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若非一片寒彻骨(1 / 2)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五月,五月正是冬小麦收获的季节。而这个时候,恰好是其他百姓不怎么忙碌的时节。
勤快一点,锄掉地里的草之后,也没有太多农活可干。
无数的百姓,都拥挤在他们县州开辟出来的试验田前。
他们想看看,这些试验田,到底能收获多少粮食。
其实,此时,不但是周围无数百姓无比重视。
各地州县长官,甚至就连朝中许多重臣,包括唐皇李世民、蜀王李愔在内,都是无比重视这件事情。
因为冬小麦的种植,关系到的,可是整个大唐的兴衰。
如果冬小麦真的能够丰收的话,那么整个大唐,都将会更加的兴盛。
他们如何能够不心动呢?
冬小麦的收割,无比隆重。
他们以亩为单位,每一亩收割下来的冬小麦,堆放在一起。
然后组织人手进行脱粒,再找地方晒干,然后计算一亩地的亩产量。
还在收割的时候,那些有经验的老农,根据收下的禾苗,还有禾穗的饱满程度,大概就能推算出产量来。
经过估算,他们计算出,这冬小麦的产量,似乎要比春小麦更高。
这个发现,不由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惊喜不已。
天呢!
这是真的吗?
只要冬小麦的亩产量能够和春小麦持平,甚至是略有不如,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十分惊喜的事情。
但是现在,看样子,似乎冬小麦的亩产量,要比春小麦更高啊!
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啊。
当然了,最终的产量还没有下来,这只是初步的估算而已。
他们虽然对自己的估算能力,有很大把握,但是也怕是自己估算错误。
很快,收割完毕,脱粒完成,然后开始晾晒。
经过两三天暴晒,所有得小麦,都已经晒干。
然后就到了称重的环节。
这一个环节,最是让万人瞩目。
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的化肥袋子。
盛粮食用的是翁,需要先称出翁的重量来,然后盛放小麦,再去皮之后,才是净重。
一翁自然是盛不下得,需要称重多次,再累加起来,才能得到最终的重量。
过程虽然繁琐,但是因为人多,第一亩地的产量,很快就称量出来。
最终产量,居然达到了三百六十斤。
这,这怎么可能?
冬小麦的产量,怎么可能比春小麦还要高?并且还高出不少来?
这个数量,让无数的百姓,州县得官员,还有那些监管人员,都为之怦然心动。
当然了,仅仅这一个数字,暂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这一个数字,不具备什么代表性。
接下来,千亩试验田,陆续开始进行称重。
很快,一个个数字,便被称量出来。
而这些数字,有多有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