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来到幸福年代(1 / 2)

加入书签

周文强没想到自己能够有机会见到华夏第一位治国良相,这一天绝对值得铭记,是他穿越以来最开心、最值得纪念的一天。

有了这位治国良相的亲自接见,周文强这个‘华夏第一红色·商人’的身份算是彻底定调,接下来会见各部门官·员也就变得水到渠成,有了他的背书,叶老‘南粮北调’就不会有任何顾忌,将在极大程度上减缓华夏粮食危机,可谓活人无数。

按照严新和南海四老的话说,这可是一桩极大的功德。

“文强,未来两三年时间内,华夏还需要东南亚各国提供最少三千五百吨粮食,有没有问题?”

“嗯,我这是多问了,如今在东南亚谁不知道你周先生的威名?区区几千吨粮食自然是难不倒你的。我只想知道,雪媛的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我这个女儿向来骄傲,眼中除了我这个做父亲的外,再无其余男子,你可是个例外......”

叶老笑眯眯地望着周文强,对这位女儿整天念叨的青年英才那是越看越满意,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手段,解国家于倒悬,此乃真国士也!难得的是这小子还是个多情种子,据说老婆就有四个?

只有多情如此,方才有爱国爱民之心啊!这叫什么?这叫大爱无疆!

叶老今年也是刚过五十岁,依然精力旺盛、风流不减当年,号称‘花帅’,本人性情如此,自然是越看周文强越觉是同道中人,简直相见恨晚。

而且不过二十九岁的年龄,就已经是港岛首富、名震东南亚的周先生,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也只有这样的好男儿,才配得上自己的女儿!

周文强坐在叶老的专车上缓缓驶出海子,这多半天交流下来,也对这位的脾性也多少有些了解,闻言笑道:“雪媛小姐这样的女孩子哪个男人见了不爱?我当然也不能例外啦......不过叶老可知道我已经有四个老婆了,而且都是合法妻子?您居然不反对我和雪媛小姐交往?”

叶老闻言哈哈大笑:“多几个妻子又怎么了?好男儿当如是!我还以为你有多少女人呢,原来才只有四个?不多不多!只要你以后对雪媛好,那就是了,不过要是让我女儿受了委屈,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也要被我抓回来打屁股!”

周文强苦笑道:“叶老,要不要这么直接啊......”

“废话,我叶家将门虎女,谁还跟你扭扭捏捏?不是说你要在华夏住上一段时间吗?我做主了,离开之前把婚先订下来再说,否则你小子就休想离开大陆了!”

好家伙......周文强吃惊地望着叶老,总感觉他嫁女儿的手法像是在指挥战斗,毫不拖泥带水。

“叶老,这恐怕还要问问雪媛的意思吧?”

“这还用问,女儿是我生的,她心里怎么想我这个做父亲的还能不清楚?”

叶老霸气地一挥大手:“下车吧!”

“下车?”

周文强一愣,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说的好好的就赶我下车?

“雪媛的车很快就到了,会带你去安排好的住处,你小子还真能出难题,为了安排你住在红山口机修分厂,雪媛可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呢。”

叶老看了看周文强,对这个未来女婿是越发的满意了,年纪轻轻就知道关注实业,而且关注的还是牵连国家命脉的钢铁产业,这小子确实不简单,胸中有丘壑啊!

......

周文强算是给叶雪媛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在六零年代的华夏大陆虽然还没有兴起身份证制度,可对于城乡居民的管理却比后世还要谨严,简单来说,无论你住在农村还是城市,那都需要一个合法的身份。

这时的城市居民除了土生土长的老户居住祖屋外,有工作的就要住在单位宿舍,结婚的有单位分房,房地产还是个遥远的传说,那可是代表着万恶的资本主义。

在农村的合法身份则是公社社员,可以拥有一片自建土地,那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家家户户都连着亲、打断骨头还有筋,外来户都要经过公社审查、有人担保才能落户居住。

这年头儿没人敢出租房子,那属于资本主义的尾巴,是一种投机倒把行为!

住宾馆?别傻了,这年头儿应该叫做国营旅社,随便一个服务员都是国家的主人,会仔仔细细审查你的单位介绍信,没有介绍信会被请进派出所十五日游,赠送合金手镯、免费管饭。

周文强感兴趣的红山口机修分厂就更为敏感了,这年头虽然不搞炼钢铁超英赶美,可钢铁企业依然是国家重要资源产出之地,你就是在厂子附近多转几圈儿,都会被保卫科的同志给盯上,然后估计就没有然后了,人民民主专政等着你。

叶雪媛最后还是在父亲的默许下,给周文强搞了一个‘爱国华侨捐资者’的头衔。

这年头华夏虽然没有彻底打开国门欢迎海外侨胞归国,却一直与海外尤其是东南亚的爱国侨胞组织有各种联系,这次举国遭遇粮食危机,除了周文强的北望公司临危出手力撑大局外,东南亚南洋一带的爱国侨胞也没少了资助祖国,李志恒之所以能够在周文强手中留下命来,便与他在南洋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

周文强这个‘爱国华侨捐资商’不是来投资,眼下国情如此,哪怕你是爱国华侨,国家也不允许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资金投入国营企业,但如果只是捐赠而不是投资,经过上级审查后还是可以被允许的。

而且捐资者还将有权利暂时居住在被捐助企业一段时间,说是监督这笔资金的使用,其实也代表了‘上面’某些人士的未来发展意图。

多年紧闭的华夏国门虽然至今都还没有松动的迹象,可一些华夏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为未来打算,这些爱国华侨捐资商或许在几年、十几年后就有了投资国内企业的可能......

周文强却是知道,四五年后,这些有识之士将会遭到一场全民运动的毁灭性打击,令人扼腕叹息,不过希望的种子也从此成功种下,在十几年后,终于化作一阵改革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