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等待时机 一(1 / 2)

加入书签

丰昌纺织厂、茂源纺织厂和诚海纺织厂,从陈明翔开始创办华通贸易公司,就在他的庇护下正常开工,除了搬迁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停过机器,

一万多工人都是精挑细选的熟练工,沪市沦陷之后最不缺的就是工人,竞争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技术差一点都得砸了自己的饭碗。

别看纺织厂从沪市到了苏洲,想要跟着来工作的纺织工却有的是,这里待遇高福利好,每月还能回家四次,战乱时期能找到这样的岗位,已经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纺织厂搬迁的时候,在宪兵司令部的扶持下,从英美纺织厂拆走了大量的机器,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加上水电方面有苏洲市政府的资源倾斜,只要原料能供得上,产量是不用担心的。

“我从来就不担心纺织厂会没有订单,眼下不管是国统区还是沦陷区,到处都在缺棉布,因为战争的缘故,纺织厂的产量远远低于需求,可这是生活的必需品,商机是无限的。”

“最大的担心还是来源于棉纱和棉花供应不足,你也知道,沦陷区的棉花收购权力,都掌握在日本的纺织商人手里,这是重要的统制物资,也是日本政府的经济掠夺政策。”

“只是小打小闹的倒是没有关系,可三家大型纺织厂每天的消耗极其惊人,我大规模在产棉区收购棉花,势必会引起日本纺织同业会的强烈反弹,纺织厂从沪市搬迁到苏洲,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幸亏这次我和关东军司令部达成了物资交换的合作,可以把关外的棉纱输送到苏洲,要不然心里还真是发慌。”

“你想想,一万多个工人指望着我给她们带来收入,而这后面呢,可能是一万多个家庭和几万人的生活保障,身上的担子很重啊!”陈明翔说道。

纺织厂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人都是女工,这也是这个行业的特色,要不是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谁愿意从沪市跟着来苏洲啊?

陈明翔认为,自己既然把这些工人带到了苏洲,就有这个责任让大家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至少饿不死冻不死,勉强活下去,所以,在能力范围内,他尽可能的多提供福利。

“工人们对目前的环境非常满意,没有地痞流氓勒索,没有日伪的欺凌,沪市的月薪也就是六十多块中储券,我们已经翻了一番,特别是食堂,米饭基本上是不要钱的。”

“对了,有个事我得和你说说,苏洲的米价比沪市便宜很多,沪市是六百中储券一石米,苏洲才两百多一石米,大家想着能够给家里买点便宜米。”

“可是,日本人对沪市封锁的很严,如果发现私自携带大米,那是要没收和处罚的,这个事情虽然不大,但非常重要。”周海文说道。

沪市是大都市,物价自然是高得离谱,关键是日本人把苏浙鱼米之乡的产粮区管控很严,大米不是抢劫到日本,就是低价收购作为军粮,沪市的粮食受到限制,供应量日益减少,价格肯定要上涨。

但苏省的大米价格,就没有沪市那么高,至少低三倍,工人们就想要用两地的差价,买点大米带回沪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