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 第225节(1 / 2)

加入书签

不光是他,连孟小雨都没想到惠佳超市采购一听他的来意,简直就跟变脸似的,不光把老板叫来,甚至老板都主动给他端茶倒水,态度殷勤不得了,更别说讲价了,基本上屠宰场老板说什么价钱超市那边就立马答应,甚至连林煜文当时跟他的限价合同拿出来,超市那边也一口答应。

迷迷糊糊间跟惠佳超市签了合同,直到最后拿了钱,回去跟家人这么一说,家庭会议那么一开,孟小雨一家才慢慢回过味儿来。

八成是现在湍市各个城区地摊市场过于火爆,严重冲击超市市场,所以超市老板才这么着急。

再往细处研究,孟小雨才了解到,原来超市里生鲜生意八成都不怎么赚钱,但还得继续做,就是因为生鲜对于超市来说是个引流产品。

可现在湍市的居民既然不怎么在超市买生鲜,那么肯定去超市购物的次数大大减少,相应的,超市的收入肯定也会随之下跌。

这么一来,超市就亟需其他的引流产品来吸引顾客,增加顾客光顾。

虽说惠佳超市引入万全菜场的有机菜,可毕竟有机菜在外面稍微花些心思也能买到,对于挽留顾客即便有用,可到底用处也没那么强。

林煜文家的有机散养小公鸡就不同了,早就在地摊市场颇有名气,上次过年时甚至还莫名让那些有真空包装机的餐饮商家小赚一笔,这对于超市来说,不就是活生生上等的引流产品么!

“也难怪超市那边那么爽利也答应林煜文那边的限价。”屠宰场老板喃喃道。

当初林煜文也是为了他家口碑考量,要求综合整鸡的售价不能高于采购价的240%,拆卖利润大,可到底中间还经一手,实际落到超市那边销售的话,除去货损估摸也就30%不到。

孟小雨眯眼一笑,又晃晃手机:“现在社会渠道可多了,我还想着要是实体零售不好做就在网上卖呢。”

但现在天气太热,生鲜速冻产品路上运输风险太大,而且打包成本又高,稍微多几单退货的,倒还不如少赚点做实体买卖更省心。

屠宰场老板笑起来,摆摆手:“惠佳超市那边都说了,接下来要是还有这种生意,尽管联系他们,只要超市不亏钱他们都做。”

孟小雨也笑了,林煜文当时是没规定有机动物血的零售价,所以孟小雨才能甩开胳膊在网上卖高价,而不用担心退货货损。

果然,惠佳超市开始做起全程宣传,不光发传单,还在本地公众号做广告,甚至还请了湍市本地网红发视频。

现在湍市本地短视频被丰隆镇带得同样红红火火,很快惠佳超市要卖林煜文家的有机散养走地鸡的消息传遍全场,甚至连住在山里的林煜文一家,都听说了。

林煜文面前摆着程旭的手机,上面正播湍市本地网红的宣传介绍视频,上面说8.18-8.28这十天里,惠佳超市举行抽奖活动,顾客消费满88元即可参与,奖品是他家小公鸡的优先采购价购买权。至于没中奖的,得等人家中奖结束的买完了,看人品能不能正价抢到咯。

看完整个视频,林煜文咧嘴一乐:“这个惠佳超市倒是会搞。”

“参与抽奖的门槛不高,奖品看上去好像也跟开玩笑似的,但又精确挠到顾客的痒点上,这活动成效肯定好……”程旭却笑着分析这个惠佳超市的营销手段。

林煜文喝着茶,迷迷糊糊想起来他俩当时报道那天,说他们大学和毕业后工作好像就是从事市场营销管理来着……

林煜文一怔,市场营销什么的他倒是没什么好关心,可“管理”……

想到这儿,林煜文瞬间坐直了:不行,他得好好儿想想,怎么把这俩管理人才培养到位,要真成了,那接下来两三年里头能让他省心呢!

林煜文咧嘴一笑,之前还羡慕肖小晗家有个送上门管理,没想到他这儿的管理也是自己送上门的啊。

第234章 不吭不响的镇书记

◎4k◎

林煜文惦记着将来能省出心力带孩子, 接下来对教程旭卫雷二人便上了心。

最明显的区别便是林煜文自个儿都勤快不少,每日恢复早上四五点起床时间,跟刚上山那时候一样, 每天早起摘菜进城卖菜、回来把饭一吃就下地干活、午饭后太阳大就上山巡视养殖场、查勘牧草具体情况、傍晚给养殖场添粮……

几天下来林煜文不累, 两个学生几乎都快快趴下了。

程旭直羡慕东家的好体力,卫雷也是直呼林煜文是变态。

林煜文嘴巴一咧:“你们多锻炼锻炼,将来也能跟我这样。”

说着,林煜文还向二人展示他强壮的胳膊上的肌肉。

程旭卫雷沉默几秒,虽说林煜文话里意思是在鼓励他俩,可问题语气怎么听怎么更像是在炫耀?

林煜文拍拍二人肩膀:“总之,干这行首先得有个好身体。”说完, 他又抹了下腹部的衣服。

这下程旭两人算是彻底看明白了,林煜文这就是在炫耀啊, 这不是在炫耀他疙里疙瘩的腹肌是在干嘛?

被林煜文这么一骚,意外的效果还挺好,接下来二人再干活干累后, 没有跟之前那样连声抱怨, 反而是跟林煜文一样,把帽子铺在地上就地一躺, 歇足了起来继续干活。

都说肉.体与精神是互相影响的, 自打他俩不再抱怨后,反而觉得处理农事也就那么回事, 干多了自然而然愈加轻松。

如此一来, 竟也成了良性循环。

就在林煜文家里蒸蒸日上时, 吴朝仁家今年的玉米, 也成功大丰收。

现在村里有小微型农机租赁行, 还开在吴朝仁家门口, 他跟家里一合计,发现自己租农机车比去镇上喊农机站的收更划算呢,便咬牙辛苦一二十天。

好在是玉米早就跟王家河签了合同,也不愁卖,吴朝仁这边跟家人处理着玉米,同时也给王家河打电话联系,让他上山来查玉米品质。

王家河来后,干脆了当直接跟他签了买卖协议,当场就把吴朝仁家的玉米给包圆儿了!

吴朝仁家之前零散卖走地鸡倒也有赚些钱,可这一口气卖三十亩的有机玉米,却是他回村创业后最大一笔收入,差不多小十万呢,可把吴朝仁一家高兴得直咧嘴。

一家人算算账,要是照这样计较,不过两年多就能回本。按理说两三年回本这个周期在其他行业也不算快,可问题是当初他们回来创业时投入得也不少呀。

光是想想,每年卖玉米保底收入就有十万块钱,要是养鸡上稍微赚点儿,每年收入怎么不也得有个一二十万呀。

这么算来,在家干比之前在外面打工赚得多多了,而且一家人还能团聚。吴朝仁老娘甚至都在心里规划着,找个喜娘给自家儿子说说亲。

“真没想到现在回家种地养鸡也这么赚钱!”吴朝仁感慨。

吴朝仁老娘则是庆幸:“得亏咱们朝仁回来得早,下手也早,现在村里哪儿还有空地呀。”

不光是村里现在没了空余场地,连带着镇上,听说都被包揽个满满当当,甚至挨着丰隆村附近的几个村子,据说原本大片大片荒着的空地,现在也都被大大小小老板给包咯。

吴朝仁老爹吧嗒吧嗒抽着烟:“你们别高兴得太早,还是想想家里马上大批出栏的小公鸡怎么卖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