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亿万美元保姆 第109节(2 / 2)

加入书签

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当代中国青年如何看待美国;

对□□发展的愿景。

问题倒是都很专业、严肃的,没有提及她的个人感情问题。

但在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问了一个有些奇怪的问题:

中国媒体只报道了你的父亲,你的母亲呢?你的母亲对你的影响大吗?

张文雅淡定的说:“母亲影响了我的一生。人们常说,人生路上第一个老师是母亲,不论她在不在你身边。”

她转头看着查理,“查理。”

“我想时间差不多了。”查理对托马斯微笑。

查理和时代周刊的人出去了。

卡罗琳看着张文雅,勉强一笑,“请原谅我忽然来找你,我想问问,你和约翰怎么了?”

“你没有先去见他吗?”张文雅做了个手势,请她坐下。

“见过了,”卡罗琳坐在记者刚才坐的椅子上,颇为烦恼,“我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他说什么了?”

“他说……他说你们和平分手。”

“是啊,挺和平的。”张文雅神色黯然。

“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们争吵了吗?”

“没有。”

卡罗琳迷惑不解,“我原本不该介入你们俩的感情,可是,天哪!我们的母亲刚刚去世,你又离开了他!”

张文雅蹙眉:糟啦!忘了计算这个常数!

不过分都分了,真的勇士应该直面人生的大风大浪!

卡罗琳也没有从张文雅这里得到满意的答案,只得失望而归。

《时代》周刊六月份第一期封面人物是中国迅速崛起的现象级人物:哈佛少女张文雅。时代周刊的深度报道可以说是十分详尽,出乎意料的详尽。

小约翰·肯尼思在杂志发行的第一天便下楼买了一份杂志。他事先不知道张文雅接受了时代周刊的采访。

这篇长达三页的报道与采访深入挖掘了张文雅的二十年人生,甚至拍到了她生活了十八年的“家”:那是一栋普通的灰砖四层楼,张文雅曾经生活过的房子目前无人居住。

报道先是从张文雅十八岁来到上海说起,寥寥数笔便说到她成为签证官约翰·肯特家的保姆,离开中国之前,十九岁的张文雅有了自己的第一家蛋糕店。

这是他从来不曾知道的事情,这么说,他的中国女孩压根就不是一穷二白的灰姑娘?他更佩服她了。

时代周刊对话当代中国青年代表人物,采访内容详实,角度也很有趣,是一篇优秀的采访。采访夹在报道中间,而在报道的最后,《时代》周刊惊爆了“优质少女”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张文雅的亲生母亲因为绑架她而被判入狱三年!

小肯尼思简直被这最后一句话吓到了!

他扔下杂志,匆匆开车去酒店找她,而酒店大堂经理却说,张小姐已经退房了,她今天的飞机返回中国。

在美国发行的《时代》周刊并没有影响到返回上海的张文雅。

只休息了两天,张文雅便马不停蹄开始了全国巡回签售,到各省的省会城市新华书店现场演讲、签售,再次带动《哈佛少女张文雅》的销量;

各省会城市电视台、当地多家媒体的采访;

各种商业剪彩活动,每次收费数千元;

多家出版社竞价她自己写的第一本书《我在哈佛学习的日子》,最终签下一家北京的大出版社,合同承诺一版一印不低于一百万册,版税二十个点,预付百分之二十的稿费;加印前必须支付完毕上一印的尾款,加印五十万册起步;

如此一直忙碌到七月底。

八月终于可以缓一缓,回到上海,查看“怡口甜”的经营业务,招聘了一位总经理。

张晓峰一路跟着女儿,照顾她,帮她管账。

别说,渣爸爸居然没有贪污,倒让她对他多了几分信任。

这次回来,张文雅很明显的感觉出来了,张晓峰现在不怎么对她摆老爸的谱了,反而处处哄着她,事事以她为先,几乎什么都先问问她的意思。

她琢磨了几天,想着这就是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的典型表现吧。她现在是掌握经济大权的那个人,是给老张家光宗耀祖的那个孩子,张晓峰的心理起了变化了。

算账很爽。

先前的出版社派人陪她去各地做签售,每到一个省会就结一部分款,全国除了偏远的两个自治区没有去,其他省会跑了一个遍,包括自己的家乡庐州,市政府非常遗憾她的户籍迁出了,不然准能给她整一个“三八红旗手”之类的荣誉。

各个省结款不等,从几千元到几万元,算下来结清了第二次印刷的尾款。第三次印刷六月一日上市,目前还没有到结款日期,但出版社也已经豪爽的结了一半的稿费。

书的稿费拿了惊人的七十万!

商业剪彩之类的也不是给钱就去,二十多个省市平均每个城市两家,收入将近十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