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2 / 2)

加入书签

看着吕布甩开诸侯士兵逃出生天,王灿脸上闪过一抹笑容。

击败吕布的西凉军,王灿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郭嘉见吕布轻松地逃走,脸上带着疑惑,不解的望着王灿,不明白王灿为什么不派遣士兵将吕布围住。只要大军围住吕布,让吕布陷入诸侯士兵的包围,吕布就是拔了牙的老虎,绝对没有逃生的可能。

王灿这么做,让郭嘉非常不解。

吕布左冲右突,终于冲出了诸侯大军的包围圈,赵云、孙坚等人也被甩在了身后。

吕布回头看着不断涌上来的士兵,大吼道:“王灿,今日之耻,本侯来日必报。”

说完后,吕布无视身后惨叫嘶嚎的西凉兵,头也不回的骑着赤兔马快速奔驰。郝萌和成廉两人陷入诸侯大军包围中,脱不得身。最后,成廉被裴元绍狼牙棒砸成一滩烂肉,郝萌被黄盖铁鞭劈中脑袋,直接将郝萌杀了。

至此,吕布成了孤家寡人,再没有一个心腹。

西凉军分散开,虽然有机会逃生,却更加容易被各个击破。

吕布逃跑后,西凉军没有支持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全军覆灭。

袁绍气哼哼的追上来,看着王灿,喝道:“为先,吕布骑着赤兔马逃跑,为什么不派遣士兵围住吕布,这可是杀死吕布的大好机会,希望你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王灿笑道:“盟主,吕布一介匹夫,让他回到董卓身边又能如何?”

袁绍瞪了王灿一眼,鼻息咻咻,大声喝道:“吕布世之虎将,是董卓麾下第一猛将,若是能够斩杀吕布,对诸侯大军讨伐董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斩杀吕布后,更能打击董卓的嚣张气焰,也能让朝廷中的大臣们知道董卓并不可怕,董卓是可以战胜的。”

袁绍连连叹息,脸上满是遗憾。

王灿说道:“盟主,让吕布骑着赤兔马回到董卓身边,同样能打击董卓。”

袁绍被王灿勾起了好奇心,问道:“哦,这是为什么?”

王灿说道:“吕布一人一骑回到董卓身边,狼狈不堪,可谓是丢尽了西凉军的脸面,试想董卓见到吕布狼狈的神情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灿猜想董卓肯定会暴怒,同时董卓也会畏惧诸侯军的势力,这也更加能够让董卓知道诸侯盟军是强大的,是不可抵抗的。”

袁绍听了王灿的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说道:“为先之言,倒也不无道理。”

这时,王灿又放下身段,说道:“盟主,若是王灿有不妥之处,请盟主责罚。”

王灿先是强硬的解释一番,现在又向袁绍请罪,一刚一柔,顿时在袁绍心中的印象又变得好了起来,让袁绍觉得王灿虽然有些莽撞,却也还是想着建功立业的。再加上王灿三番五次力挺袁绍,在袁绍眼中,王灿是一个非常好的下属,使得袁绍很容易就接受了王灿的道歉。

袁绍摆手道:“好了,为先也是一番好意,虽然放走了吕布,不过事已至此,追究责任也于事无补,大军清扫战场,回营休整一日,然后直逼洛阳。”

王灿拜谢道:“盟主英明!”

袁绍笑了笑,带着得意的笑容离开了。

曹操走到王灿身边,压低声音问道:“为先,你放走吕布是何用意?”

王灿说道:“孟德兄,我不是解释过了么?孟德兄这样询问我,莫非是认为王灿会勾结吕布,或者是王灿和吕布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曹操摇摇头,愤愤的说道:“没有,只是觉得你昏了头而已。”

没有得到答案,曹操转身离开了,但是曹操转过身后,眼眸中却闪过一道冷忙。

王灿的解释袁绍会相信,曹操却不会相信。

曹操和王灿公事这么久,非常了解王灿的性格。曹操认为王灿绝对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而且王灿本身的谋略也非常出众,绝不可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可惜,曹操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王灿是怎么考虑的。

孙坚见曹操没有得到答案,也没有上来询问,带着士兵开始返回营地。

诸侯大军击败吕布,就能够直下洛阳。

大军返回营地,做最后的休整,然后即将启程前往洛阳。

王灿回到营地后,郭嘉急急忙忙的赶到王灿营帐中,陪同郭嘉一起来的还有荀攸。

营帐中,王灿坐在主位上,下方左右两侧坐着荀攸和郭嘉,荀攸听郭嘉说王灿放走吕布,也都是露出惊愕的神色。两人来到王灿营帐中,郭嘉率先问道:“主公,嘉心中好奇,主公您神机妙算,放走吕布肯定有深意,请主公解惑。”

荀攸也是望着王灿,等待着王灿解释。两人都一致认为应该诛杀吕布,解决董卓的第一猛将,也都不相信王灿会犯低级错误,等待着王灿解释。

王灿笑问道:“公达、奉孝,你们真想知道?”

郭嘉和荀攸连连点头,道:“嗯,我们都想知道主公的用意。”

王灿闻言,神色突然间变得严肃起来,沉声说道:“好,既然奉孝和公达都想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索性我就把所有的想法都告诉你们。奉孝,你去吩咐裴元绍亲自把守营帐,一丈之内,不准任何人接近营帐。”

郭嘉兴奋地点头,起身急忙去传达王灿的命令了。

不一会儿,郭嘉就又回来了。

郭嘉坐下后,和荀攸都是露出凝重的神色,从王灿让裴元绍把守营帐,不准其他人接近营帐一丈的范围可以看出,王灿说的话肯定非常重要。

郭嘉说道:“主公,您可以说了吧。”

王灿深吸口气,问道:“奉孝,你认为吕布此人如何?”

郭嘉答道:“当世虎将!”

王灿又问道:“公达,你是怎么认为的?”

荀攸答道:“豺狼之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