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加入书签

“雨都不下了,垮啥垮。”

“前几天河伯所不是刚来看过水位么,说没事儿的,怎么一转眼又变了?”

“看啥水位啊,测位竿早被拔回家砍烧了。”

“这女娃娃是官府的人?官府什么时候有女人了?莫不是骗人的吧?”

“嗯嗯,骗人,走,走。”

一群百姓,自说自话挥挥手,也便走了。

一上午跑了三个处于下游的村,几乎都是这样。半下午的时候,苏亚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带来了火虎的判断,“三田、明安、近水围、仙庵、仰义五村之外的堤坝,必溃。八百桥、六都、兴隆台可能有险,建议往高处迁移,冯家棚子以西的村庄可以不动。”

八个村庄都必须迁移,涉及人口数千人。

“哪个村最大?”

“明安。”

“去明安。”太史阑转身回到瓜老三家,对小映道,“小映,沂河坝要垮了,今天你无论如何,要把你的家人给转移到高处,离你们最近的杨家坪地势高,就去那里。”

小映怔怔地张开嘴,想了一会儿,默不作声开始收拾东西,和她父亲道:“咱们去杨家坪避一避。”

满村怀疑,无人肯信,太史阑指出堤坝上的裂缝,那些明眼人都不以为然,倒是这个眼盲的小女孩子,立即便信了。

太史阑默默看着她,像是感应到太史阑的目光,小映回头,笑笑,“我看不见,可我会听。有的人声音像在飘着,说的话语气虚虚的,像云,那都不能信。有的人也没有太多话,可是每个字都很干净,很牢固的感觉,像……”她为自己的词汇不太美妙而惭愧地笑,“像树根。很稳。”

说出来的话,不会干净,干净只是一个人传递过来的感觉,盲女的世界因黑暗而纯净,反而更加辨别出每个字里隐藏的光明。

太史阑点点头,去抱景泰蓝,景泰蓝却不肯走,扯着小映的衣角,“我给你看着他们……看着他们搬家……”

刚进门的赵十三“噗”地一声。

太史阑看看她这半路儿子——明明自己贪恋美色,偏要说得正义凛然,以前怎么没发觉这份滑头?

“交给你了,务必保护好。”她对赵十三匆匆点头,转身就走,赵十三张张嘴,想要将一个消息告诉她,她早已去得远了。

十三从鼻子里愤愤哧出一声。

==

“近一月大雨,沂河坝危在旦夕!乡亲们速速搬离!”

“明安、近水围、仙庵、仰义五村之外的堤坝必溃!就在今夜或明天!”

“我是北严城典史副手,沂河坝要垮了!速速搬离!”

两个不喜欢讲话的女人,嗓子喊哑了,却没有百姓挪窝,去年刚刚加固过的堤坝给百姓们造成盲目自信,谁也不信新坝会垮。此时正是春种下秧季节,家家户户都在抢种,谁舍得丢下这要紧事,为一个危言耸听的传闻,扶老携幼地离家?

人们潜意识都会拒绝灾难的逼近,惰性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有发现堤坝确实出现裂缝的人,担心地去问村长和里正,村长却道:“咱们也去城里问过了,管河泊所的金大使说,那俩女人是疯子,煽动民心制造恐慌不知道想干什么,这不是河泊所和北严府的官方公告,他们也没发觉任何问题。”

北严城官府的偷偷拆台,使迁移变成更不可能的事,到了中午的时候,又开始下雨,这回并不是暴风雨,还是那种绵长却不绝的雨,让人担心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者就在下一滴雨中。

田里,该插秧的还在插秧,耽误了插秧,影响收成,年底的粮食就交不上去,在百姓看来,这才是关乎人命的大事。

太史阑站在明安村的村口,看着来来去去不理会她的百姓,忽然道:“苏亚,会跳大神么?”

“啊?”

“你以前走江湖卖艺,应该看过。”太史阑道,“来一段。”

“啊……”

“你说过听我的。”

“……”

半晌苏亚从腰里摸出一个景泰蓝玩腻了的猴子面具,往脸上一戴。

“哇呀——”

一声叫石破天惊,村民们愕然回头。

太史阑险些一个踉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大劫在遇,天地皆昏,日月无光,浊浪滔天。有我圣母,怜民孤苦,净女下凡,万民翻身。淤泥源自混沌启,净女一现盛世举。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净女降临,万物重生!黄潮劫尽,日月当兴。青桐矗立,圣女降临!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齐天!”

苏亚戴着猴子面具,窜上村口大石,嘶哑的喉咙唱着民间装神弄鬼的教义,她嗓子被毁,声音沉滞,唱起这教词不觉得滑稽,反多了一种深沉浓重,洪荒沧桑的悠远感。

太史阑想,如果将来真的被排挤得过不下去,带苏亚混迹江湖应该也能过得不错。

随即她往青石下一坐,盘腿,闭目,宝相庄严。

村民们纷纷停住脚步,愕然看过来,苏亚拎起地上一个废弃的罐子,砰地往地上一砸。

罐子粉碎在太史阑膝前。

“青桐圣女显灵——”苏亚拉长嗓子,喊着她刚扯出来的名号。

太史阑取过一块布,盖在罐子碎片上,手按在布上。

村民唰一下围过来,两眼放光。

“她在玩罐子刺手不伤!我看耍江湖的玩过!”

“不对,是单手撑地过罐子!”

“是要抛碎片玩杂耍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