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仙 第230节(2 / 2)
很明显了,这十二字就是写给他看的。
什么人?欲得仙宝?究竟是什么人才能说出这样话。
他很想叫醒龙行云和崔游,但十二字所蕴含的意味,令他口舌发干,喉结耸动。
叫醒了身边两位,崔游还好说,龙行云这个结拜三弟其实比他这个大哥更有主见。没别的,无关乎能力,谁叫人家的出身好,有靠山和背景不就是最大的能力吗?
说白了,他虽然是大哥,可是龙行云更习惯自己说的算,他这个大哥其实是攀附,真要一起发现了什么好东西的话,轮不到他来支配。
他回头看向了洞内深处,十二字中的“前往洞底”是什么意思?
他们进洞落脚时肯定要把环境查看一下,这条洞的尽头之前并未发现什么。
犹豫纠结再三,他还是起身了,拿了支火把点燃。
尽管动静不大,但距离太近了,龙行云和崔游还是睁眼看向了他。
秦诀摆了摆手表示没事,往里指了指,表示自己只是去走走看看,让崔游帮他替代值守一下。
崔游点头应下。
秦诀伸手从洞壁摸了把土,手指搓了搓,又放鼻翼前嗅了嗅,之后便光明正大地往里去了。
龙行云和崔游的目光注视下,秦诀一路举着火把走走停停,不时照着洞壁查看。
稍凝望后,盘膝打坐的龙行云并未当回事,又缓缓闭上了双眼。
这洞并不深,秦诀记得之前查看时只有二十来丈深,然走了那么一阵后,他忽有种后脊背发凉的感觉,明显感觉到了不对,没算错的话,走了哪止什么二十来丈,三十多丈怕是都有了。
而且,前面依然没有尽头,还出现了大弧度的拐弯,之前查探时的洞底明显不见了。
什么情况?
仙家洞府出现这古怪情形,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的。
他驻足默停了一阵,然欲望驱使下,觉得自己万一是幸运人呢?遂还是硬着头皮拐进了那大弧度的拐弯。
刚在弯道内前行了没几步,洞壁上突然出现了丝丝缕缕的光明,光线柔白,骤然在洞壁四周形成一道光圈,波光继而如涟漪荡向前方,转眼间点亮了洞窟尽头。
前方就是尽头,一个球形空间,此时充盈着柔和白光,恍如梦幻场景。
内里有张台子,台子上侧卧着一个赤足的白衣女子,一只肘臂支颊,似在梦幻中沉睡。这么个被柔和白光包裹的人,又穿着白衣,肌肤也白,若不是一头乌发,差点不容易发现。
秦诀瞠目结舌,自己的来到似乎唤醒了光明,又似乎是光明在欢迎他的来到。
情绪稍稳定后,他明白的,自己是被引来的,很可能就是台上侧睡的白衣女子将自己引来的。
不需要怀疑,这白衣女子一定不是跟他们一起进来的人,肯定就是小云间的人。
他摸出了“蓝色妖姬”,抹在了自己的眼睑上,盯着石台上的白衣女子仔细查看。
无人气,无妖气,至于仙气是什么样的他也不知道,总之白衣女子身上看不到任何种类的气息,犹如一尊石雕。
但他可以肯定,应该不是石雕。
是仙人吗?他怀疑是的,否则何以提示“欲得仙宝”,还有这柔光似幻的情形。
念及此,他激动不已,也很紧张。
最终还是被欲望驱使了,他先运功拂灭了手中火把,轻轻放在了地上,以示尊敬,而后挪步前行,踽踽细步。
走到台前一丈远的距离,秦诀恭恭敬敬拱手行礼,“修行小辈,蒙上仙指引,叩拜仙颜!”
单臂撑着脑袋侧卧的白衣女子缓缓睁开了双眼,人谈不上多漂亮,却有一双深情款款的眼睛。
稍与她目光碰了一下,秦诀便赶紧低头回避,发现果然不是石雕。
白衣女子审视着他,问:“秦诀?”
秦诀讶异抬头,“正是,上仙何以知道小辈姓名?”
白衣女子神情寡淡道:“小云间是本座的小云间,你们在小云间的一举一动瞒不过本座。”
秦诀嘴角绷了绷,试着问道:“上仙就是古代传说中的‘云中仙子’吗?”
白衣女子:“不过一称呼,凡夫俗子愿意这般称呼,就随你们吧。”
“原来真是上仙!”秦诀再次恭敬行礼,不过眼中还是闪过了一丝疑惑,“小云间是上仙的洞府,何以会荒芜,上仙何以又居住于地下洞穴之中?”
白衣女子:“本座真身早已在星河彼岸的仙界,此乃本座意念幻影一道。”说罢,整个人影蠕动变化,转眼就变成了秦诀的模样侧卧那。
秦诀吓一跳,方知原来如此,赶紧再次拱手躬身行礼,待他再抬头,变成他样子的白衣女子已经恢复了原样。
白衣女子:“小云间虽已为本座所弃,却也不是什么爬虫都能擅闯的地方,一群乌烟瘴气的东西,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擅闯本座洞府折腾,着实无礼!”
秦诀小汗一把,知道在说他们这些人,躬身低头着,很是紧张。
“看来这一界也是该收拾一下了。本座欲择一人,代本座掌这世间万物秩序,观你是有心人,你可愿担此任?”
“啊?”秦诀猛然抬头,大惊亦大喜,没想到自己竟然能撞见这么大的机缘,噗通一下就跪下了,先连磕了三个响头,再抬头,已是满脸红光,急切地摸着胸口表忠心道:“小辈自是求之不得,愿为上仙肝脑涂地效死力,奈何小辈势单力薄,法力低微,难敌外界的高手如云,恐力有不逮,请上仙明鉴!”
白衣女子:“高手如云?本座眼中皆蝼蚁!既要成全你,自然有成全你的东西。云宫内的东西早已搬空,不过一堆废墟,一群蝼蚁白费力气而已。东西已经另存它地,你得云宫遗物后,实力自然能突飞猛进,横扫这一界不在话下。”
秦诀惊喜万分连连磕头,那真叫磕了个咚咚响,“谢上仙成全,小辈定万死不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