过去听个热闹。
“心有灵犀这个词,大家知道啥意思吗?”
这个问题很简单,立刻有游客回答道:“就是说,双方对于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饲养员微笑道:“没错,这个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最开始的意思说恋爱的双方心意相通,后来就变宽泛了。
所谓灵犀,就是犀牛角!
在《晋书》中就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水潭,夜里经常能传出音乐的声响。
一位大臣就让人拿来犀牛角点燃,发现水潭底下有各种奇怪的生物,有的乘坐着车马,穿着人类的衣服。晚上做梦的时候,梦见这些怪物来找他,责备他窥探自己,没过多久就被吓死了。
所以说犀牛角在古人的眼里有一层神秘的色彩,可以让人辨别忠奸,心意相通。”
有游客不禁疑惑问道:“中国有本土犀牛吗?为啥我没有听说过。”
饲养员道:“咱们现在一说起犀牛,可能一下就会想到辽阔的非洲大草原。
其实犀牛的足迹,曾经遍布亚非两大洲,甚至一度到过黄河流域。咱们的祖先和犀牛、大象、老虎这些动物比邻而居。
它们不光是在各种书籍上有记载,更有关于犀牛的文物可以证明这一点。
比如说现在珍藏在国家博物馆,战国时期的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就是写实的苏门答腊犀形象,身上披着金银打造的云彩,非常的精致华美,大家可以看这边!”
动物园虽然没有青铜犀尊,不过在展牌上放了它的图片。
这犀牛雕像身上,雕刻着复杂的金银纹路,宛若祥云。
栩栩如生,眼神灵动,仿佛是一只活犀牛,穿过历史,朝众人走来!
“哇!”
“好漂亮啊!”
“这是战国时期的东西?太牛逼了!”
游客们都凑过去围观,纷纷惊叹起来,为祖先精湛的技艺折服!
饲养员道:“目前,世界上的犀牛分为五类,非洲有黑犀白犀,亚洲有苏门答腊犀、爪哇犀、印度犀,这几种在我国曾经都有分布。
几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华北平原的气候温暖潮湿,更接近于热带气候。那时候犀牛、大象它们活动范围是很广的。
后来随着农业扩张和气候变冷,犀牛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南移,另一方面就是人类的影响。
军队把它们的皮做铠甲,大夫用犀牛角入药。
随着人们的犀角的需求越来越大,让犀牛遭到大量捕杀,数量飞快减少,在中国的大地上消失了。”
“诶~”
游客们听到这里,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百感交集地叹了口气。
其实何止是犀牛呢?
很多动物的境遇都很糟糕,天行长臂猿只剩下150多只,绿孔雀两三百只。
命运几乎是在悬崖边缘,岌岌可危。
如果不保护好,未来可能就会步犀牛的后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