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爱豆爆红指南 第33节(1 / 2)
薛冬没理他,她当初跟他吵架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时不时抽风一般刺她一句,要不就是面带炫耀的跟她描述梁导对他有多好。
双重人格一样。
薛冬决定将刚刚的感动收起来,权当是喂狗了。
王明都快要被这场漂亮的翻身仗打懵了,他几乎是破音了,颤抖着手几乎要捧不住手机,“冬冬啊,楼...楼导居然肯帮你!”
薛冬表情无辜,“怎么?楼导很通情达理的呀。”
王明抽了下嘴角,又在脑袋里回想了一下楼成阴着脸满眼凶光的模样,实在是想象不到他能和通情达理扯上关系。
“行吧,你魅力大。”王明不去深究,转而指着谷来的评论一顿输出,“这个谷来,风向也转得太快了,之前我们去找他的时候他们不同意,导演一发博,他倒好,自己承认了。真是娱乐圈的人精,反正自己落得好名声,才不管别人死活。”
“我还当你混这么久娱乐圈,该习惯了?原来还没有啊。”薛冬凉凉地刺他一句。
王明鼓起眼睛正准备生气,转念又被满手机的邀约通告打消了怒气。
“幸亏咱们快杀青了。”王明的眼睛都直放光,“冬冬,你的排期我都直接能拉到三个月后了,一般般的三线艺人都不一定有咱们这水平。”
“回去之后就准备新专辑,你这次的回归造型咱们要好好设计设计,最好有点突破性,染个颜色也可以。哦不对,之前还得让你们团一起准备一场粉丝见面会,上一次的专辑还剩挺多都被你原来公司打包寄过来了,签售一场还是可以的。我看看...回归期结束的时候,光综艺我就接到了五档常驻,飞行邀约更多,回头咱们好好挑挑。”
“三个月?”薛冬提醒他,“寒假结束我还得回学校报道。”
王明脸色不太好看,“其实你现在还不如直接退学,上学出来又怎么样,不一定比你现在好混。”
薛冬没说话,就静静地看着他,看得王明心里直发毛,“行,你不退就不退,怎么没事就爱瞪人呢?我不是为你考虑吗?”
薛冬和王明进入了冷战。
她继续翻看着微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粉丝又迅速地突破了五十万大关,微博下面夸赞的评论仿佛潮水一般汹涌而至。
她这边的评论区下面一派欢歌笑语,但杨燕的评论区下的画风却截然不同,仿佛是互换了身份,她遭受到了犹如前几天薛冬收到的所有辱骂。
但杨燕无暇顾及这些了。
李红冷静的面孔都崩坏了,他几乎是用质问的语气问杨燕,“我让你开个直播给粉丝澄清,你开了吗?”
杨燕虚脱一般看着手机,“没。”
“没?”李红尖着嗓子,“杨燕,你就别把我的话放在心里!让你提前开个直播澄清一下,你要是开了我们还至于这么被动吗?”
杨燕一点吵架的兴趣都没有,“那怎么办呢?现在澄清吗?”
李红冷笑一声,“现在?你敢开直播?你开一个试试?你看人家谷来?看似不对立马在评论区留言,粉丝还都在那哥哥好真诚呢。你再看看你呢?被骂得一文不值了都!”
杨燕看向李红,“一文不值?你给我解约吧,这部戏我不想拍了。”
李红:“解啊!你当解约轮得到你提啊?制片人合约都发我了,说我们破坏剧组形象要起诉我们呢!”
杨燕要被荒唐笑了,“起诉我?之前薛冬被骂的时候他们怎么不起诉她?”
李红:“呵,你还有空管别人?别怪我没提醒你杨燕。艺协来信息了,要解释。你要是把艺协这个机会放跑了,你觉得你对公司的价值还有多少?”
第55章
“艺协要了解我的消息?”
这算是这段时间崔东带来的最具有爆炸性的消息。
崔东在电话那头又重复了一遍,“没听错,大明星。艺协内部下函了,恐怕你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收到邀请,好事。”
“我是没想到,你真的能做到这一步。”崔东感叹,“片段我看了,演技不错,小冬。你是可以做个演员的,只要你愿意。”
薛冬嗯了声,“我现在还没想那么多,可以选择的空间也不大。”
崔东赞成,“你毕竟才刚出道还是靠黑热搜有了些名气,脚跟没站稳。不过之后要接资源你可要注意一下,不要轻易去演现在的小成本网剧了,剧本烂的很多,大部分都有资本操纵,看着钱给的多实际上对你没什么好处。”
“说起来,你的戏要杀青了吧?”
薛冬:“对,明天最后一场。”
崔东:“好好演,结束之后叫上你队友我们聚个餐。”
薛冬一口答应,“好。”
崔东又想起了什么,“这次杨燕买的热搜好像有点争议,你清楚吗?圈里人都说是还有人混水摸鱼借你的事情踩杨燕。不过也不稀奇,以她的人品,仇家多得很。”
薛冬余光看见了杨燕大步流星地在往自己跟前走,突然笑了声,“东哥,你最近还见苏媛媛没?”
“没怎么,你要是见到她记得替我谢谢她,这次热搜这件事多亏了她。”
她眼看着杨燕的脸色从铁青转为阴沉,“要不是她,我都不知道还要被误会多久啊。嗯嗯,那张照片确实很重要。”
崔东在电话那头笑了出来,“我说呢。原来是她,也不稀奇了,和杨燕路数一样,就是智商低了些。”
薛冬看着杨燕顿住脚后拂袖愤然离去的身影,和崔东道了再见,“东哥,你忙吧。有什么到时候聚餐再说。”
苏媛媛才看着热搜里薛冬的热度高居不下,她气得快要背过气去,高跟鞋都甩到了一边,“我给你钱你就是这么给我用的?那照片上面照的是谁你都不清楚?”
站在她跟前的助理脸白得吓人,一个劲道歉,“媛媛姐,是我的失误,没有注意网络上的舆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