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93节(2 / 2)
“这里也没什么不好啊?距离翰林院也近,去当值也快。”于鱼有些摸不着头脑。
“虽然近,但是地势低矮,一到夏天下雨就容易积水,又没有铺设青砖隔水,到时候不论是过路人还是马车都要陷进泥里,踩了一身的泥水脏了鞋。除此之外,因为位置不差,很多外来客商都会选这里住上十天半月,邻居经常换,一旦有什么问题,人都寻不到。”
“而且距离医馆啊酒楼啊也远,你们主仆二人平时也不开火做饭吧?那就连寻个吃饭的地方都不好找。”
被他这么一说,于鱼还真觉得这个地方不算好,缺点很明显,他迟疑着点点头:“我知道了,等公子醒了,我一定记得告诉他。”
那就好,宋朗旭想,能说的他都说了,要是实在劝不动,他也尽心了。
好在姜保并没有那么不听劝,听过于鱼转告的话后,最终还是决定搬家,换了一个虽然远些,但是清静方便的地界。
也因为这些小事,姜保跟宋朗旭渐渐走进了,两人倒也脾性相投,慢慢的熟悉起来。等到亲近起来,宋朗旭才晓得,姜保看着面嫩的很,居然比他还大两岁,可真是看不出来啊!
长了一张娃娃脸,真是血赚。
等到姜保对翰林院要做的事情逐渐上手后,第一批的自行车造了出来,最先提供给了吏部和户部。这两个部门要忙活的琐事非常多,还经常在六部之间互相走动,所以是最需要自行车代步的。
只是骑车需要格外抽时间去学,还有人手笨脚笨摔了好几次都没学过,不由得叫苦连天,抱怨为什么要学这个,岂不是给他们找事吗?真遇到急事,会骑马就行了!
他们个个都会骑马,还不够用吗?
而有心人也看到这个机会,觉得技多不压身,会一门技术也不坏,所以耐心且努力的学习着,仗着不怕摔,很快学会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谢雪斋也有意扶持,在丰产司里找了第一个学会的人,派他前往各处送信,露一露脸。此人骑着车子在京城里晃悠,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这还不算,此人还得了一个好差事,很是出了一把风头。
剩下的人不学也得学了,不然岂不是跟上官过不去?所以很快户部跟吏部的小吏们,都学会了骑车。
等到真的学会后,他们这才逐渐感受到骑车的便利之处,轻便小巧,随停随放,一些狭窄的小巷街道也能去,而且也不累人,不像骑马需要提前准备粮草,耗费时间。所以,他们慢慢的,也习惯了骑车。
也借着这个机会,谢雪斋听从使用者的反馈,也改进了不少地方,比如在后座增加了放东西的筐子,一些经常损耗的地方格外加固,多加配件等等。
经过几次改良后,自行车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六部也逐渐都增加了这样东西,在后院增加了一个位置。
宋朗旭拨弄着车上新加的风车,风车顺势转动起来,五彩缤纷的,象征着风生水起,运势流转。
“这东西倒也有趣,有些意思。”原禄也跟着拨了拨风车,越看越是有趣,“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让我们大家都跟着学?”
原禄自觉自己年纪大了胳膊腿都硬了,可没有年轻人灵巧,对于学车的事情也是抱怨连连。
宋朗旭但笑不语,只是认真跟几个同僚说着,该如何学车不容易摔着,又有那些小技巧。
这一步棋才刚刚开始下,众人只觉得莫名,暂时没人看出其中端倪。
姜保却道:“我反而觉得以后说不定,人人都会骑车,还会代替马匹呢,毕竟马匹要喂养会生病,不像这车,随用随取。”
姜保凭借着自家经商的优势,敏锐感知到其中的商机,如果能够让平民百姓也加入其中,对于自行车的制造商来说,该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
姜保没想到他跟宋朗旭不谋而合,只是在感叹其中商机。
宋朗旭目前保持沉默,只是让同僚们先学会骑车,更能方便的传递公文。
各色小吏官员们骑车经过街道时,已经成为京中一景,只要听到清脆的铃声,就知道是他们来了。
而最繁华热闹的金茂街上,一群官宦子弟正眼巴巴的盯着下头路过的小吏,眼珠子都快钉到上面了。
虽然现在自行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了,但大部分都归属于各自的衙门,还带了编号,他们这些闲散人等想要碰一碰,那是很难的。也有人借着父辈的便利,悄悄去借过不用的车辆,但只敢在附近转悠几圈,不敢骑到街面上来的。
“如果哪天能够骑着上街,该多好啊!”有人悠悠长叹。
他一说话很快引起了所有人感叹,马上有人说道:“陈公子,我记得你家有叔伯就是在丰产司当值,能不能想点办法?”
陈嘉乔回道:“我倒是有这个胆儿啊!那位谢大人一贯铁面无私,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可不想去触这个霉头。”别耽误了叔父的前途不说,还把自个搭了进去。
即刻有人说道:“我们又不是去偷去抢,这不是想要问一问,能不能出钱买嘛!这总不算难题吧?”
陈嘉乔想了想,“也对,问一问还是没问题的,那就等我的消息吧!”他摩拳擦掌,准备亲自上门找叔父问个清楚,由他牵线搭桥没准能成呢?
陈嘉乔说干就干,也不耽误时间,直接就去了丰产司找人,这位陈叔父倒也清楚自行车的生产流程,心知现在各家子弟翘首以盼,他如果能够成事,能给陈家带来不少好处,于是壮着胆子去找了谢雪斋。
外人觉得谢大人铁面无私,他们这些下属却晓得,公事上谢大人才会冷面,私下里还挺关心属下的。
谢雪斋听完陈大人吞吞吐吐的话语,好笑的说:“这恐怕不是你一个人的主意吗?说说,都有哪些人参与了?”
“哈哈大人说笑了,怎么会有......”在谢雪斋似笑非笑的眼神中,陈大人只好承认了,“是我家的侄儿,并一些跟他要好的朋友,眼馋的很想要骑车玩。他们愿意出钱,只是想乐一乐。”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虽然现在产能跟不上,但挤出几辆车的功夫还是有的,”谢雪斋双手交叉搁在桌面上,缓缓说道。
陈大人心头一松,不是大事就好,但,最怕的就是谢大人后面还跟了一个“但是”。
果然谢雪斋开了口,“但是,过些日子,京城郊外要举办一次骑车比赛,比谁骑得快,比谁花样多,所以啊,工匠们也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其实连几辆都挤不出来,等到比赛过了,我再给你腾出一点份额来。”
陈大人一颗心跟着七上八下,听到有比赛时又是一愣,“比赛是什么时候的事?”
“再过半个月吧,诺,告示已经写好了,正准备去张贴呢,也是皇上觉得最近闲来无事,邀请大家君民同乐,如果办的好,以后年年都要办。”谢雪斋笑意加深,抽了一张告示给陈大人看。
跟一般的告示不同,这张告示上还带了一些图案花样,绘制了某人骑车的样子,画的意气风发格外动人,让陈大人对这个什么比赛也意动起来。
问过这些告示可以带走后,陈大人从里面抽了几张,带给自家侄子。
等到陈大人走后,议事房里又进来一位大人,说的话题,跟陈大人一模一样......
谢雪斋应付完一波又一波的人,桌上提前准备的告示全都散了出去,这才哼着小调,慢悠悠的散值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