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赢(1 / 2)
十四接到圣旨的第二天就出发去了五台山, 甚至都没有时间过来永和宫中跟德妃告别。
德妃也猜到了,康熙可能给十四传谕时措辞也比较严厉, 所以十四才会这般急匆匆地启程前往山西。
虽然之前十二阿哥也陪着太后和苏麻喇姑去过五台山, 也曾在五台山上过年,但跟十四情况还是多有不同的。
十二阿哥那时候是秋天走的,过年是因为要陪着太后才没有回来, 当年甚至还有四阿哥和五阿哥在那里一并陪着太后, 倒也叫人说不出什么。
可十四这时候出发,根本就没有回京过年的机会, 等于是康熙强逼着他出门不准回家过年的。
德妃觉得很奇怪, 十四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惹到了康熙, 致使康熙大过年的还要把他给支到山上过年呢?
德妃召了十四福晋过来永和宫询问此事。
十四福晋不知道十四做了什么得罪了康熙, 但她知道十四前段时间曾经得罪过太子。
十四福晋将自己了解到的十二爷府螃蟹宴的事情大致一说, 并道那天在十二爷府的人不少, 很可能已经把事情传到万岁耳朵里了。
德妃再没想到会是这么一回事。
她愣了半晌,对着这个答案颇为不满道:“今年九月里头天凉,宫里一早就换上夹的了, 这大冷天的, 吃点什么东西不好?偏生还要去吃螃蟹, 真是……”
虽说德妃嘴上是在埋怨十四, 但也有点埋怨十二的意思在里头。
要是他不办这个螃蟹宴, 十四也不必过去吃螃蟹, 自然也不会得罪太子了。
十四福晋觉得德妃想法很奇怪, 人家好好的一个宴席都被十四毁了还没说啥呢,德妃这边还先怨上了。
就是皇上和太子也不见得事事如意,谁都围着他转, 怎么十四就得所有人都为他服务呢?
自打知道十四不待见十二以来, 十四福晋总是变着法儿想找素材夸十二气十四,谁知夸着夸着自己竟也当真了。
现在德妃说十二不好,十四福晋就感觉到浑身不适特别想还嘴。
但十四福晋也知道,她此时面对的人不是十四而是德妃,便还是忍了下来,低头吃茶掩藏自己的小情绪。
德妃叹了口气,转而又对着十四福晋道:“十四这脾气还是需得人提点着才好,日后还是要你多受受累,时常劝着他一些,再不能叫他吃了酒这般得罪人了。”
德妃一向对这个儿媳不是怎么满意,一点也没有贤内助的样子,既不能帮衬十四什么,也不能约束好十四。
十四福晋嘴上应着,心中暗自腹诽。
瞧德妃这话说的,好像是她劝十四,十四就会听她话似的。
别跟她的说法反着干就很好了。
话说回来,前段时间十四跟八爷不知道在搞什么,天天一大早便出门去,混很晚才回家来。
如今看来,十四这脾气是真不靠谱儿,总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旁人都要靠边站,几个兄弟当中,比他有能力的不如他得宠,比他更得圣心的不如他福运双全……就这么飘下去,迟早会惹出事情来。
十四福晋可不打算跟着十四一块儿倒霉,决定给自己早早找好后路。
听说弘明几个在十二爷府上跟小伙伴儿们玩得不错。
如今太子是不行了,要上位的阿哥统共数一数就那么几个。
到时叫弘明多跟三爷、四爷家的孩子们搞好关系,等到将来小伙伴的阿玛上位后,保住自身和她这个额娘想来不成问题。
= =
十四一路西行去了五台山后,才觉得十二哥真是好脾气,陪太后在这种鸡不生蛋的地方待了两年依然无怨无悔,说起这段经历还能笑得柔和,当真是挺不容易的。
这边显通寺内的住持还记得十二阿哥,听说来人是十二阿哥的弟弟十四阿哥,对着十四还夸了一通十二。
豁达,开朗,明理,淡泊,不管对上什么事情都有一颗平常心。
十四越听越觉得住持的话不大对头。
照他这说法,要不是十二阿哥是皇子的缘故,他都想度十二哥出家,为佛门新添一个颇有佛性和佛缘的弟子了。
十四笑得有些勉强。
还是别了吧,太子出个家闹得满城风雨,皇阿玛几乎丢掉了半条性命,若是十二哥再出家去那还得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家天天听十四福晋夸十二哥就有够人生气的了,怎么出来一趟还能碰见夸十二哥的人啊?
十四觉得郁闷非常,跑去殷陶的地里拔了两根大萝卜,回到自己房中削了皮,啃了整整两根才解气。
= =
一转眼就到了康熙五十年的新年,虽然太子已经搬离了毓庆宫,但康熙比往年时候心中更加记挂着太子,也就是如今的慧真法师胤礽。
各种年货、珍宝和名贵的食材流水一般地送了过去。
临近新年之时,殷陶也给太子送来了好些年货。
太子如今整日与经书为伴,创作与佛学相关的书籍的同时,还开始研制改进瑞脑香和百合香等多种香料。
太子气色很好,比起殷陶之前在宫中看到的太子几乎判若两人,脸上也有了发自内心的笑容,整个人是真的放松下来,放过了自己,也放过了康熙。
一个废了的太子,并不会失去所有的支持,毕竟“废”是一个被动词,即便被皇上废了,但在大众眼里,他只是失去了原本储君的地位,但仍然会有着往上爬的心思。
太子的地位实在特殊,故而一废太子的时候,一直支持着太子、想要等待太子翻身的人并不在少数。
但一个出家的太子,是自己从心理上断绝了想要争位的心思,支持的人也大大减少,朝中上下都默认太子退出了夺嫡。
如此一来,新君上位后也好接手,不会有人再拿太子和弘皙的事情做什么文章。
胤礽留下殷陶一起吃茶,两人聊着聊着便聊起了中原佛教传播和敦煌佛教文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