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1 / 2)
皇帝见锦绣来了, 亲切的朝锦绣招手:“早就听闻皇叔有意收你做关门弟子,前些日子皇叔终于心想事成,真是可喜可贺!不必拘礼, 过来与朕说说话。”
立马有知机的小太监给锦绣搬了张凳子,就放在皇帝身边下首位置。
定王不满的哼哼:“这事儿就父皇你与宁亲王爷爷两人高兴吧!本来锦绣管我叫一声表哥, 天经地义,谁都不能说什么。
现下好了, 宁亲王爷爷收了锦绣做徒弟, 好好地儿臣就矮了一截儿,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皇帝闻言扔了一个橘子到定王怀里, 不轻不重的警告:“我们各论各的,互不耽搁,这种话以后在外面少说。”
定王撇嘴:“好嘛好嘛!父皇你也就是现在说说儿臣而已,等以后大家都知道锦绣被宁亲王爷爷收为关门弟子,你看看到时候所有人都在私底下议论, 还能管住所有人的嘴不成?”
定王也就是随口一抱怨, 看皇帝又朝他瞪过来,立马改口说正经事。
“哎, 之前南方干旱, 虽不严重, 且朝廷及时推广了筒车,翻车,井车, 各地上来的折子反映很好,但父皇到底不放心, 想派人去看看。”
定王坐直身体, 指着自己鼻子道:“父皇的意思, 这个钦差大臣非本王莫属,本王还跟父皇提议,这件事有你的功劳,可带着你一起去江南巡查。
元大人你意下如何?”
锦绣心说:这下算是明白定王在早朝上被攻讦的原因了,就是不知道这种事,如何被朝臣,包括礼部侍郎提前知晓的,毕竟陛下还没有真正在早朝上宣布命令。
锦绣起身,对皇帝拱手道:“唯陛下之令是从。”
皇帝满意的指着小几上的果盘道:“别拘谨,尝尝?”
锦绣直接端了盘子慢慢品尝,皇帝愣了一下,突然心情很好的对锦绣道:“珏儿长这么大还没办过差事,且性子跳脱。
朕观你性子稳重,一路上遇事与珏儿多加商议,从旁规劝着些,朕会给你们派一个有经验的人随侍左右,遇到拿不准的事可与他商议着来。”
既然皇帝都决定好了,能提前通知他一声,已经出乎锦绣预料,这时候只要好好答应下来就行。
派定王去江南巡游的圣旨很快就下来了,皇帝明显没有与大臣们商议的意思,当天下午,圣旨从宫里传出来,很多人都吃了一惊。
与之一起来的还有随从人员名单,翰林院同僚见到锦绣赫然在列,虽然惊讶,但很快就想通了。
只有林如松悄悄来找锦绣:“我听说上面好几位王爷都想要这次的差事,为此私下里过了好几个来回的招数了。
现下冷不丁落到定王头上,且定王以前从未参与过朝政,第一次参政就是这般出风头的大事,恐怕一路不会太平……”
林如松已经说的很透彻了,锦绣对此十分感谢。
圣旨要求巡查队伍两日内启程,锦绣当天就在刘大人的见证下,与另一位同僚交接了手头的任务。
下衙后先去宁亲王府说明了此事,本以为能偷懒一段时间呢,谁成想老爷子实在是个狠人,直接拿起桌上早已准备好的纸张,扔给锦绣:“这是听闻此事后,为师给你准备的作业,无论文武,都详细到每天的学习任务了。
拿回去好好看看,回来为师是要检查的。要是被为师发现你偷懒……”
锦绣现在觉得,这种说话藏一半露一半的,其实才是最可怕的。
等队伍出了京城,定王就像是春游的小学生脱离老师监管似的,骑着马跑前跑后,上蹿下跳,随行保护的几名护卫脸色肉眼可见的苦了下去。
锦绣觉得,要不是他是定王,是皇上的亲儿子,这般折腾怕是要被人套麻袋。
到了下午时,这位终于跑累了,锦绣感觉马车一晃,抬眼就见定王笑嘻嘻的钻进了马车。
定王大喇喇的问锦绣:“元大人,你怎么跟个大姑娘似的,打算一路上都躲在马车里吗?这书有什么好看的?”
锦绣收起一本放在左侧,从右侧拿起另一本,不紧不慢回答:“都是从翰林院那边找来的关于南方几个州的地方志,《礼记.曲礼上》有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提前了解各地风俗,对咱们有益无害。”
定王脸一红,随即摆手:“这些曲大人肯定都知道,他曾经跟随好几位大人下过江南,且他本人早年间也生活在南方,对南方的了解知之甚详,父皇让曲大人随性的用意不言而喻,不用咱们这般辛苦吧?”
锦绣懒洋洋的抬眼看了定王一眼,没说话,低头翻了一页。
定王干咳一声,挤到锦绣旁边,支支吾吾道:“本王又想了下,觉得元大人你说的甚为有礼,方才是我一时想岔了,本王和你一起看吧!”
锦绣也没指望这位能耐下性子认真看出个什么名堂,直接从案几上给挑了两本游记:“这是本朝一位曾在南方为官的知州大人写的游记,虽不出名,但据臣观察,却是难得将趣味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读物,王爷或可一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