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别墅穿八零 第297节(2 / 2)

加入书签

“你打电话回来说你们都被录取上以后我就去给你爸坟前上了香说了这事,你们回来有空,亲自看看他去,再亲自和他们说一下这事,让你爸泉下有知,再高兴一回。”

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情好,张芬看着都比以前年轻了好几岁。

三个孩子在边上听着,这下真的可以确定了,只要能考上大学,大人就会很高兴很高兴。

不管是太外公还是姥姥,都会很高兴。

想到这,梁志超拉了拉张芬的手臂,然后竖起三个拇指。

奶声奶气道,“姥姥,以后还会有三个大学生哦~我,弟弟,一一,我们以后也要考大学~姥姥,我们考上大学,你是不是也会特别高兴?”

“高兴!我做梦都要高兴坏了!”张芬拍了下手掌,“咱家的孩子可真是有志气也有出息,那姥姥可就等着你们三也上大学,让姥姥再像现在这样高兴一次。”

三个孩子一听,十分认真地点头。

“姥姥,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的!”

“伯母,我们一定能考上大学的!”

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应的那叫一个毫不犹豫的。

苏舒笑着和吴香兰说,“听听,等我们回吴家村,是不是可以你和爷爷说,吴家至少会出六个大学生。”

“那他老人家指定得笑晕过去。“吴香兰掩嘴笑。

车到家属院门口,苏舒坐在车上就看到有一个人朝这边看了眼,然后拔腿往回跑,一边跑,一边不知道嘴里喊着什么。

等车子再靠近一些的时候,就看见厂长拿着鞭炮点了,顿时耳朵里只听得见噼里啪啦的声音。

何止是苏舒,车上所有人都惊呆了,显然张芬和厂里司机也不知道厂长还在家属院门口搞了这一出。苏舒几人便在家属院门口下了车,家属院来看热闹的人跟着厂长就朝着这边走来。

“欢迎苏舒同志回家。”厂长笑得脸上满是褶子,说话的时候,拍拍苏舒的肩膀,“虎父无犬子,不愧是你爸的女儿,就是优秀。”

“厂长,您这阵仗也太大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给厂里干了什么大事呢。”苏舒好一阵汗颜。

“咱机械厂考上大学的都有这一串鞭炮的待遇,我鼓楼大家参加考试的时候就说了,谁能考上大学,我就在家属院亲自给他放一串鞭炮。”厂长道。

“你也是我们厂家属院出去的孩子,虽然是出嫁了,可你出嫁以后,也给厂里立了大功,厂里永远都是你娘家,你们考上大学回娘家,我们这些娘家人可不得给你庆祝一下?”

厂长道,“我们厂家属里这次参加考试的人一共有三十几个人,目前就两个人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我都给他们放了鞭炮。”

“一路舟车劳顿,我们大家晚点再叙旧,你们先回去休息。”厂长没留苏舒说几句话就让她先回去。

体贴的人永远都在做体贴的事。

苏舒在厂长心里就是自家孩子一样。

几人在家属院邻居们热情的寒暄里回到家。

张芬特地请了假,进门就开始去了厨房忙活起来,也不让苏舒和吴香兰帮忙,打定主意要自己一个人做饭。

“妈,那些人最近还有来烦你吗?”苏舒站在厨房一边喝着水一边问着。

“我除了上班无事也不出家属院,他们进不去厂,也进不来家属院,来过两次,都让厂长叫人撵走了。”张芬道。

“你放心,我现在想明白了,我对他们好,那是白对他们好,他们心里不会记着我的好,以后我就当没娘家人,我有你这个女儿,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依仗。”

这大半年多经历了这么多事,张芬慢慢就想通了。

“你能想得通那我就放心了。”苏舒点点头,“近几年我们都在京市上学,你得了空可以去京市看看我们,从这里去京市总比去农场要近一些。”

“你曹伯伯让我等你放暑假了去京市和你们小住几天,也当时去见识见识首都。”张芬一脸笑,“对了,你曹伯伯已经去京市了,过年也不会回来了,你得等到了京市才能见到他。”

说到这,张芬问了句,“对了,周学军过两天不和你们一起去吴家村吧?”

“嗯,他留在白云县和您一起过年。”苏舒道。

“那等你们去郢县以后,我去住你屋,让周学军去住我屋。”张芬道,“老宅好久没住人,破破烂烂的,要想住人,就得去修,但就住这么几天,费那大功夫去修也没意思。”

“给我房间换一床新床套给他用就行了,你一直在家住,用不着换房间这么麻烦,总之我也没在家住几天。”苏舒摆摆手并不在意,也没让张芬为了那几天那么去折腾。

“你自己不介意那就听你的。”张芬笑。

家里是个女儿,苏舒打小的时候苏奶奶就一直教张芬这个儿媳妇要怎么养女儿。

苏家毕竟是书香之家,家里总是有那么些个讲究,特别是在养女儿这方面上。

不像张芬小时候在娘家,可没有这些男女大防,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是男客还是女客,不管人家多大年纪,要在家里借住,都直接把人安排到女儿房间去住。

这事在不讲究的人家里是平常事,但是在苏家这里是不可以的,所以张芬才会有刚才那个换房间的安排。

看苏舒心情不错,张芬才继续和苏舒说起有趣的事。

“知道你们四个都考上大学以后,你姜奶奶听说你们要回来,还说要让她孙子孙女和你们握握手,沾沾你们四个的才气。”

“真的啊?姜奶奶要高兴的话,我们一人抱一会儿都成。”苏舒开着玩笑道。

对于姜奶奶一家,苏舒是报以几分纵容。

因为苏天荣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来到这里,最后是姜奶奶一家收养了一一,一直到曹康家回到厂见姜家多养一个孩子着实辛苦才带走一一抚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