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28节(2 / 2)
珍卿自己觉得很是可行,跟三哥、四姐商议一番,选定一些作风不错的报社合作,权力下放由别人帮忙摹稿发行,也免得翻印者太猖狂搞得正版赚不到钱。
初春仲春时节难得海浪不大,这回远洋旅行比到美国顺遂,珍卿在晕船不太厉害时,就在船舱里狂赶她的画稿。
《我和我的祖父》在国内的发行盛景,珍卿基本上预料到了,但没想到从法国出发之后,法国的师友纷纷来电恭贺,说她的连环画造成巴黎纸贵奇景,热度先由华人界向洋人界辐射,后由达芒、弗朗索瓦、莫诺等在沙龙宴会,发起对中国式连环画故事的讨论,这讨论又借助讨论者的影响力散播开。汤女士跟其他在法华人朋友,已在珍卿给达芒等翻译的法语版本基础上,加印了英文版连环画版本——印制数量当然不比中国版的多。兴致勃勃地跟珍卿讨论,如何造成新的异域文化胜景,珍卿倒没那么大的野心,由着朋友们去随便做一做,详情不必细述。
外国的学人跟中国的学者,看待《我和我的祖父》视角不同,审美判析的角度也大不相同。法国人看到杜太爷这位非主流的乡绅祖父,满足了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猎奇心理,又被这堂吉诃德式的疯狂grandfather圈粉——当然这种兴趣未必全部出于赞美,珍卿知道有些人,会把中国旧式家长的形象刻板丑陋化,以证明自己优越感的合理性。但真正的大学者可以很透彻很客观。
譬如,后来弗朗索瓦先生就来信说,外国人对中国的新式人物看得多,对他们的旧式人物多是刻板印象,以为全是泯灭人性、冥顽不灵的活僵尸,他说珍卿刻画的三表叔形象,首先就是旧式的保守家长送出留洋的,这种旧家庭出来的新式人物,也在旧观念的堡垒和新价值的浪潮中生活,演绎出奇特的大时代乡县生活场景。还有杨家姑奶奶跟向渊堂哥,这些中国封建价值的拥趸人物,在层层包裹的旧式价值观下,还绽放着震撼人心的理性正义光辉,不少外国人看了说非常感动,竟说这部连环画是中国划时代的作品,珍卿后来觉得啼笑皆非,需要这么夸张吗?它本质上难道不是通俗连环画吗?
当然,作为《我和我的祖父》的两个主角,画中的祖孙形象引起的讨论尤其多。珍卿对故事稍有演绎和杜撰,但大多数事情也非空造,杜太爷不伦不类的新旧价值观,造成他令人啼笑皆非的行动,在笑料中饱含浓厚的亲情,还有“孙女”能屈能伸又跳脱达观的性格,表现出孩童世界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亲子感情和知识艺术的向往,放在尚未开化的封建宗族社会背景下,再糅合中西审美的构景赋彩方式,给读者别开生面的新鲜审美享受,而读图是文盲也能做到的事。所以这个系列走红是必然的,但没想到在国外也这么红。
珍卿又一次感到盛名之累,方方面面催稿的人实在多,在船上白天黑夜地赶画稿。有时三哥拉着她在甲板散心,看四姐跟同船客人聊天喝咖啡,她跟三哥坐一边观景闲聊,常常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可不完全是春季犯困,三哥怀疑她累狠了气血虚。这时三哥就不免感叹,早知道珍卿事业火红成这样,当日在巴黎该学点绘画知识,好歹能打点有技术含量的下手。四姐就自告奋勇地说教他,三哥包揽珍卿的衣食起居,学得效果不大理想,四姐就嚷嚷着说他不认真。珍卿也笑说三哥志不在此。
不到一周船就行驶近红海,红海前面的苏彝士运河,那么窄巴巴的实在不甚壮观,珍卿就说有些景致见面不如闻面,三哥笑说这何尝不是一种体验?过苏彝士海峡就感到不同,他们乘坐的大轮船被海水托举得真高,有时视觉上感觉像陆上行船,不免讨论起海水密度大的缘故,也有趣味。
这时气候也来一个大转折,好像突然从春天骤然变作夏天,大家纷纷拿出夏衣凉鞋来穿。天气太炎热珍卿总在船舱也闷倦,画画的时间就缩减不少。在port said港停靠时,珍卿买了两袋子红宝石,预备回去给各处的女性亲友做礼物。不过听三哥说,价钱远比十多年前高昂得多,他给珍卿做项链戒指的宝石,才花了不到多少多少钱,珍卿觉得好玩的同时,感叹世界不太平物价也不太平,四姐就调笑说三哥娶老婆心不诚,原以为价值连城的红宝石竟是贱价买来。大家说笑玩闹着总算心情好些。
非洲广袤肥沃的原野很好看,红海上墨青色的波澜也动人,但这里炎热得像三伏天,珍卿他们在舱里待得闷热,在甲板上其实也坐不住,遇到港口下去玩也没那么好玩,又不似船上其他人以麻将转移焦虑,干脆晚上打牌白天睡觉。他们直熬着走到印度洋才稍好些。
船到锡兰的科仑坡停靠两天,珍卿三人准备下船体验热带风情,科仑坡港口岸上多营绿植,在船上看景色也比别处清爽,轮船停泊在两道长坝之内,像被两只关切的手臂揽住。海面上粼粼水波不见浪花。
上岸由英国警察给护照盖印,后面还有印度警察检查印戳,这情景跟在海宁租界看见红头阿三不遑多让。来接珍卿他们的亲戚早候着——是谢家五舅舅的儿子讷言,他在这里的中国领事馆做文化参事,一家人对暌违经年的表兄妹,款待得郑重而周致。讷言表哥家的客房自比船舱舒适,房中净瓶里插着热带的鲜盈花卉,鼻翼间尽是异域的香气。
作者有话说:
抱歉,昨天晚上头疼,本来想睡一个小时起来修改更新,结果一睡睡到后半夜,今天才更。这是昨天的,后面还有一更是今天的。感谢在2023-02-27 23:58:55~2023-03-01 13:53: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荷下溪 50瓶;钟陵人 17瓶;paddy 2瓶;23155266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9章 经冬历春终回归
珍卿三人到科仑坡时上岸, 特意到亲戚谢敏行表兄家歇脚,家居环境自比船上舒适得多。
敏行表哥家的孩子对珍卿尤其热情,总追问《我和我的祖父》后续如何, 说“祖父”总不许孙女珍珍学画,那后来是怎么学上画的呢?是祖父回心转意了吗?还有小伙伴的母亲后来如何, 她后来还受公婆丈夫的打吗?……
珍卿跟小孩们聊天才后知后觉, 小孩们跟孙离叔叔那些长者不同, 他们看连环画还是看情节和图画, 尚在童稚少年时, 不会追忆过去追忆到泪湿枕巾,倒对画中人物的生活情景和斗智斗勇感兴趣,说起连环画中的各种笑料如数家珍, 还谈论他们对好人坏人的看法,无形中促成一种被动的思考。还跟珍卿讨论中国南北风俗,谈起来大人小孩都长见识。珍卿还见讷言表哥的小女儿阿谨, 像她小时候一样, 拿着透薄的竹纸蒙在画上描线, 然后拿了颜料去照着涂画。孩子在无形间获得审美和趣味,珍卿跟三哥说这就是她的初衷。
他们一行在科仑坡也出去逛, 热带植物看过两回就不新奇, 那些大小佛像也像是新造的,食物多数是印度式的格调, 让人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这里的象牙制品倒异常丰富, 珍卿给杜太爷买了嵌象牙的手杖, 给信佛的杨家姑奶奶买了贝叶经书, 把买其他象牙制品预备送礼等等。
在科仑坡的两天很轻松快乐, 但还不至于叫人留恋往返。只是重新登上旅程的时候, 做文化参赞的敏行表兄很动感情,连带孩子们也为离别而哭,一直哭到轮船开启也未停歇。珍卿他们被感染着伤感一阵,但想着离母国越来越近,其实欣悦多于伤感。
到安南的西贡又停一天,这里虽被法国人殖民着,原住民的文化风俗还是中国式的,反正珍卿对安南人无特别的热情。四姐倒很感性地说同胞可怜。
一过新加坡很快就抵达港岛,目的地是祖国大陆的游子们,有的心就渐渐地安详平和,更多人是心怯加激动,说看到母国的海岸线都觉亲切——即便她被战争的阴霾笼罩着。
——
去时烟雨濛濛,归来芳草依旧。
珍卿和三哥、四姐抵达海宁时,是公历三月初的晴朗上午。当轮船开始减速泊进港口,就发现码头乌央央的接船人众。当s.s.p号货轮终于在港口泊定,珍卿他们提溜着随身的行李,站在头等舱甲板向下观望,他们看见岸上的醒目横幅指着笑,那杏黄底橘红框的横幅用黑字明晃晃写着:易先生载誉归来,谢公馆娇客全矣。
娇客除了指女婿,也有代指儿女的用法。说“谢公馆娇客全矣”算不上准确,三哥这一辈吴祖兴不在,娇娇这一辈她两个兄长也不在。但珍卿和三哥理解字间的意味,“娇客全矣”表达的是父母的倚庐之情和团聚之喜。
幸好只有这一幅显眼横幅,没有更多花里胡哨的排场。在s.s.p号货轮上联系的人太多,他们的归国行程算不上秘密,不过这样人山人海的架势,还是让人有意料之外的不安。
四姐倚在船舷上哼了一声:“小妹,这多半是你爸爸的手笔吧?”三哥揽着珍卿摇头说:“后半句也许出自杜叔叔,前一句嘛,杜叔叔犯不着叫她‘易先生’……”
珍卿、四姐都戴有网纱的帽子,就是怕在船上就被围堵,当他们按次序排着队从船上下来,远远看见杜教授三人拉手挤过去。待他们挤得近一些,才发现海宁相识的师长亲友几乎尽来,近亲包括杜太爷、谢董事长、杜教授、二姐、二姐夫,余外还有谢家舅舅舅妈和表兄弟姊妹,还有各书局、报社的老相识们,如惊华书局、十字街心、新女性报、宁报等的代表,还有慕江南先生派来的师兄师姐……接珍卿三人的人简直山拥水簇,把其他客人跟其亲友的路也堵了。
珍卿他们对着张张热情笑面,也鼓出最热忱的笑面也面对人。
这时候鞭炮也毕毕剥剥响起来,不只一家在放鞭炮迎接归人,不知谁家还请了西洋乐的堂会,一群穿着制服的乐手大奏西洋乐器,还有举着照相机的记者们,冲着看得着的名流人物高声提问,再加上码头上人们喜悦激动的言语哭音,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嚷得沸反盈天,人们面对面说话都要高声喊才行。
幸好在船上见的横幅没拱在这里,不然易先生的追崇者撵着横幅过来,恐怕把珍卿一家挤得走出去都难。
四姐一下来就抱着二姐哭,二姐说仿佛昨日才送她出去,今天忽然就回来了,时间快得让人惊诧。四姐又抱住谢董事长且哭且笑,转头问二姐夫怎么不见小英,二姐揽着四姐说她坐船坐傻了,这种嘈乱地方敢让孩子来吗?
珍卿和三哥一齐下到码头上,先把托运的行李单子交给阿成和封管家,叫他们到行李舱排队接管行李,说行李多叫他们多带一些人去。珍卿迎面见到老了一圈的杜教授,杜教授动情地抱起珍卿转圈圈,可惜气力不继转完喘得很,他亲了珍卿左右的脸颊,才泪盈盈大声说“欢迎闺女回家”。珍卿一被杜教授松开,就见旁边眼巴巴的杜太爷,她便红着眼眶拉住杜太爷说:“祖父,我回来了。”主动拥抱老来愈瘦的杜太爷,杜太爷一只手拄着拐杖,一只手颤颤地拍她的脊背。三哥拉着阿成又交代了什么,才分别跟杜教授和杜太爷拥抱。
杜太爷激动地轻轻抽泣着,浑浊的老眼愈发视野模糊,他想从荷包里拿出手绢,颤抖的手总也不能成功,怕杜太爷对拥抱还是不自在,珍卿抱了片刻就赶紧放开,见杜太爷拿袖子拭泪,忙用她的手绢给他擦。杜太爷渐渐上了岁数,又跟珍卿分隔多年,从前觉得肉麻不堪的亲切举动,虽然还不能坦然受之,倒也没有拒绝孙女。
当三哥过来拥抱他的时候,他还紧紧攥着珍卿的手,下意识地跟三哥念叨:“这一次回来,珍卿我不叫她走了,你也不走那么远了吧。”三哥揽着杜太爷笑着称是,珍卿夫妇又跟谢董事长他们相见,久别乍归自然是大喜事,人人脸上都是洋洋喜气。
珍卿看见艺专的叶知秋和秦间间,远远扬起手跟他们打招呼,本想挤过去好好交代点事,但这摩肩接踵的人丛中,她挤半天也没挤出三步,杜太爷干脆扯住她叫别挤了。珍卿想跟师兄、师姐说话,他们在另一边也扯着嗓子喊,但双方都听不见在喊什么,真是愁煞人也。
前来迎接归客的亲朋故旧太多,且人们听说易先生也在此间,多少人激动得到处探听寻觅,把码头拥堵得像个大集市。珍卿和三哥仓促跟大家握手,又仓促地在人丛中合影留念,谢董事长趁着场面尚未失控,叫管家和听差赶紧护着大家离开,她带二女儿郑重谢过前来接船的亲友,讲几个孩子今日旅途劳累,待过几日再排宴邀请众亲朋一聚,大家也都乐乐呵呵地应下来。
珍卿他们的随身行李不算多,但叫封管家和阿成接的行李颇多。除了自海外为亲友带回的礼物,还有为慕先生的艺专买的外国审美品,包括欧美画坛名家的素描原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的作品的精美画片,还有大量印着精美名家名作的明信片。
但船舱行李中最叫珍卿挂心的,是给慕先生带回的十数件教学石膏像,包括希腊罗马神话的经典人物雕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名家作品的复制品,还有素描课常用的马、狮等巨型石膏像等。像尺寸最小的《马赛曲》石膏像,尺寸稍大的海盗胸像等,珍卿倒不担心,然大型的动物解剖石膏模型,是特意拆分成几部分装于集中箱的。
珍卿生恐装卸工不知底细,把她千辛万苦拖回的石膏像损坏,挤出码头还问三哥是否交代清楚。谢董事长和吴二姐都笑她说,自己丈夫办事妥帖不妥帖,处了这么多年还想不到吗?
看着杜教授和二姐夫带杜太爷坐进车,珍卿跟三哥他们坐一辆车。听谢董事长和二姐一说,才知三哥早把行李清单寄回国内,三哥的随从阿永专门去艺专找慕先生,说这些精贵行李要找艺专的专人去接,慕先生就派了叶知秋和秦间间过来,刚才珍卿欲跟他们说话却挤不过去,人一散开阿成就找到叶、秦二人,他们全程盯着珍卿三人行李的装卸,保准不会出纰漏的。
四姐从法国也带回不少艺术品,适才珍卿发愁她也提心呢,听到她母姐一番解释,释然又满意地冲珍卿扬眉:“瞧你丈夫想得多周到。”珍卿跟前座的三哥拉拉手,他们之间说谢真是多余的,前面的三哥又跟母姐道谢,谢董事长轻轻搭上儿子肩膀,女强人难得的温柔,在亲人身上展露无遗:“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谢公馆一门娇客,今日确实全了。一家人永远不必言谢。”
珍卿拉着吴二姐生茧的手,心照不宣地交换眼神,都不提起谢公馆的长子吴祖兴。
风尘仆仆的归人回到谢公馆,连听差和女佣也亲亲热热地厮见,胖妈一见珍卿高兴得无措,一对细小眼睛汩汩地冒眼泪,珍卿抱着她不停言语安抚,问她老伴花匠老刘好不好。胖妈往东廊边上指一指,老刘缩在廊后要笑不笑,臊眉搭眼地手不知道往哪放好,瞅见胖妈和珍卿都看向他,窘迫得连忙从东廊跑向北边花园。还有金妈、王嫂等谢公馆老人,珍卿和四姐看见也抱一抱,四姐跟从前侍候她的王嫂说话,还热情地亲吻人家两下子,逗得老实巴交的王嫂羞红满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